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循环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 L.和RyanRichard M.的自我决定理论,人类有着三种先天的心理需求,那就是自主,能力,和关系的需求。自主需求是希望自己有选择权,能够自由选择想做的事;能力需求就是希望在过程中自己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关系需求则是希望能够与他人产生连接,从中得到认可和归属感的。只有当这三个需求都得到满足时,人们的内心才会得到满足和幸福感。所以当人们无法从单一的身份中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时,就偏向了去探索另一个身份来得到满足。

关于幸福,我们可能会有一种误解,认为幸福就是无忧无虑。事实上,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幸福不单单只是这样。能让我们产生幸福的化学物质有血清素serotonin,内啡肽endorphin,催产素oxytocin和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与自信和安全感相关,内啡肽与愉悦,享受和放松感相关,催产素与亲密,信任,归属感相关,而多巴胺则与期待,充满动力,成就感相关。这些感受与激素的释放是相互的,也就是说除了激素本身的释放会让我们产生相关的感受,我们也可以通过主动做出某些行动来产生相关感受,以刺激激素的释放。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与内啡肽相关的愉悦和放松感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外在刺激来获得,剩下的其他三种激素都需要经历某种痛苦,走出舒适圈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幸福是需要代价的。但追求幸福其实是件会令人害怕并且却步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要经历一些痛苦。然而大脑会觉得比起追求幸福,避免痛苦更重要。因为这样的设定才能让大脑本能地避开它认为的危险地带,提高我们的存活几率。所以如果想要真正地追求幸福,我们先要解决大脑想要避免痛苦的这件事。

我们会害怕,其实是因为不够自信,而不自信是因为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以,要战胜害怕,首先是要变得自信。这里的自信指的和自我优越感是不一样的东西。自我优越感是需要觉得自己很好,而自信是需要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当我们有了自信,才会有安全感,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相反的,当我们想要某些东西却因为不自信不敢去追求时,这种内心的期望和现实不符就会产生内心冲突,进而变成焦虑的情绪。焦虑会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内耗导致我们更加无法集中精力去朝想要的目标迈进。

另一方面,焦虑本质上是因为害怕自己不够好。而害怕自己不够好,其实是害怕自己没有价值。这是因为人是典型的社会动物,而社会动物有着严谨的阶层分级,越高层的动物就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生存与繁衍条件。地位低下则意味着更容易被淘汰和被牺牲。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时,大脑就会觉得自身的生存遭到了威胁,于是立刻拉响身体警报,启动焦虑,嫉妒等负面情绪以确保我们去努力改变这个局面,守住地位存活下去。这原本是件可以督促我们进步的好事,但可见我们的大脑其实分不清什么才是真正会威胁到我们生存的事情,所以时常会错误地拉响警报,让我们长时间都处在不必要的焦虑中。况且,自我价值这件事情本身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标准。比如,当我们拿自身的弱点去和他人的优点比较,就会觉得自我价值感很低。同时,成败也是由很多外在因素影响的,比如运气,天时地利人和,并不一定是自身的内在因素造成的。当我们把别人的成功都完全归因于他很优秀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我不够好,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降低。由此可见,当我们把自我价值感建立在 与“他人”比较的这个不可控因素上,就会容易造成焦虑。因为无论我们多优秀,世界上总会有比我们更优秀的人。况且,没有人是完美的。所以除非能够打从心底地接受自己,不然无论你变得多优秀,都还是总会看见自己的缺点,并为此感到自卑和焦虑的。所以,想要摆脱不必要的焦虑和找回自信,我们需要拥有这三种思维模式:既自我关怀,主动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自我关怀: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没有达到社会的标准,其实只是没有达到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标准。就像张德芬所说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才是让自己痛苦的根源。如果没有办法于自己和解,我们是无法从外人那里缓解痛苦的。自我批评虽然可以激励自己让自己进步,可是同时会造成焦虑,破坏前额叶的学习能力。第二,也会造成我们不自信,不敢去探索和挑战,错失了当中可获得的幸福感。第三,当沉浸于自我批评时会造成精神内耗,导致我们没办法集中精力来做出改变。所以,进步不一定要从自我批评中获得,因为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只是都被恐惧压抑住了。所以如果可以停止自我批评,我们的天赋和潜力会得到更大的释放。

