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脂瘤

胆脂瘤

临床上一般根据有无明确病因,将胆脂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两者病理表现基本相同,均为脱落的角化上皮堆积所致。继发性者多见,约占98%,好发于外耳道、上鼓室及鼓窦等处,影像学对诊断胆脂瘤具有重要意义。
胆脂瘤

原发性胆脂瘤

【病理特点】
1. 亦称先天性胆脂瘤,可发生在颅骨的任何部位。
2. 好发于外耳道和上鼓室,发生于鼓室者常沿窦入口向后扩展,呈软组织团块;在颞骨可发生于颞骨岩部,常破坏面神经管迷路段,导致面瘫,严重者甚至破坏耳蜗、半规管等结构,导致耳聋。
3. 大体所见为白色至黄色角化物质,镜下所见为囊性、囊状肿块,无核的角化物,薄层复层鳞状上皮,颗粒层明显,亦可见由角化碎片引起的巨细胞性肉芽肿及胆固醇肉芽肿。
【选择检查的顺序】
1. HRCT 为首选检査方法,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及其周围骨质破坏情况,听小骨受累情况清晰可见,耳镜发现灰白色至黄色肿物时,应行HRCT检查。
2.  MRI  用于鉴别胆固醇肉芽肿及颅内并发症的显示。
左侧颞骨原发性胆脂瘤

A.左侧颞骨CT横断面,左侧颞骨岩尖部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邻近骨质受压,边缘光整,前缘骨质部分缺损;B.左侧颞骨CT冠状面示病变上部骨质不连续。

【影像学表现】
1.  X线片 较小胆脂瘤X线片多不能显示,较大者X线片可见外耳道与扩大的上鼓室和窦入口形成肾形透亮区,边缘硬化、光整。
2. CT 显示软组织影占据含气腔,边缘清晰,听小骨破坏、移位。发生于Prussak间隙,可见其增宽,鼓室盾板破坏,听小骨破坏或者向内侧移位。发生于岩骨的胆脂瘤CT表现为颞骨岩部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晰、锐利,形态不规则,呈膨胀性改变。肿瘤不但可破坏岩部及其骨迷路,甚至可以突入中耳腔、颅中窝(如图)。
3. MRI  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评价】
原发性胆脂瘤多为局限性骨质破坏,病变呈膨胀性改变,MRI增强扫描无强化。MRI可以显示肿瘤组织与脑组织的关系,对指导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鲜军舫等

编辑|杨海

审核|头颈编辑部

关注一下 精彩不停

版权申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及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微信y779243973},我们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