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吗?这座古墓的发掘报告来了
墓有重开之日
人无再少之颜
2012年,
在山西高平市汤王头村的一座古墓中,
发现了这12个字,
其沧桑的意境,
“虐心”的话语,
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甚至被人“移花接木”到其它古墓中……
文博山西相关文章
3月17日,
山西省考古院对外发布了
高平汤王头村金代彩绘砖雕墓的考古报告。
由于该墓葬被发现时内部空荡荡,
没有随葬品也没有人骨。
从墓葬现存状况的细节来观察,
可判断这是一座未完工的墓葬。
题记“墓有重开之日”,
也从侧面提示了该墓葬的修建,
应是为了二次或多次合葬而建,
为研究晋东南宋金时期丧葬文化,
留下了一个独特的实例和视角。
▲结构透视图
▲前室顶部壁画
2012年3月初,有网络媒体报道高平市汤王头村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前身)接到山西省文物局的批示后,立即派员前往调查。
该墓葬位于高平市城区西南汤王头村一户村民院中。据发现墓葬的村民回忆,当年发现墓葬时,墓内空荡荡,没有随葬品也没有人骨,但墓葬结构、墙面彩绘、砖雕斗拱等保存完好。鉴于此处阴凉且坚固,便一直当作菜窖使用。
▲墓顶仰视图(三维扫描)
这是一座仿木构砖雕彩绘多室砖墓,由墓道、甬道、前室、东西耳室和后室构成,各室之间以券洞式甬道相连。
在该墓葬发现之初,墓道就因挖掘遭到了破坏,被改造成可供一人上下的竖井式通道,通道周边用乱砖垒砌,已经很难看清原来的样子。前室为正方形,顶部为方形盝顶,墓壁四壁中部各砌有一个券洞。东西两个耳室底部平面都是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方形,顶部是弧边盝顶。后室底部平面整体为东西长、南北短的扁“凸”字形,前端东西两端分别砌有一个券顶耳室(龛),顶部为长方形盝顶。
▲平、剖图
在墓葬的前室和后室壁上均有完整的仿木构砖雕彩绘装饰。墓壁、墓顶表面及仿木构砖雕构件上均匀刷涂一层较薄的白灰浆,再在仿木构构件上进行彩绘,彩绘颜料以暗红、橙色和土黄色为主。
▲前室、北壁“一门二窗”
▲前室北壁补间斗栱
▲前室补间斗栱细部
▲后室西壁斗栱
除了仿木构砖雕彩绘外,在该墓室的壁面、顶部弧形坡面等位置,还以数量不等的红、黄色的宽条框间隔出许多空白的区域,为绘制壁画装饰内容预留出了各自独立的画面空间。但从现存情况观察,该墓壁画装饰多数未完工,有的区域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绘画。
▲前室转角斗栱
▲后室南壁斗栱
在已绘壁画中,比较多见的是卷帘图,后室北壁、前室的东西耳室内朝向券洞的壁面上都有。
▲后室北壁壁画
其中,后室北壁上的图比较完整,黄色卷帘横贯于两侧暗红色倚柱之前,卷帘上平均分布五条白色卷带。卷帘以内绘有向两侧分开的淡蓝色帷幔,帷幔中部垂一个钱文垂花球,花球四周扎有花结。卷帘两侧束扎处各挂一幅竖轴古画。
▲西耳室西壁壁画
▲东耳室东壁壁画
该墓没有任何随葬品和任何纪年线索,通过墓葬形制,考古人员判断该墓的年代应当在金代中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墓葬后室南壁的东侧以黄色彩料书有“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两句,字体为行书。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了该墓葬的修建应是为了二次或多次合葬而建的。墓有重开之日,当是讲后来的墓主人亡故后,需要打开墓葬与先期故去的亲人合葬。
▲后室南壁东侧题记
考古人员介绍,该墓葬应是晚辈修墓用于安置其早先故去的父辈及将来安置自己及兄弟的考虑。只是由于特殊的原因,墓葬在营建的最后阶段戛然而止了,却为我们研究晋东南宋金时期丧葬文化留下了一个独特的实例和视角。
▲前室东耳室券洞墨书题记
这座古墓是如何被发现的?
