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永铸:先秦时期饮食礼仪及所用器具

先秦时期饮食礼仪及所用器具

青铜永铸

青铜永铸,男,汉族,山东淄博人氏,就职于山东省淄博市齐文化博物院,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学院文物修复与鉴定专业。从事文博、考古工作20余年,参与专业论文汇编40余篇,从事野外考古发掘近万次,其中《临淄商王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获得93年山东省重大考古成就奖。此墓地一夫妻并穴墓中出土大量礼玉,填补了临淄无葬玉习俗的空白,为研究战汉时期临淄地区玉器葬俗制度以及玉石流通途径奠定了研发方向。本人还在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之余,积极实践各时期的青铜范铸技术,为研究、积累先秦齐地各时期的青铜范铸形式总结了资料。

中国向有“礼仪之帮”之誉,说到宴饮自然也离不开一个“礼”字。“礼”的最初原始意义是把食物放入豆中祭祀神灵,后期发展为一种标识等级行为的规矩。《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衣食即足,礼让以兴。”,就是说“礼”的形式最早就是从饮食开始。只有丰衣足食了,“礼”才能兴旺。

展开剩余97%

那么为何要讲礼?因为礼形成的主旨是充分承认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亲疏、尊卑、长幼分异的合理性,作用是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区别用礼的形式表现出来。 饮食是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行为,因此也就有了这种种礼仪规范。

从文史考证,分食制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在原始社会里,人们把得来的食物按人数平均分配,即可追溯为分餐制的源头。直至两晋以前家庭个体饮食还在延续着这一制度,甚至到了唐中期以前宴会的形式还在施行着分餐制度。后期随着游牧民族以及西亚文化的传播,合食现象才率先在中原地区开始,到了宋代才逐渐开始普及南北。

先秦时期,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或席地而食再或者是凭俎(zǔ)案而食,“坐席”一词既来源于此。饮食中为了体现出尊卑主次的关系,规矩的设定,也就成了“礼”如何体现的问题。下面就从餐饮礼仪和所用器具两方面梳理一下“礼”是如何体现的。

天子级九鼎八簋九鬲配置

一,先秦宴饮礼仪行为主要包括

食物摆放位置;主客之间就餐礼仪;尊卑老幼须遵循的座次、秩序、礼节等三方面。

1,食物的摆设位置。

《礼记.曲礼》中有明确的描述:“凡进食之礼,左殽(xiao)右胾(zi)。食居人之左,羮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xi)酱处内,葱渿(nai)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

这段话指的是菜品的摆放位置,意思是说:上菜的时候带骨头的肉要放在几案左边的砧板上,切好的大块肉放在几案右边的豆里;饭食放在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人的右手方(盖豆);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放在豆之外,离人远些;醋调和的酱放在盛肴胾的器皿之内,离人近些;蒸葱放在醋和肉酱之左,酒浆(醪láo酒)放在羹汤之右;如果还要摆设干肉,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古人各种宴饮场景(画像石、砖)

2,主客之间就餐礼仪。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殽(通肴)之序,遍祭之,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辩殽,主人未辩,客不虚口。侍食于长者,主人亲馈,则拜而食,主人不亲馈,则不拜而食。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chuò),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tà)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hǎi)。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jù)。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zuō)炙。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jiào),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羹之有菜者用梜(jiā),其无菜者不用梜。'这段是说就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古人各种宴饮场景(画像石、砖)

大意是说:如果客人的身份较主人卑下,就应端着饭碗起立,说自己不敢当此席位,这时主人就要起身劝说客人不要客气,然后客人才又落座。主人请客人和他一道祭食。祭饭食的方法是,主人先摆上哪一种就先祭哪一种。祭肴馔的方法是逐一祭之,祭个遍。吃过三口饭后,主人要请客人吃切好的大块肉,然后请客人遍尝各种肴馔。如果主人尚未吃完,客人不可漱口表示已经吃饱。

