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
一、对理解的零秒思考
常听说理解是最好的记忆法,理解可以达到不记而记的效果.学习理科尤其需要理解.
那么
什么是理解呢?
什么是理解记忆法呢?
在查资料之前,先说说我的感受,
理解就是明白字面的含义,明白整体的来龙去脉,就是找到一个大的框架与脉络.就像佛经里说的,理解就是看到手指指的月亮,而不是盯着手指.
理解是对意义的建构, 是与已知的进行联系,是把握事物背后的更简单的规律.
另一个理解理解的方案是思考其反面,理解不是什么?
理解不是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加深印象, 没有联系更多的背景知识.
理解不是机械与死板,是会推理,会演绎.理解的底层逻辑是推理,假设,是逻辑,是不违背数学.
如何能够促进理解能力的提升呢?
查理.芒果认为:每个人要理解这个世界,都需要自己找到底层的思维模型(mental models),这些思维模型应该是来自于不同学科和方面的,而大概 80 到 90 个模型就能帮助你处理 90% 以上的问题。
掌握更多的思维模型,学会类比思维, 拥有更丰富的实际体验,接受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读书,思考,交流,理解不同的观念,与不同观念进行交流碰撞.
一种思维模型叫做黄金思维圈,就是说做一件事,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原因,方式,内容,而且是先思考原因,再考虑方式,最后才是具体的行动,而不是倒着来.
立场不同,思考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取舍,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人们又说处的位置不同,站的高度不同,会导致视野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进而影响理解.想到了六顶思考帽,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
理解之所以有必要,是因为对于一个系统而言,整体不只是部分的总和,整体>部分之和,堆砌起来的文字构不成传世佳作,虽然都是那些字,但有不同的组合。
主题也许也一致,但方式却不同,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
理解的着眼点有人说是概念,是定义,然后再以此往下推论。 如果没有前提的结论,那就是交给经验验证的假设。 某些不能被验证的假设,就被当作信念,人与人有信念上的差异。
验证有时不是去重复其正确性,确认偏误是人难以根除的心理误区,一定要时不时提醒自己。而是去证伪,就是证明其预言的错误性,从而判断其适用的范围与边界。
回到最初的问题:
其实是想探讨理解与记忆的关系,探讨
什么是理解?
怎么增进理解?
理解的边界在哪?
什么时候理解与记忆对立?
什么时候又相辅相成?
人们说理解的不一定能记住,记住的不一定能理解。这怎么理解?
理解了文章表达的意思,不一定能记住文章的表达方式。
记住了文章的表达,但不一定能理解文章的意思,这在第二语言或语言有歧义的时候尤其突出。
人们说认知有不同的层次,记忆似乎低于理解,这个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追问下去,是不是就是理解的渠道?学会理解其实是不是学会提问?
人们说不知道也有不同层次,一种层次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一种高一点的层次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笛卡儿说过,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就像圆,面积越大,其周边接触的越广。
什么是理解记忆法呢?
好,看看他人的意见,进入查资料模式:
看了许多与理解记忆相关的资料,最受启发的有三条:
1, 李晓鹏的论述, 直接针对中学生探讨理解与记忆的关系
2, 路逍遥整理的关于理解记忆法以及与机械记忆的区别
3, 关于读经教育方法的争论
我分别摘抄最喜欢的段落,附录于下:
1, 李晓鹏的论述, 直接针对中学生探讨理解与记忆的关系
1. 记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人脑不应该去和电脑比拼记忆力。
2. 根据知识的用途来决定记忆的重点
并不是所有需要记忆的东西都要记得一清二楚才算“记住了”。只要得到了我们背一个东西
所希望得到的收获,就算“记住了”。
3. 只有真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记忆=90% 的理解+10% 的背诵。花在理解上的时间一定要比背诵的时间多,这样学习才有效率。
4. 彻底理解是指明白过程而不是记住结果
在某一块知识的内部,如果你知道它里边最简单的概念与最复杂的内容之间的联系,那么你对这一块知识,就算彻底理解了。它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就好像余秋雨的文章,最简单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汉字。最复杂的内容是什么?就是它的文笔和意境。当你知道了他是如何运用最简单的汉字写出这么漂亮的文段,表达这么动人的意境的时候,你对这篇文章就算彻底理解了。
普通几何最简单的是什么?是点、直线、平行线、角度、平面。最复杂的是什么?复杂的立体几何、多面体、圆锥体、球体……如果你能从点、直线等最简单的概念出发,一步一步自己推三角形相关的公理、定理,推出四边形的相关定理,推出圆形的各种定理,推出立体几何的相关定理,那么你对普通几何就算彻底理解了——能做到这一步的人,几何没有学不好的。
5. 把握知识的规律可以让记忆事半功倍
在彻底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的规律,可以让我们的记忆事半功倍。规律就是知识内部的必然联系.寻找知识内在联系的方法,可以概括成四个字:从大到小.
