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战:高平陵之变(3)石亭之战中司马宣王的角色扮演
曹家的短命,并不仅仅局限于洛阳的风水或者建宫殿材料的高辐射等等这堆猜测。
他家的崩盘不局限于洛阳死人,是全国各地顶梁柱的集体崩盘,所有曹老板一手带出来,选拔出来的曹家人才没有几年都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全走人了。
就不说曹老板屠城的那些暴行了,单说一条,还记得当年,他在兖州、豫州大肆盗墓的事情吗?
曹操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四战之地兖州为根据地杀出来统一中国北方的大神,背后的物质性基础,是靠着军屯与盗墓,分别解决了军粮和军饷的问题。
他干的最大一票,是盗了梁孝王刘武的墓,盗得金银财宝数十万斤,后来曹操干出甜头后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专门负责盗墓,辖区内“无骸不露”。
曹操这一辈子实用至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向来简洁易行,疗效显著。
不过,有的禁忌,确实是不能碰的。
刨坟掘墓从古代传统来讲,会断子绝孙。
你说这是迷信,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不信,这个没问题,因为您也就是说说,您大概率干不出这种事。
几千年来,中国人都讲究入土为安,人死为大,几千年来,凡是国祚长久的,没有一个政权敢在这种事上开玩笑。
刘邦当年那么流氓,楚汉争霸打的这么艰难,都从来不敢打坟墓的主意!
要知道,他的大本营不远就是震古烁今的始皇陵,而且前面已经有过挑头的了,项羽就把始皇陵刨了。(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财;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刘邦不仅没跟着刨,后来还派人专门给没大他几岁的嬴政兄看坟。
很多时候,当你践踏千百年约定俗成的规则后,无论你多么的英明神武,多么的子孙聪灵,最终,都会收到一个冥冥中巨大的反作用力。
曹操死后,下令要薄葬。
他知道,厚葬会被盗。
不仅薄葬,连墓地位置都成了谜,千年来谁也说不准他埋在了哪。
不是薄葬吗?你还怕啥呢?
怕自己造报应呗。
你连墓都没有准地方,你作为王朝的根,子孙都没法看护祭拜,你说你的家业能长久吗?
为啥说孝顺的人容易发家呢?
你往根上浇水这个树才能长得枝繁叶茂啊,这都是最简单的做人道理,真没有啥高深。
你靠挖死人墓发的家,你死后的遗产自然也会被别人挖走。
人家可不仅仅惦记着你那墓,人家要的是你这辈子的所得。
有句话叫做“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大多数人都是倒霉了的时候才想起来当初不应该;
大智慧的人则时时刻刻提防着那个不善的“因”,因不善,果必不善。
在做每一件认为欠妥的事之前,你就仔细问自己,在绝不空过的报应到来之时,你悔不悔。
226年五月,曹魏第二高寿的曹丕40岁驾崩,临终时,托孤曹休、曹真、陈群和司马懿辅政,对他儿子曹叡说:“这是老爹给你选的黄金阵容,千万别猜忌。(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诏太子曰:'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最早,在曹丕的构想中是这么布置的,宗室中的曹休掌管江淮军权;曹真掌管雍凉军权;夏侯尚掌管荆豫军权,保证军权在曹家人身上的血统纯洁。
陈群做为三朝元老,颍川大族,做文官之首当形象标杆;
司马懿作为干实事的内核,是总理大臣。
这个布置,算是极其豪华。
但是他没有料到,他曹家的这个黄金阵容距离和他再次见面没有几年了,甚至还他娘的有去前面等他的!
曹丕死前俩月,都督荆豫的夏侯尚壮年而亡,曹丕没缓过神来再做安排也死了,然后孙权趁着曹魏国丧出兵夏侯尚辖区的襄阳,司马懿因此临危受命的被推向了前线,生涯首战击败诸葛瑾,斩张霸,拿下首级千余闪亮归来,迁骠骑将军。
人是有命的,比如说如果你是曹魏的将领,军事生涯开启在东线是非常美妙的职业起步,要是在西线就悲催了,基本上整天吓吓唧唧的,真打起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人家司马懿就挺有福气,由于夏侯尚的突然死亡,曹家的人才培养阶梯被打断,短时间内找不到一个能够挑大梁的。
无奈下,曹叡将军权放给了司马懿这位最靠谱的外姓人。(别笑,此时此刻司马懿就是他爹留给他最靠谱的存在)
227年6月,司马懿人生中第一次染指了大军区级的司令职务,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接下来没多久就赶上了孟达预谋自己的下一次出嫁,被汉丞相借刀杀人后,司马懿拉开了他侵略如火的军事生涯序幕,孟达“很有幸“的成为了三国两位大神人物合力干掉的骗婚团伙。
曹叡登基后先是嚷嚷要打蜀汉,结果被孙资劝住了,反过来让汉丞相吓出了一身冷汗,刚当董事长的曹叡觉得西边那家伙比较猛,我还是找孙十万练级吧。
曹叡决定打孙权其实有俩关键的原因。
一个是物流便宜,沿途各路水系;
另一个,则是因为对面有源源不断的“脱南者”。
曹叡上位的第一年,韩当的儿子韩琮就投降过来了。
韩当是谁呢?