陪着长者吃饭,如果主人亲自布菜,要拜谢之后再吃;主人不亲自布菜,就不必拜谢,可以径自动手取食。大伙儿共同吃饭,要注意谦让,不可自顾自己吃饱。大伙儿共同吃饭,要注意手的卫生。不要把饭搓成团,不要把多取的饭再放回食器,不要大口喝,以免满口汁液外流,不要吃得啧啧作响,不要啃骨头,以免弄出声响,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再放回食器,不要把骨头扔给狗,不要争着抢着吃好吃的东西,不要为了贪快而扬去饭中的热气,吃黍米饭不要用筷子,羹汤中的菜要经过咀嚼,不可大口囫囵地吞下,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羹汤。

汉代坐席宴饮用的几案

汤里如果有菜,就要用筷子来夹,如果没有,则不用筷子,只用汤匙。不要当众剔牙,不要喝肉酱。客人如果调和羹汤,主人就要道歉,说不会烹调。客人如果喝肉酱,主人就要道歉,说由于家贫以至于备办的食物不够吃。湿软的肉可以用齿咬断,干硬的肉不可以用齿咬断,就须用手擘而食之。吃烤肉不要一口吞一大块。

食毕,客人要从前面跪着收拾盛饭菜的食器并交给在旁服务的人,这时主人要连忙起身,说不敢劳动客人,然后客人再坐下。陪伴长者饮酒,看见长者将给自己斟酒就要赶快起立,走到放酒樽的地方拜受。长者说不要如此客气,然后少者才回到自己的席位准备喝酒。长者尚未举杯饮尽,少者不敢饮。长者有所赐,做晚辈的和僮仆的不得辞让不受。

元以前,饮酒多是在餐后举行。

3,尊卑老幼须遵循的座次、秩序、礼节。

尊卑老幼坐席的秩序,《曲礼》篇是这样说的:'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mèi)拘(gōu)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xī)之。奉席如桥衡,请席何乡,请衽何趾。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将即席,容毋怍(zhà )。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jué)。'

战国竹席 成都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意思是说:凡是为长者扫除席前之礼,一定要用扫帚遮住畚箕。扫的时候要一手持帚扫地,一手举起衣袖遮住扫帚,边扫边退,这样就不会使灰尘飞扬,污及长者。撮垃圾时,要使畚箕朝向自己。双手捧席要横着,像井上桔棒那样左端昂起右端低垂。为尊者铺设坐席,要问面向何方;为尊者铺设卧席,要问脚朝何方。席是南北方向铺设的,以西方为尊位;东西方向铺设的,以南方为尊位。

若不是请来吃饭的客人,席要散开些,一般说来,席与席之间要有一丈的距离。当主人跪着为客人整理席位时,客人也要跪着并且按住席子说不敢当。客人提出要撤去重叠的席子时,主人要一再地表示辞让阻止。客人就席之后,主人才能坐下。主人如果不问话,客人不可率先发话。将就席,要仪容庄重,不可有失常态。两手提起衣裳的下缉,使下缉离地一尺左右,这样才不致于脚踩着衣裳。不要掀动上衣。迈步不要慌里慌张,以免脚下有失。 可见古代坐次方向面南、面西都是尊者的位置,席子的铺垫层数也是对客人尊敬的一种表现形式。后期宴席坐次发展成室内以东为尊,堂上以南为尊。(以上部分字义解释来源于新华字典、说文解字、辞海)

二,先秦宴饮器具主要包括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坐具五大类:

(一),炊器:烹饪食物的用器。

1,鼎,按功能有镬(huò)鼎(煮肉食)、正鼎(又称“列鼎”“牢鼎”,盛肉食,最重要的礼器)和羞鼎(又称“陪鼎”,盛调味品,正鼎的陪衬物)之分;按器型,有四足方鼎和三足圆鼎以及一些异形鼎。

鼎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鼎 江西省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状、纹饰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按奇数分组,毎组代表贵族的不同身份。据桓公二年何休注《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或一鼎。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列鼎往往与偶数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如:五鼎与四簋相配,七鼎与六簋相配等,其中九鼎八簋为最高规格,天子享用。

2,鬲(lì),饪(rèn)食器、肉食器、礼器。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chǐ)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西周时还有方鬲,体为长方形,下部有门可以开合,由门内放入木炭。

3,甗(yǎn),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部设计有“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

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纹饰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甑上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了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有纹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甑、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分体式。

