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去解决你的生存焦虑,不要绕最远的路
今天我收到一个私信,这样的:
这个提问太离奇,我无法作答,截了个图发微博,说可能是仇家黑我来的,提这种问题。
结果下面的评论就更离奇了,大家没看出来这个提问的bug在哪,认真作答:你先考嘛,考上再说。
这让我有点头痛了,已婚已育32岁穷得掉渣家里处处不给力还要养孩子的女人,最大的问题不是缺钱吗?缺钱就挣钱呗,考研干啥呢?
就像我现在饿了,想吃饭,我要不要从播种开始啊?等待一个漫长的播种、培育、秋收的周期,然后磨成面粉,蒸成馒头,填饱肚子。
需要吗?我直接叫个外卖行吗?把这过程都整完了,我都成骨灰了好吗……
考研能不能考,几岁能考研,3、40还能不能考研,这些问题的核心不是考研,是钱。
人干很多事,核心问题就是钱,知道吗?谈论任何问题,不谈钱,就是耍流氓。
钱是你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环节,有钱万事足,干多滑稽的事都是合理的,没钱寸步都难行
但这并不是“有钱就是爷,犯罪也正确”的意思,不要错误理解。
很多事,有钱了干,是好事啊;没钱的时候干,脑残啊你,抓不住重点?
有人还在群里问我,我27岁了要读研,是不是骚操作?
我说:你有学费生活费,经济上吃得消,读呗!只要钱满足,72读研又怎么样?92读书又怎么样?
若你自己一穷二白、倘若父母不支持,你读什么?眼下就是17岁,也得想辙吃饭啊对不对!读啥?
读书就读书,读书和赚钱没有必然联系,不要强行关联。
你买个冰箱,它就是制冷,它不能炒菜,不要想入非非。
大学教授一年20万,小学没毕业的包工头一年200万,你跟哪说理去呢?
你缺学历就读书,缺钱就赚钱,目标纯粹点,人有生存焦虑的时候就解决生存问题,不要绕远路:
学历重要吗?——非常重要。这话要放在你获得学历之前听,心存敬畏,头悬梁锥刺股地去考试。
但没学历是不是一文不值?——并不是。这话要放在你错过学历提拔季之后听,你要想办法给自己开辟别的发展道路。
道理要跟你的状态匹配,能不能理解?就像我反复说的,春天你要播种,秋天才能收获,别搞错季节了。
当你20出头正在给自己打基础的时候,读书特别重要,得削尖脑袋去读,基础打好了以后很多事都好办。
开始承担生活了,有生存焦虑了,那么干任何事目标都要放在赚钱上,过程中的操作并不能直接导致赚钱,但你要记住终点是赚钱。
这就像跑马拉松,你跑的每一步都是奔着那去的,但要说想一步到终点,那是不可能的,听懂没有?
很多人的思维,都是平面的,有时候甚至是直线的,连个第二评判维度都找不到。
最典型的的案例是知乎体提问:“你对XX怎么看?”这是最垃圾的提问方法,希望你们永远都不要用。
举例:“你对买房怎么看?”,“你对考研怎么看?”你说这问题有意义吗?这不是垃圾是什么?
他永远理解不了,一个问题,应该“天时地利人和”,即符合现在的阶段、符合当下的状态、符合提问者的处境,它是立体几何范畴的:
你应该问:请问现在,刚需/出于改善需求,在北京买XX小区XX平米XX价格的住宅,怎么样?
那么你很容易得到非常有针对性的解答:
1 政策合不合适
2 贷款利率适配什么
3 价格是否在市场区间内
4 小区质量如何
听懂没有?很多人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思维出了问题,脑子跟浆糊一样,本质上就是逻辑没学好。
逻辑这东西说起来可就很深了……可能是你0-3岁没开发好,也可能是初等教育阶段没继续强化,日常生活中又不注意锻炼,总之并非一日之功啊!
但也并不是没救了!我们作为二三十岁的人,尽管学习能力已经远不如青春期,但还是有办法提升的,你要学会用工具。
有一本书推荐给你们——《思维导图》,作者是东尼·博赞和巴利·博赞,这是一本工具书,你可以理解为“大脑使用手册”:
东尼·博赞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他发明的“思维导图”思维工具正被全世界超过2亿人使用。
他出版的各类著作累计有八十余部,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以30种语言发行,累计销量超过了1000万册。
他是这么评价这个工具的:
以一种发散的方式反映了大脑的活动,因此能更高效的触发创造性想法和记忆。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并加快发散性思维的进程。
这个方法非常适合快速阅读和建立记忆系统,它有方方面面的应用:
写计划:
做笔记:
它的更多功能有待你去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