中医治疗汗疱疹经验
已付费
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或出汗不良性湿疹,是发生于掌跖及指趾屈侧皮肤的复发性水疱性疾病,发生于手掌者称掌汗疱,发于足跖者称为跖汗疱。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1、手足部多数粟粒至米粒大深在性、群集性、对称性半球形水疱,自觉灼热、瘙痒或无自觉症状。
2、春末夏初发病或加剧,秋冬季可自愈。
3、真菌学检查阴性。
4、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可加剧或促发本病。
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的呢?
汗疱疹属中医学 “蚂蚁窝”范畴,此病因湿热内蕴,不得透达疏泄,熏蒸肤腠,循经流窜掌跖而发病。
清代《疡医大全》中记载:“马蚁窝,乃无意脚马蚁而成,或风湿结成,多生手足,形似蚁窝,俨如针眼,奇痒入心,破流脂水。”
从中医经典角度看这个病,其实和温病的”白㾦“比较相似,而且病因病机基本相同。
《温热论》:”再有一种白㾦,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若未至久延,气液尚在未伤,乃为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
二者病机均为湿热久留气分不解,郁蒸于肌表而成,唯白㾦多发于胸腹,而汗疱疹发于手足,发病部位不同而已。
本着中医异病同治的观念,治疗大法基本一致。
这里温病大家吴鞠通给出了治疗大法,而且还给出方子。
湿郁经脉,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内外合邪,纯辛走表,纯苦清热,皆在所忌,辛凉淡法,薏苡竹叶散主之。
那就是用薏苡仁竹叶散来治疗。
其实这个方子是叶天士的记录病案下的一个药方,让吴鞠通加一个药就变成自己的方子了。
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湿》就讲到了薏苡竹叶散治疗胸腹白疹的案例。
某,汗多,身痛,自利,小溲全无,胸腹白疹。此风湿伤于气分,医用血分凉药,希冀热缓,殊不知湿郁在脉为痛,湿家本有汗不解。苡仁、竹叶、白蔻仁、滑石、茯苓、川通草。
吴鞠通根据叶天士的病案,增加一味连翘整理出了薏苡竹叶散。
这个连翘入心经,有很好的清心经热的效果,我们常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那么对一些皮肤病瘙痒的问题,一味连翘,可以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薏苡仁、淡竹叶、滑石、通草、连翘、茯苓,全方辛凉解肌表之热、淡渗在里之湿,使热从气化而散、湿从小便而去。
对于汗疱疹发于手上的可以加桑枝作为引经药物
发于足部者加川牛膝引经
瘙痒厉害的加蝉蜕、刺蒺藜、白鲜皮等疏风止痒。
笔者应用这个方子加减治疗好了一些汗疱疹的病人,效果非常不错,如果孩子比较小,不能口服中药,可以用这个方子泡手、泡脚都可以,效果也是可以的。
不过临床上一定要嘱咐患者,不要直接接触洗洁精、洗衣粉等物质,有些汗疱疹患者在治疗期间,经常洗衣服、洗碗接触这些物质,导致汗疱疹好转比较慢。
一定要接触的话,一定要带个手套。
同时提醒患者调整心态、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