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箅口要大大小于口径的尺寸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4,釜,秦时使用的一种炊食器。《孟子·滕文公》中曰:“许子以釜甑爨(cuàn),以铁耕乎?”,其中釜、甑(zèng)都是炊具中配套的蒸煮器,而这两种器物形态上也非常接近。秦汉之际类似的烹饪器具还有镬(huò)、鍪(mou)等。 春秋战国时的齐国,还曾经把釜作为一种量器。

(二)、食器:盛装食物的器具。

1、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之际,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fǔ)簋”。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皀殳( bī、shū)”。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

簋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簋的形制很多,变化较大。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

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饰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春秋时期,簋的胎体变薄,纹饰细碎,有的盖握还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已极少见到。

2、豆,盛食器和礼器。青铜豆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同名陶器,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豆作为礼器常与鼎、壶以及俎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

豆之数列,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 的说法,如《周礼·掌客》载:“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二十有四。” 都是偶数。

豆 江西省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豆,最早用于盛放黍稷,后演变为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物。豆的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商周时豆多浅腹,粗柄,无耳,无盖。春秋战国时豆的形制较多,有浅盘、深盘、长柄、短柄、附耳、环耳等各种形状,上面的盖也可仰置盛放食物,亦有方形的豆用途也是一样。豆,不单是偶数配置,也有使用奇数组合的,也许这和尊卑程度有关。如《国语·周语》所说:“觞(shāng)酒豆肉箪食。”,就是一觞酒一豆肉一箪饭,但这种现象终归还在少数。  

3、敦(duì),食器、礼器,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和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秦代以后渐趋消失。

看饪食器总的发展变化而言,与盛肉食的鼎配伍的饪食器也是随着时代更替而变化,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战国以后则是盒。《礼·名堂位》载:“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连,殷之六瑚,周之八簋。”,说明敦很早就已经从盛储器演变成为了礼器。至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已逐渐取代了商周簋的地位,开始与盛肉的鼎配合使用。 

4、盂,盛饮器(盛食或者盛水亦可盛酒),礼器。多敞口,深腹,有耳或无耳,圈足,流行于西周中晚期。“盂”是自铭,并且还是一器多用。《说文》“盂,饭器也。”说明盂是食器;《史记·滑稽传》“酒一盂。”,说明盂亦是酒器;《韩非子·外储篇》“君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说明盂也是水器。从这些记述来看,说明盂的多种用途是结合着自身大小而定,和器形自身无关。

盂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5、俎(zǔ),切割肉用的砧板。作为礼器,还是祭祀或者宴饮时放置食物的承器。是由木制砧板演变而来,长方形,下端有足,似几,也称“俎几”。古时贵族宴、飨时,每人前面都会有一个俎几,并依序布置肴馔,食有食相,坐有坐相也就符合礼仪了。俎和豆,也是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物的两种常规器物组合。

俎, 一当古代祭祀、宴饮时放食物的器具,二当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

6,盨(xǖ),古代盛食物的器皿,椭圆形,有盖,两耳,四足或圈足。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圆簋发展而来,与簋用途相同。器形盖与身形态相近,只是盖稍小,盖取下后翻置向上即成另一器皿,食毕归置如一。《说文》皿部,还解释了它的拿取方法,“盨,槓(gang)盨,负载器也。”,槓(通杠)也就是用棍子抬着的一种载器。盨出现于西周中后期,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三)、酒器:盛酒或饮酒的器物

1、斝(jiǎ),礼器,通常都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新石器时代陶斝发展而成。早期的陶斝也有可能是盛煮食物用的,山西襄汾出土过一个陶斝,时间比大汶口文化更早,制作很精美。但考古发现,里面盛放的是猪肉,和陶灶摆放在一起,应该与烹饪器物有关。铜斝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主要用于盛酒或温酒。

斝形状似爵而大,但无流和注。侈口,口沿有柱冒,宽身,较同时代的爵要宽很多。一侧置鋬(pàn),下有长足。斝有圆形、方形,有盖和无盖等多种形制,柱、冒也有一柱或二柱,蘑菇形和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多种。鋬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兽头装饰。器底有平底、圆底,足有三足、四足、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多样。 一般来说,商早期斝多为平底、空锥形足或较瘦的袋状足,胎体轻薄,纹饰简单,一般只有一组纹饰。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为圆底或肥圆的袋状腹,柱形足,器体变的厚重,纹饰开始繁缛。纹饰常用蕉叶纹、饕餮纹、云雷纹等纹样装饰,有的还以云雷纹做地纹,其上再饰浅浮雕装饰。斝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行裸礼时所用。