2, 路逍遥整理的关于理解记忆法以及与机械记忆的区别
所谓机械记忆法就是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
不要求理解意义,
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
机械地进行记忆,这种记忆的方式我们称为机械记忆法。
机械记忆法常用于没有意义的材料,如历史年代、电话号码、外语单词、化学元素符号等。机械记忆的特点:
它不要求去理解材料的意义,
不注意联系过去的知识经验,
不要求采取其它有效的认知策略。
提倡学生“学会学习”的代表人物诺瓦克在1989年提出了有关“学习”的三个基本命题:
①意义学习涉及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吸收新的概念和命题,并修改这种结构。
②在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组织是有等级的,大部分新的学习,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等级中对概念和命题进行归类。
③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不能同化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会使已有的命题结构得到修整。
可以说,这样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只是消极的接受。
而所接受到头脑的知识也只能是死的知识。有的教授指出,总爱死记硬背的人,
头脑变懒了,
思路变窄了,
思维僵化了,
使智力活动陷入误区,
对智力发展非常不利。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机械记忆法的作用。
机械记忆法简单易行,对于没有意义的数字、人名、地名、化学符号、外语单词等,还需要用机械法去记。
少年儿童知识经验较少,理解水平不高,在学习各门课程时也需要借助机械记忆法去强记许多内容,以丰富个人的知识。
另外,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机械记忆,能够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所以机械记忆也是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常说,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有许多事物应该记住但却没有记住,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只注意枝节,而忽略了对本质的理解造成的。所谓理解,用古语来说,就是不仅要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从生理学角度来说,理解就是在已有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去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并将新旧条件反射组成系统。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忆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心理学实验表明,理解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大约高25倍。巴甫洛夫说过,利用已获得的条件反射就叫做理解。理解就是懂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利用旧知识去获得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的系统中。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要记住6个无意义联系的字,只需念一遍,但要记住36个无意义联系的字,则需要重读55遍。就是,当记忆此类的材料增加6倍,重读的次数增加了55倍。理解记忆则不然,当我们读诗歌的材料由一倍增加了6倍,学习的次数只由2次增加到15次。就是说,只增加了7.5倍,可见理解记忆效果好。
记忆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意义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大约高25倍。
理解记忆法也称为意义记忆法。所谓理解记忆法,就是借助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理解事物的意义,把握概念的含义,依靠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掌握事物或文章的构架、层次和思路,并进行记忆的活动方式。
它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与积极的思维活动相结合。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和系统化等思维活动,把握记忆材料的含义和范围,掌握其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加强对事物框架结构和意义的理解。
2)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找出相同与相异之处,
3)灵活运用各种记忆策略和方法。
4)复述程度也能标明理解水平。用自己的言语去解释或陈述新知识,能增强理解。
概括为:积极知识灵活复述
我们要知道分析与综合是理解的实质。
如何进行分析与综合呢?具体方法可以分为5步进行。
第一步:了解大意
第二步:进行局部分析
第三步:寻找重点和关键
第四步:融会贯通
第五步:在实践中运用
概括为 :大局重通用
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忆。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
不仅是看懂了材料,
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说理解记忆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说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呢?这可不一定。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重复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理解了也需要重复记忆。
3. 关于读经教育方法的争论
疑问:
儿童学习不需要理解?
这里的“理解”指的是什么?
在十年间儿童的所有教育只是背诵?
对经典的背诵是否可以在这十余年间完全取代其他科目的学习乃至一般的社会生活?
正方: 记忆胜过理解
王财贵先生的读经理论在其《一场演讲,百年震撼》以及一些回应文章中提到,之后吴小东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有所阐发,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第一、区别经典教育与其他教育(譬如科技)
第二、强调儿童记忆力的特殊性,
第三、区别记忆与理解,强调理解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之上进行。
这三点相互支持组成了一个比较严整的逻辑,使得“老实大量纯读经”的理论得以成立。王财贵先生的理论核心在于“背诵”,当然,尤其是指儿童的背诵。王财贵先生说到:“儿童的理解力及人生经验不足,但他们的记忆力和酝酿能力特强,所以世界上各大重要文明的传统语文基础教育,都以记诵为主,不以理解为主。”
“背诵”的问题。这方面论述十分明确的是吴小东先生:“从本质上说,记忆不必依靠理解,凡是依靠理解辅助的记忆,严格地说还不是真正的记忆,还停留在浅层记忆的水平;而理解却必然依靠记忆,没有记忆,理解完全不可能发生,故在教育上,记忆是本,理解是末,记忆是体,理解是用,记忆在先,理解在后。”吴小东先生因此反对柯小刚先生,认为毫无理解辅助的背诵才是真正的背诵,才能进入深层次意识中。
“不要以为孩子不理解就不能感悟经典,这是现代人对读经的最大误解。经典的语言与生活的语言并非完全隔绝,只要一个孩子活在人间,他自有他对经典的体会,只不过他表达不出来。”
反方:
孩子对经典的感悟与体会是不是一种“理解”?