当年孙坚时就跟着孙家混的老将军了,孙策东渡时就能独自带两千兵平三郡了,一辈子功勋卓著,征刘勋,破黄祖,讨山越,战赤壁,袭江陵,战夷陵,老将军一个没落下的全是主力。
这么牛的老革命,结果在老爹死了不久后,投降曹魏了,而且从此成为了反孙权的先锋军。(数犯边境,杀害人民,权常切齿)
具体原因是啥呢?
史书上是韩综淫乱不轨有叛乱的意思,孙权因为他爹的原因没说啥,但韩综害怕了,于是带着娘家的部曲投降曹魏了。(权征石阳,以综有忧,使守武昌,而综淫乱不轨。权虽以父故不问,综内怀惧,载父丧,将母家属部曲男女数千人奔魏)
这个原因其实非常牵强,因为淫乱不叫罪名,不轨没有理由,具体韩综叛变的原因大概率不是这个。
孙权这辈子从来没吃过哑巴亏,赔本之后老孙依样画葫芦,要赚曹休一笔。
韩综叛变的转年,孙权的鄱阳太守周鲂也给曹休送信了,表示希望归附。
曹休为啥要相信周鲂的呢?
三个原因:
1、韩琮的榜样在前,这都成反攻江东的主力了,他江东众叛亲离了。
2、周鲂给曹休写了七封情真意切,有理有据的投降信。
3、最关键的一点,孙权做戏做全套,频频派中央特派员去周鲂那搞巡查,做督导,彻查了周鲂单位的全体干部,最终逼得周鲂剃发谢罪。(鲂初建密计时,频有郎官奉诏诘问诸事,鲂乃诣部郡门下,因下发谢,故休闻之,不复疑虑)
其实很有可能不久前韩综的叛变也是这种原因。
孙权要在老一代走人后进行中央集权的尝试了,所以频频找茬。
这回以此为蓝本赚一把曹休。
曹叡开战之前专门咨询了他司马大爷。
司马懿是这么说的:夏口(武汉)跟东关(鄂州)是江东的心喉,如果派陆军攻打皖城,引孙权主力东下,我这边带着荆襄水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这就是神兵天降,孙权就完蛋了。(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
司马懿是啥意思呢?
就是让东线的曹休去配合他作战,打皖城将夏口的水军调走,随后他顺汉水而下去偷袭夏口。
曹叡那是多么英明的孩子,你已经擒孟达立下大功了,怎么可能再让我曹家的元帅给你打配合!
曹叡下令三道征吴,遣司马懿自汉水扬水而下打江陵,曹休督诸军向皖城,贾逵督四军向东关。(帝使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曹休从皖,司马宣王从江陵)
仨人谁也别玩牵制,谁打下来是谁的。
此战,曹叡可谓倾国而来,东西两头全都是大兵压境,曹休那边精兵十万,司马懿这边曹叡加派了张郃督关中诸军去司马懿那受节度。(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
曹叡打算一口气打死孙权!
但是吧,他其实还不如不给司马懿派张郃了。
因为司马懿的西路军很有意思,他以等张郃的名义根本没出发,没出军的理由推给冬天水浅了!(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
要知道曹休那边秋九月在石亭都大败了,此战最初的布置肯定是在夏秋之际甚至更早。
那时候可并非冬天水浅,二爷淹于禁那可是大流量的秋天。
司马懿磨磨蹭蹭的啥意思呢?
在等曹休那边的战报。
人家之前就说了,让“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嘛!
曹休要是赢了,孙权会举国之力驰援,水再小他也会南下;
曹休要是输了,我就赖冬天水小。
司马宣王人生的精髓就是一本《孙子兵法》,这出戏叫做“先胜后战”。
千万别瞧不起这些小算计,《孙子兵法》用了非常大的篇幅讲解战前的庙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只不过人家庙算的角度不是国家,而是自己而已。
一路人家了,剩下了曹休和贾逵的两路。
随后爆发了石亭之战,后面的具体战役不分析了,吴国队大胜,魏国队大败,大概说一下此战的情况和幕后的故事。
吴国队胜利有以下两个方面:
1、曹休实在拿吴国队不当个东西。
曹休自曹丕继位后开始来当东南,牛刀小试击破了孙权的历阳屯,还打过了长江,烧了芜湖营数千家,取得了谁也没想到的战果。(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
随后曹休开始全权负责东南战区,此后的战绩全都是“破之”。(击权大将吕范等於洞浦,破之;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
从张八百时代开始,曹魏的东南方面军就从来没再拿孙权当个东西。
只要你下了船,就是你还跑不跑的了的问题!