先斝 商代

通高45厘米,属于存世少见的商代大型铜斝。保利艺术博物馆 。器底上有1字铭文“先”,表明它与该馆所藏先方彝一样,都是商代“先族”的遗物。乐艺会资料

斝是体量很大的酒器,《周礼·考工记·梓人》贾公颜疏引《韩诗说》云:“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斝)五升。(周代一升相当于现在200毫升)”,可见体量之大。斝在周代礼制上的等级并不是很高,《礼记·礼器》上说:“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斝)。”。现在称为斝的这种青铜酒器,其实名称是宋人所定,始见于《博古图录》。

关于斝的用途,说法也有不同,有的说它是温酒用具,理由是常在足底发现有炭火燃烧的烟炱痕迹;《礼记》、《左传》等书则记载,斝主要是用来行祼礼的酒器,也就在宗室祭祀先祖的礼仪上用的祭具;《诗经·大雅·行苇》又记载:“或献或酢(zuò),洗爵奠斝”。

鸟斝

商代晚期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郑玄注:“进酒於客曰献,客答之曰酢。” 意思是说,主客双方在饮酒献酢前,先要拜祭盛装在斝里的酒,然后再把喝酒的爵杯洗干净后才能斟酒互敬,这说明斝又是一种盛酒器;史载,商汤王打败夏桀(jié)之后,把斝定为了自己的御用的酒杯,诸侯们则只能用角、爵等,说明它又是一种饮酒器,青铜斝的具体用途至今也没有统一。

2、觚(gū),礼器,觚字古与”瓠”(hù)通,即是葫芦,古人常用葫芦壳当作瓢盛水浆,当然也可以盛酒,这种酒器的名称大概由此而来,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觚是喇叭状酒器,它的容量,据《仪礼》郑玄注:“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 。”,说的是觚的容量是二升酒;《说文》又说:“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看来是朝代的量器不同,换算的计量也有所差异吧,又或者是时代形体的变化导致容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论语》中孔子的一段话也许能说明这点,“觚,不觚,觚哉!觚哉!” 。就是说觚也不像觚了,还算觚吗! 现在学着认为从其形态和底部保留的烟炱痕迹看,觚有可能也是一种温酒器;但《说文》说:“一曰觞受三升者谓之觚。”,“觞,爵实曰觞,虚曰觯。”意思是说,觚的容量能装满三爵杯酒,这说法表示觚就是盛酒器。商周时觚非一般的酒器,有一句成语”不能操觚自为”,延伸意思是说不能拿起觚直接饮酒,要斟入爵后才能饮,这才是循礼,即指觚与饮者的身份、人品、酒量相关。这点也说明觚是盛酒器。 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也有时与斝配伍组合。

觚(gū)

3、爵,饮酒器,流行于夏、商、周三代,是一种典礼时用的礼器。《说文》:“爵,礼器也”。爵这种酒器的命名,相传是由于它的造型象一只雀鸟而起,前面有流,好像雀喙;后面有注,好像雀尾;腹下有细长的足,好像雀腿。再加上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因此得名“爵”。古时君王常用爵赐酒给臣下,因此爵也和“爵禄”、“爵位” 关联了起来。

4、角,是从爵演化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和商周之际。其用途与爵相同,供低级别贵族使用。商周之际才发展为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礼记.礼器》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至于它的容量,《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看来角的容量很大,但现实中发现,角的容量和爵相若。一般墓葬中出土的酒器组合是觚、爵配伍,但有时也已角代爵。如安阳殷墟第160号墓就是十觚与十角相配,在河南鹿邑商周之际的大墓中也有类似现象。虽然角与爵的用途相同,但其数量却少得多。现在所说的角,其实是宋代金石学家对无流而具两翼若尾的爵形器的演绎称谓。

角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5、觥(gōng) ,是古代大型酒器。“我姑酌彼兕(sì)觥。”——《诗·周南·卷耳》;“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等等多有觥字出现,但真正这类器物到底是什么样尚不可知。现在称作“觥”的这种器物造型,其实是约定俗成之名。长久以来学界对觥的形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关的古籍图录中,也未发现有所著录。近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观堂集林·说觥》中说道:“自宋以来,所谓者有两种。其中一浅而钜,有足而无盖,其流狭而长;另外器稍长小而深,或有足或无足而有盖,其流侈而短,盖作牛首形。”,他认为后一种有盖,作牛头形的才是觥。

