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独特的发力方式,你真的了解吗?

打太极拳肯定是要用力的,那些动动手指就能让人原地旋转,或者飞出丈外远的太极大师肯定是骗子。有些太极拳爱好者不喜欢承认太极拳需要用力,而喜欢让人云里雾里的“气”来描述打拳是力道的变化。

拳谱讲,“气与力合”,气的实质是什么,我们今天暂不讨论。何不把精力放在研究更加清楚明了的“力”?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太极拳独特的发力方式——结构力!

我们首先要摒弃练太极拳不需要用力的观点。学习太极拳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调整身体架构,使自身原有的力气能达到最有效、最大化利用。太极拳这种独特的发力方式是什么呢?它就是大部分练拳的人都听过的“劲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下面以陈氏太极拳中最经典的发力动作“掩手肱拳”作为讲解。

大家都知道,掩手肱拳最后以发力完成,但许多人是用手的力把拳冲出去的,这并没有用上身体的合力,不符合太极拳使用身体“结构力”的要求,没有达到自身原有力气最大化。

那么正确的动作要求是什么呢?

正确的要求就是右拳并非打出去的,也即出拳的时候手臂及身体各部位都不发劲,但必须完成头顶悬、含胸塌腰、屈膝松胯等要求,以保证身体处于最好的传力结构。当右臂向前冲出,近乎伸直时,突然右脚蹬地转腰,通过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一级一级传递到了右拳的最前端,直至穿透敌方。

发力的关键点在哪里呢?发力时,只允许通过脚蹬地产生的发作用力,传递到手,最后作用在敌方身上。也就是说身体的其它结构并不参与发力,而只是传力。

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了拳论所要求的“劲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除了发力的那条腿和脚蹬地,身体其余各处都不发劲,只做调整的功夫,把身体调整成最适合传力的结构。否则,来自地面强大的反作用力就会受到干扰、阻断,甚至作用在自己身上,更无法传递到敌方身上。它要求我们,即使动动手指,也要遵循这个劲力的传导路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