在这里,孩子对经典的体会是直接的,“表达不出来”指的是无法用另外的话语转述出来,而是对此经典文本本身的领悟。这当然是可能的,也是经典的魅力所在。这当然算作“理解”。
这种“理解”并不是对象化的文本解读,而是生命的契入,经典文本与生命本身融为一片的整体的意义开显。我想熟悉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柯小刚先生也会同意这点,他所主张的“回到生命的学问”也是基于此种对经典之领悟,“自发的感受力和学习的兴趣,是儿童教育中最宝贵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正是人心与自然万物相契、我与他人相与的可能性基点”。难道这种“自发的感受力”难道不是吴小东先生所指出的“对经典的体会”?这种“理解”要比文本解读深刻地多,倘若吴小东先生排斥文本讲解为的是追求这种“对经典的体会”,那么“死记硬背”能否必然达成这种领会?基于个人有限的经验,我不得不怀疑这种方法恰恰会扼杀这种领会,生命的契入自然不会是“死”而又“硬”。
倘若把“理解”限制在对文本的解读(用另外的文字使之理解文本意义)之中而搁置,又排除“生命的领悟”,那么,剩下的只有毫无意义的音节与文字。
http://news.163.com/17/0218/14/CDIHRM3A000187VE.html
《探索与争鸣》|柯小刚:国学和读经到了必须提高品质的时候
“读经理论”在对科学的无知中混合了对科学的崇拜和对科学的蔑视,由此形成一种伪科学。“右脑深度开发科学”、“深度记忆与知识理解相矛盾定律”、“儿童吸收性理论”、“儿童关键期假说”、“共振读经原理”等一系列伪科学,构成了“读经理论”的基础论据。
根据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科学是可以证伪的(根据实践而调整的),而伪科学是不能证伪的(永远正确的)。因此,对科学的科学使用是:引证任何科学成果,都不应该教条化、迷信化、绝对化,都只能有限地使用,承认它有可能是错误的、需要调整的。相反,对科学成果的伪科学使用,以及对伪科学说法的伪科学使用,都是把某种科学成果或伪科学说法作为绝对可靠的、斩钉截铁的东西。“科学都证明了,纯读经还会错吗?”这是典型的科学滥用或科学迷信。
如果像今天流行的“全日制老实大量纯读经学堂”那样高压紧张,功利性太强,每天8~10小时纯读经,十年“包本”背诵30万字,小牟宗三可能早就逃学了,今天也就少了一位新儒家大学者。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柏拉图《理想国》里认为儿童教育须以诗歌(指广义的艺术)和体育为主,这些主张的出发点都是生命的教育、性情的陶冶,而不是把经典作为“培养大才”的高效工具。
体制内小学除了在语文课本中学习诗词和古文之外,还应该加强书法、传统音乐、武术、射礼的内容。中学阶段应把古文内容从语文课本中独立出来,专门设置古代汉语和经典阅读课程,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实际上,在西方国家的中学,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西方古典语文)就是独立的课程。内容方面,除了从文学角度选取古文和诗词之外,中学古文课程还应该选取思想性较强的四书五经、史书、诸子篇章。大学各专业应该加强中西方古代经典的跨文化通识教育,不但读中国古典,也应该读一些西方古典。诚能如此,品质低劣的“国学传播”“读经传销”就没有市场了。
儒家自古就有极强的批评传统。而且,儒家批评传统的优点在于:
其一,儒家批评总是含有自我批评的批评,是自反、自律、自省的批评。其二,儒家批评总是建设性的批评,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更不是打倒批臭。其三,儒家批评是君子不党、独立不倚、和而不同的批评,不搞派系斗争、党同伐异。
经典教育向来是一种社会化通识教育、终身教育的形式。经典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背诵多少文句,更不在于背诵多少自己都不懂的音节,而在于陶冶成人。所以,经典的学习与其他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实践的历练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排斥其他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所谓“全日制老实大量纯读经”完全违背儒家自古以来形成的通识教育、生命教育、修身教育的形式。
那么,怎样进入这样的读书修身生活呢?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学习什么知识,总要以修身为本,时时涵泳经典文句,在学习和生活中体会、受用。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成人来说,经典学习和修身工夫更不可松懈。经典阅读也许只能抽空进行,但修身却可以是连续的,而且应该是“不可须臾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