觥 乐艺会资料 上海博物馆

汉代扬雄的《太玄·毅》中也有“觥羊”两字的记录 ,“次七,觥羊之毅,鸣不类。测曰:觥羊之毅,言不法也。” 晋.范望注:“觥羊,大羊也。” ,可见这类盖作牛首或羊首状的大型器皿亦可称作“觥”,所以后人常泛称大酒杯曰觥。 觥的容量到底有多大?《释文》引《韩诗》云,容五斗;《礼图》云,容七斗;《诗·周南· 卷耳》旧注云,七升,到底能容几升几斗至今也很混淆。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觥》中解释,“俗觵从光” ;《新华字典》“觥,形声。从角,黄声。”;《诗·周南· 卷耳》也有“我姑酌彼凹觥”的旧注说:“觥大七升,以兕角为之。”,就是说觵(gōng)和觥是一个字义。《说文·角部》“角黄兕(sì),牛角,可以饮者也”,认为觥也可以作为饮酒器。金文学家容庚先生又认为有的觥附斗,是盛酒器,而不是饮酒器。至今觥的具体用途也无定论,只能概称为酒器。

觥(gōng)

后人称谓“觥”的这种器物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有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之别。带盖,盖作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都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为足。且觥的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的装饰相似,因此有人也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而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是做成兽首贯连脊背的形状,和兽形尊倾酒方式完全不同,所以不能雷同。

6、尊,古通樽、鐏,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它一般为侈口,高颈,鼓腹或筒腹和圈足状。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尊,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那些刻划符号,就是刻在大口尊上的。这种尊,原始功能可能是用来酿酒。青铜尊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商周至战国时期,还有另外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牺尊”。牺尊通常呈鸟兽状,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形象。牺尊纹饰华丽,在背部或头部多有尊盖。

商代以后的铜尊,则为盛酒器。在郑州铭功路和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的遗址中,出土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釉陶尊。这种釉陶尊,主要为敞口、折肩、深腹、凹底的形制,个别已有圈足。商末周初还有一种特大侈口、筒状的尊,学者或称之为“觚形尊”。西周中期的尊,多矮身、短颈、垂腹。此外,有的尊还有盖或鋬的装置。形体也是有方有圆,著名的四羊尊,就是方尊的优秀代表。

豕形铜尊 1981年湘潭船形山出土,高40厘米,长72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件尊盘,尊立于盘上,二者合为一体,尊的口、腹及盘的周身,均有极其繁缛的透雕纹饰。还有一种形制更特殊的鸟兽形尊,即尊的整体为一立体的鸟兽形状,有盖、有流,且盖、流处理极巧妙。此外,还有鸟尊、鸮尊、驹尊、犀尊、羊尊、虎尊等不胜枚举。尊又是酒礼器的通名,所以有些礼器,常自铭为“尊彝”。古人说“决胜于樽(尊)俎之间”,就是说在酒桌上就把事情办完了。“尊”这个字由于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所以后人也将“尊”这个字作为了酒杯的代称,才有了“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佳句。

7、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壶使用的年代较长,式样也很多,大致有圆形、方形、扁圆形、八角形、弧形等。断面为扁圆形,深腹下垂,带扁方形贯耳和圈足的壶大多为商代器物,但商代也有长颈鼓腹的圆壶。西周壶除承袭商代式样外,多设有盘钮桶形壶盖,盖也可倒置用作杯子,耳多为半环耳或兽首衔环状。春秋壶造型较商周壶轻巧,多为扁圆壶或方壶,许多盖钮做成莲瓣形。战国至汉代的壶由垂腹变为鼓腹,下腹部内收,圈足微外撇或平底,底部小巧而稳重。这一时期也有提梁壶,提梁用环扣串接而成。战国以后,大腹的圆壶有的自铭为“锺”;汉代时方壶自铭“钫”;扁壶在战国时自铭为“钾”,汉晋时瓷质壶开始流行。早期的壶形都是由口颈、腹、足构成,有的加双耳或铺首,无流无柄,六朝以后开始出现有流有柄的壶。