关于这座古墓的发现过程,
2012年3月,
山西晚报曾采访并刊文报道。
2010年,
高平市汤王头村一位贾姓村民,
动手在自家院内挖菜窑时发现一座古墓。
打开进去一看,墓室内无主人,
也未发现任何的尸骨及其它陪葬品。
自家院中竟然出现墓室,
自觉多少有些“晦气”的贾老汉
就将挖开的墓道封堵。
直至2012年,
这个埋藏2年之久的秘密才被发现!
▲《山西晚报》2012年3月4日相关报道
当年元宵节期间,
晋城市文化学者李俊杰等到汤王头村考察,
来到汤王头古城外北100米处的贾德胜家院内,
细心的研究人员感觉院内有些异常,
原来,
贾老汉的院内有一个古墓。
▲墓室内部
年近七旬的贾德胜说,
这座古墓是自己2年前在院内挖菜窑时发现的。
当时,他是垂直往下挖菜窖的。
“不曾想正好与墓室的墓道打通。”
打开进入墓室一看,
墓室内无主人,
也无任何尸骨及陪葬品。
由于墓室并无墓主人“入住”,
于是贾老汉便将此墓做为“豪华菜窑”使用。
用墓室当菜窖总觉得有些不妥,
后来他就将墓室封住了。
2012年2月29日,
在李俊杰带领下,
山西晚报记者来到高平市汤王头村。
在贾家看似平常的院落中,
与菜窖相通的墓穴口,
就在房屋西北角的厨房窗户下。
由于洞口被遮盖,
旁人根本无法能想象得到,
院子的地下竟然有座古墓。
▲墓穴的入口就在贾家小院内
掀去菜窖洞口上的遮盖物,
一个直径1米的圆洞出现在面前,
踩登着菜窖两端挖好的“脚蹬”,
下到菜窖底,顺利进入墓室。
墓室东西走向,
为长方形两室仿木藻井式青砖墓。
在灯光的照射下,
墓室顶部的仿木砖雕斗拱藻井富丽堂皇。
主墓室内有一个用三层砖砌的砖坑,
坑中间有两个土方框。
该墓由竖穴土圹墓道、拱形墓门、
长方形墓室和四角形叠涩藻井组成。
砌墓青砖有两种:
长形普通砖为墓室主要用材,砖铺地面;
方砖,素面,用于铺地和顶部斗四部位;
大砖,用于制作斗拱和假窗;
小砖,用于斗皿下的第一层。
墓道,竖穴土圹式,
宽1.5米,长1.23米,深4米,
竖穴底部辟通道和长方形土洞,
墓室砌于土洞之中。
墓门,砖砌券顶洞门式,
高1.29米,长0.7米,宽0.64米,
方砖铺地,距地面1.44米发券砌顶,
楔形砖夹紧,六层丁砌砖封闭。
▲墓室内部
古墓室分前后两部分。
后墓室比前墓室长,
另配有东西耳室。
墓室上部四角顶,
贴角出层后,层层叠涩5厘米。
斗拱为一斗三升托替木,
斗上出耍头,替木两端卷杀,
上承抹角形燎檐枋,檐枋置椽头。
中部菱形牙子两层,青瓦两层,
最上部3层为长形砖砌斗四藻井。
墓室的彩绘装饰简单,
拱眼画有海石榴花图案,北墙画有卷帘。
后墓室与前墓室
由一条长0.64米、高1.29米的踊道相连。
东西侧室分别有甬道,东西壁设假窗两扇。
从整体上看墓室十分讲究,
墓室内未出现裂缝和渗漏现象,
彩绘为矿物质颜料,白炭打底。
▲2017年,地面院落已拆迁,墓穴被保护起来
不同古墓出现“同款”题字?
2017年,
网上突然出现了很多
与高平汤王头村金代彩绘砖雕墓相关的内容,
虽然标题不尽相同,
但内容如出一辙,如:
“经过专家们的专家鉴定得出结论,
这座墓是辽代张氏家族的墓地……
但就在专家们打开墓门的时候,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在古墓之中居然没有存放什么珍贵的宝物,
而是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桌丰盛的菜肴……”
难道是在说另一座古墓?
紧接着的文字又将视线拽回到了高平古墓:
“古墓的墙壁上却写着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然而如今墓地真的重开了,
可惜墓主人已然不在了。”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记者经过调查,
查明了真相——
这是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张氏家族墓地是1993年,
在河北宣化发现的一座辽代古墓,
其代表人物是张文藻。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出现在张墓,
是以讹传讹的故弄玄虚之举。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南丽江 李吉毅
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山西晚报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