曹休此次带大军走了没多久后其实就已经知道孙权算计他了,但是根本不当回事,表示吴国队再会算计人那也是吴国队,我踢死他!(休知见欺,当引军还,自负众盛,邀於一战)
2、吴国队运气特别好。
曹休深入大战后没打动陆逊还吃了亏,随后退还石亭。
注意,此时并没有大败,但是这天夜里,军中夜惊了,于是吴军趁乱开始收割大追击。(休深入,战不利,退还宿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
吴国队此次本来有机会一雪前耻彻底踢死魏国队的,连主教练带运动员全都埋草坪底下,因为本有机会断曹休后路的,但最终战果却仅仅“斩获万馀,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并没有给曹魏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里面也有两个原因:
1、吴国队的基因问题。
吴国队从最开始就都是将领自己出部曲的,都是私兵,比如陆逊从大山里面抓土著去当兵,那都是自己的财产,孙权同志到现在为止这都主政多少年了,根本还没整理过户籍呢!
此战前夕,朱桓进计,说曹休是关系户,脑子不好使,肯定会败,败退必走夹石、挂车两险道,要是在这埋伏上一万人,咱就妥妥的赢定了!我请求去带队断其后,弄死曹休,随后取寿春,割淮南,打到洛阳去!(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
正理来讲,这是个绝对的好战略规划。
但是陆逊不同意,孙权随后拍板否了。(权先与陆逊议,逊以为不可,故计不施行)
是孙权和陆逊都脑子有毛病吗?
怎么可能,一个算计别人一辈子没吃亏,一个忍了一辈子满世界怼人。
陆逊否决的原因很简单:凭啥让我当炮灰阻击曹休,你去干断后打劫的活儿?
孙权为啥听陆逊的呢?
万一同志们心里不平衡了不尽力了呢?万一挡不住人家曹休呢?这可是陆战啊!多少年没赢了!
2、魏国队的基因问题。
曹魏的国防是中央军为中坚力量,各地州郡兵和建国初期的各将部曲军为辅。
总体来讲,兵更多的是国家的,所以使唤起来不心疼。
比如后来救曹休的豫州刺史贾逵,俩人本来关系不咋地,但是因为后来被曹叡诏命与曹休合兵(逵东与休合进),曹魏军制有着战败会受连累的原因,贾逵就表现的特别不计个人得失,玩了命的驰援救曹休。(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贼见逵军,遂退。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
要是没有人家贾逵,曹休这回基本上就没救了。(及夹石之败,微逵,休军几无救也)
此战后,由于受了诈降在智商上被黑了一把,再加上陆战居然被吴国队大胜,以及救自己的居然是跟自己关系一直不善的贾逵。
三料打击下,曹休这肚子窝囊气活活把自己气死了。
就这样,继夏侯尚后,又一位曹家宗室司令员过早的离开了。
曹真顶了曹休的缺,司马懿爬到了军界第二人的位置。
两年后,230年,由于丞相多次北伐,曹真上书请求伐蜀,曹叡批准,要给蜀点颜色看看,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配合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曹真走子午谷,司马懿走汉水,曹真和司马懿分别遇到了大雨,都是生生的把大军给浇回来了。
但是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了,曹真回去就病了,没多久也死了。
曹叡的两次征伐,分别搭进去了他的两位好叔叔。
曹真刚死,汉家丞相就出动了。
就这样,231年,司马懿作为救火队员前去救火,并在强大敌人的威慑下获得了西北的兵权。(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
至此,司马懿分别在曹魏三大军区的两个,有了一把手的履历与资源。
一提到司马懿,往往印象都是此人在西北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其实人家总督荆州豫州也干了5年。
这份履历在后面他换曹家房本的时候同样关键非常。
随后就是晋宣王被汉丞相的各种埋汰,司马懿碰到了人生中的最强对手,丞相在陇西把司马懿打的根本张不开嘴,而且粮也断了,眼瞅要憋死在陇山!
后来靠着蜀汉后方李严神助攻,晋宣王得到救赎等走了汉丞相,随后他派一再提建议的二把手张郃继续贴身紧逼搞追击。
结果军界资历上比他丰富的张郃意外被诸葛亮反杀。
至此,老司令们都死绝了。
此时距离曹丕死,仅仅过去了五年!
司马懿成为了整个帝国的军界台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