商代晚期 兽面纹壶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8、卣(yǒu),考古中最早的卣出土于商代晚期,商末西周盛行。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西周卣承商代形制而有所变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出现了鸟兽形卣。金文中常见赐品中有“秬鬯(chàng)一卣”这句话,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因此,卣也有可能是一种专门盛香酒的一种容器,有时也和觚、爵配伍出土。

柏卣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 保利艺术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卣(yǒu)

9、盉(hé),出现于商末或西周初期,多青铜制。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有盖,下多为三足,是盛酒或盛水的器具。流行于春秋至秦汉之际,这时主要的用途是调和酒浆。商周时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档式袋足或柱形足。足则多做成空心,主要用途是水器,多和盘配套出土,类似于西周时期”沃盥之礼“的盘匜组合。西周中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盉的用途主要用于盛酒或者调酒。这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蹄形足较为常见,有的蹄形足也做成动物的形象。许多盉还加上弯曲的提梁,并用环索连结盉盖与提梁,造型轻盈秀巧。

春秋晚期 鸟流盉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盉(hé)

10、方彝,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在青铜器中,“彝”是所有青铜礼器的共名,并没有哪一种器物以“彝”为专用名。因这种方形酒器一直未发现器名,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后期学者多也约定俗成这种叫法。

商代 兽面纹方彝 保利艺术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彝,基本形态是长方形器身,屋顶形器盖,屋顶形器钮。方彝器盖上的纹饰常有倒置装饰,有学者推测可能和祭祀先祖时器盖倒置有关。 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这可能和加热时进气助燃有关。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方彝的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凸起的扉棱,全器满饰云雷纹地,上凸雕出兽面、动物等纹样,给人以庄重华丽的感觉。商代晚期的方彝一般多是直壁,上口大于底部。西周早期的方彝四壁多作弧线状,因此器腹鼓出,圈足上的缺口也多不见了。西周中期的方彝有作直角方形的,即器的上口与底部一样大小。

11、罍(léi),大型的盛酒器或储酒器,又可盛水。罍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诗经·周南·卷耳》中即有“我姑酌彼金罍”之语,说明青铜罍比较珍贵;《周礼·春官》也有“凡祭祀……用大罍。”之句,说明罍的体量都很大。罍从商代晚期出现,流行于西周和春秋。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圆形罍商代和周初都有。

皿天全方罍 是商代晚期盛酒器 湖南省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罍(léi)

12、斗,通枓,酒具和挹(yì)酒器,不能和量器之斗混淆。《诗·大雅·行苇》有”酌以大斗”的诗句,说明斗也是一种酒具并且容量还不小,做为舀酒器常和卣、尊等伴随出土。

13、卮(zhī),一种直桶状的酒器,有盖和三足。大型的卮多作为盛酒器,多与瓒(舀酒的勺子)配套出土,汉画像石上这类场景也经常体现。小型有环持的卮也作为饮酒器使用。《史记》说项羽给樊哙“则与斗卮酒”,说明卮也是一种容量比较大的饮酒器。

卮(zhī)

14、觯(zhì),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的酒器,青铜制。形似尊而小, 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从字形特征不难看出,这类酒具大多源于上古兽角制作的水器。青铜器中习称的觯有两类,一类是扁体的,一类是圆体的,此两类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东周。《礼记·礼器》载“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说明觯在青铜礼器中的等级不低。它的容量,郑玄在礼器篇注称:“凡饮酒时,三升曰觯”。说明觯的容量和爵近似。

觯(zhì)

15、瓒(zàn),挹酒器,是和卮配套使用的礼器器具。形似大汤匙,是从储酒器内舀酒用的勺子,流行于战汉。 

瓒(zàn)

瓒(zàn) 江西省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16、缶(fǒu),盛器、礼器。大腹小口,有盖,由陶缶演变而来。陶缶有盛酒器和乐器多种功能,有的也用于盛流质食物,源自同形陶器。古人用缶多是陶质,考古发现,只有较大的少数墓中才有青铜缶出土。李斯《谏逐客书》“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说明缶可当乐器使用;《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经节,象形。“可见,青铜缶的祖型当是陶缶,功能即可盛酒又可演奏。

