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闲话“无症状感染者”

闲话“无症状感染者”

邬晓华||浙江

近些日子,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形势趋于平缓,但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仍旧吃紧。茶余饭后,人们不禁谈论起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以及确诊新冠患者新增数据,颇是揪心。尤其提起新冠“无症状患者”的话题时,常常头痛不已。

所谓“无症状感染者”,按照医学解释,是指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后,患者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但对其鼻咽试子、痰液或血液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此类人群称作为“无症状感染者”。因其成因或是感染病毒数量较少、而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强,或是处于潜伏期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要害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亦具有传染性,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疫情传染和传播。故,防控“无症状感染者”比确诊患者,耗时耗力更多,实际难度更大。

联想到工作中,我们队伍里的确存有一些毛病“无症状感染者”!得了病,平时没明显症状,但病灶隐存,病根未祛,特别不好治,且影响一大片“健康者”。对这类问题携带者的教育管理,令各级挠头。

毛病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躺着不干型。这类人,说穿了,就是占着岗位、领着俸禄、不干事情的人。一个单位如果深查细挖一下,长期不干工作的人,或间歇性不干工作的人,或多或少还是有的。当然,也不排斥例外。这些人,与“吃空饷者”不同,他们有编制、有岗位,也会到单位点个卯,露露脸,看个报纸、喝喝茶什么的,工作是不干的。领导要是分配任务,一句话,“我不会干”!理由官冕堂皇。不干工作不犯错,工资、奖金又一分不少,职级并行后,更加不受大的影响,何乐而不为。“我不会干”,成了一些领导机关继“学习不够”后的又一光荣缺点,成了掩盖自身毛病的“护身符”。谁能生而知之?那个不是后天学来的、实践探索来的、汗水换来的!说到底,还是不想干,缺少应有事业心责任感。

无病呻吟型。有些人,平时生龙活虎,可一旦让他干革命工作,或担负某项任务,则以身体有病为托词,把责任使命推的一干二净。诚然,人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谁也不敢保证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子,天天身体康健,难免头痛发烧感冒的,甚至于患有肠胃不畅等慢性疾病。但这必竟属于小毛小病之列,不至于对工作造成严重障碍。倘若小病大养、无病呻吟,都把个人身体当作“羽毛”爱惜,那革命事业交由谁去完成呢?倘若你也拈轻怕重,他也挑三拣四,那苦活脏活累活谁去干呢?近段时期,一些领导机关中出现的“养生热”、“健身热”,热到利用正课时间的程度,这对舍身忘我工作的人,难免产生离心力。尤其让人痛心的是,常见报端披露,一些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中坚骨干英年早逝,尽管原因很多,但苦累不匀是一条深刻教训,值得反思!

小病不断型。活也干一点,多少做点样子出来。但只要是工作结合部的活,或领导临时指派的事,则是心不甘情不愿,出工不出力。倘若备个勤、加个班,占用一点业余时间,则立马给组织、领导讲条件、提要求,没有等值的待遇、报酬,是难动其大驾的。还有一些人,大毛病是不怎么犯的,小错误则是不断。比如,他不旷工,但他上班时不时地迟到个几分钟,下班早退那么一点;工作粗枝滥造点,出点小纰漏,但大的差池又够不着;廉洁上不出大格,公家的小便宜沾一点。这些人,小聪明是蛮多的,政策规定了然于胸,游刃于纪律红线边缘,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奈何不得,人家又够不着采取组织措施。这实在烦人的很,对单位建设的负作用力不小。

独处患疾型。有些人,八小时之内还挺规矩,但八小时之外则不老实,错误犯在暗处,自以为瞒天过海,他人不察。实质上,“两面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少会留下些蛛丝马迹,暴露些问题征兆,纵使瞒得了一时一事,终究瞒不了一生一世。不少贪婪者锒铛入狱,都是从八小时之外发现问题端倪、打开缺口的。

指手画脚型。这类人,专挑别人的毛病,也是一种病灶。自己工作不干,但指手画脚有一套,俨然一副“裁判员”“观察员”“评论员”的作派。对一项工作,好评得失,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反正是事后诸葛亮;对干工作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看人家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唯独自己高明。至于事先为啥不发表高见,不亲身参与工作,把挑子卸给别人,则忘得一干二净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 “无症状感染者”,是典型的懒政怠政,既破坏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又挫伤了人心士气,对革命事业贻害无穷!

对此,各级党组织要像全员核酸检测一样“筛查”工作中的“无症状感染者”,让不愿干、不会干、不担当的人,在公众场合曝曝光;要像疫苗接种一样,给“无症状感染者”打“预防针”,防患于初始和未萌,绝不能成了气候;要像对待确诊患者一样,给“无症状感染者”看病吃药,是什么病就开什么方子,及时地治、系统地治、从根子上治,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对于病情严重者,组织、领导要敢于“动手术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决不心慈手软,切实让问题“无症状感染者”强烈感染到组织的力量、管理的力量、正义的力量!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