缶(fǒu)

(四)、水器,宴饮中主要包括沃盥时用的注水或承水器以及大型盛水及冰酒器。

1、盘,商周时期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或宴前饭后,行“沃盥(guàn)之礼”的一种承水器具。《礼记·内则》载:“进盥(洗手洗脸),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浇水)盥,盥卒授巾”,体现的就是这种承水盘。盘,商早期即出现,至战国以后演变为洗。商早期至晚期的盘均为圆形,敞口,平缘,腹较浅。西周时出现了附耳,也有的为环耳。春秋时期,圈足盘数量渐少,至中期,盘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浅腹,直壁,平底无圈足,三蹄足式;另一种为平折口沿,深腹,斜壁,平底式。战国的盘多数无足,折腹,圆底,式样接近于汉代的洗。

盘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匜盘组合

2、匜(yí),古代贵族举行“奉匜沃盥”时和盘配套使用的注水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于东周。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pàn),多有三足和四足,有的也有盖。春秋中后期还出现了杯、匜、盘三件套组合的形式。秦汉之际匜的用途已单独分化,转变为水票的用途。

匜(yí) 上海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3、鉴,大型盛水器,礼器。《说文》金部:“鉴,大盆也。”,初为陶质,春秋中期至战国流行青铜鉴。平底,窄口缘,有肩,双耳或四耳,有耳为兽首衔环。一是盛水以为镜子之用,所谓“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二是盛冰,《周礼·天官·凌人》载:“春始治鉴”,注中解释:“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

(五)、坐具,席子、凳子、椅子等都可称为中国的传统坐具,这里主要讲的是席子以及压席子的器具席镇。唐代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席子也是唯一的坐具。从战国开始,坐具才分化为了'筵'和'席'两种形式,'筵'以蒲草或苇子编织的席子,面积相对较大,主要做为地垫使用,相比之下'席'的选材多使用比较精细的竹子做为用料,面积也较小,才会做为真正的坐席。一般说来,无论宴请宾客还是家庭就餐,先要在铺好的席子上放置几案,按照地位与身份的不同,所铺席子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这时铺在下面的席子称为“筵”,铺在上面的席子才称为“席”,合起来也称“筵席”,《诗经.小雅.斯干》里就有'下莞上簟,乃安斯寝。'的记载。“莞”是蒲草,此指用蒲草编的席子;“簟”(dian)就是竹席。“筵席”一词到后期也逐渐演变成了“酒席”和“酒宴”的同义词。

西汉海昏候刘賀墓出土各类纺织品镶嵌用席

席镇的作用是压负席角,同时也是彰显身份的点缀。席镇的产生主要和行为礼仪有关,古人认为席子用完后,如不及时卷起收好,这是一种懒惰和不洁的表现,也就僭越了礼数。因此导致每次收卷的席子再次铺展时就会出现席角翘扬的现象,为了保持席子的平整,席镇相应出现。“镇,博压也。”——《说文》,也就是用重物抑制住席角的上翘。席镇的造型种类很多,一般多呈两对出土,各压席子的四角,这些地方也是目光所及最彰显的位置,因此多把这类器物做的无比奢华,以此体现出主人的身份与客人的尊卑。

战国漆几 成都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唐以前并无桌椅之类的高架器具,有的只是矮小的几案一类的东西,因此古人谈话、饮食等活动,都是就地而坐,为了体现身份阶级和保持衣物清洁,席子也就相应产生。 后期随着礼仪的发展,坐席也有了深层次的讲究,从官宦到百姓都有了很细化的界定。比如说现在“主席”一词的由来,起源就是席子的尊卑座次的划分。还有近现代会议中常用的'出席'、'列席'、'入席'、'退席'、'缺席'等词语,起源都和席子有关。甚至很多成语故事的产生也和席子有关,如“管宁割席”、“贩履织席”、“坐不重席”等成语,已经把席子这种坐具上升到了一个道义的层面。后期随着“胡私”的传入,进入唐代高架器具才逐渐取代了低矮的几案,由此'席子'的地位又从新回归了其原有的'卧具'功能。

当然古人在飨宴与重要宴席时还多会有乐舞的伴奏,具体形式这里就不在累续。 

图文由作者提供

本文收入专集《用心去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