自我关怀可以帮助我们从自我批评中解放出来,理解和接纳自己。和别人攀比,自我评判的本性无处不在,这些都是头脑进化的产物。我们第一步要先学会辨别自我评判。只评价事件,不评价自己。在评判自己时要觉察得到。然后第二步,接受自己正在评判,不要评判正在评判自己的自己。第三步,接受现在的现实,这种事与愿违的现状。如果自己一事无成,那就尊重一事无成的自己。然后第四步,接受自己的情绪。问问自己你现在感觉怎么样?然后去接受和理解它。第五步,关怀自己。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像自我安慰和自我怜悯,但其实不然。自我怜悯是觉得只有我在承受这种痛苦,但自我关怀是了解到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会经历一样的痛苦。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就能与他人建立起联系,不再自我疏离。这样虽然痛苦依旧,但孤独感会随之减少,增加归属感。如果想要从别人身上获得关怀,这个结果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给自己关怀。也只有当自己接受了自己,我们才能从自我评判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主动性思维:

把自己的不安安抚好之后,我们还需要积极主动的信仰去做出改变。积极主动,是相信自己有选择。人们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人他们相信事情的发展结果和自己有关,自己有能力掌控结果,这种人我们称为内控者。而另一种人他们相信事情发展都是由外部力量所导致,他们无法控制事情的发展去向,这种人我们称为外控者。由于内控者相信只要他们愿意,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被改变的,都是有方法的,于是他们就会努力寻找改变的方法。相反的,外控者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结果,是愿意等待命运的安排,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得性无助,导致我们无法看见任何改变的可能性,只能抱怨和消极被动的接受命运。有一句话正是这么说的:Ifyou look for the bad, you will find it; if you look for the good, you will findit too.要改变消极的思维,我们可以选择用“我选择。。。因为。。。”来代替“不得不”的思考方式。比如,用“我选择去做工因为我想赚钱”,来代替“我不得不去做工因为今天是星期一”。在每一件事情上相信自己有选择,为自己的每个选择和结果负责,就可以培养出积极的思维习惯。

成长型思维:

除了积极思维,我们还需要自我效能感,也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到。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拥有成长型思维和更多成功体验来获得。

更多的成功体验,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当我们习惯把目标设置得很大,觉得自己达成了大目标大改变才算得上进步,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因为要一夜之间脱胎换骨是很难做到的。当我们设置了大目标而做不到,就会消磨掉我们的自我效能感,在下次遇见挑战时也是觉得自己是做不到的,减少了成功的几率,进入负面循环。然而,如果可以把目标放小一点,学会庆祝自己的每一次小进步,在每次获得小成就时就鼓励自己,那这样就能增加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在下次遇见大挑战时也会觉得自己是做得到的,增加成功的几率,进入正向循环。

第二个增加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是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人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智力和能力,他们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提升的。与之相反的是僵固型思维,有僵固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智力水平是天生的,并且会把表现结果与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水平等同起来,于是他们更在意结果,追求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表现型的目标。由此可见,当拥有成长型思维,我们就会相信此刻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并不能代表我们的能力和智力,于是更能从容的面对失败并且从中学习。而且我们也更愿意挑战进步型目标,也就更多机会突破自己,取得进步。

然而,成长型思维并不是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法。而天赋和方法其实是一样的东西。因为天赋会让一个人更快的掌握到方法,甚至无师自通。所以如果一个人缺乏天赋,他不需要灰心,因为他可以通过方法来弥补,而方法这个东西是可以学习的。在这里,努力只是天赋和方法的加速器。由此可见天赋并非必要,重要的是方法。当一个人同时具备了天赋,方法和努力这三样因素,他的学习效率就会加倍。

那么要如何学习?

学习的方法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就学太深奥的知识。并且,我们需要尝试把新学的知识和旧知识绑定起来,利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这样新知识才能更容易储存在长期记忆里。如果发现理解存在问题,就需要把基础和背景知识先弄明白。我们在学习的起始阶段时很可能不知道如何循序渐进,不知道这个领域该学习什么,这时候一位好的老师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他可以为我们安排的学习,把知识或技能分解成符合学生程度的碎片,设置学习进度。

第二个学习方法是启动元认知。所谓元认知就是关于对我们如何思考的意识。当我们去反思自己如何思考,去总结规律,做出结论和判断时,就是在用着元认知。元认知可以帮助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学习。研究显示在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中,元认知对此的影响占40%而智力只占了25%。当我们观察高手们在思考问题本质时,会发现他们在用着大脑的潜意识而非意识层面。这是因为潜意识能够处理更大更复杂的数据,更多变量和多可能性的问题,并且善于发现模式和规律。所以当我们说学习,要学的其实是高手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启动元认知去学习该领域的内在规律和模式。那么,要启动元认知有两个方法,一是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这可以通过口头诉说,透过文章,或其他形式都可以。第二个方法就是通过时刻的自我提醒。比如,可以在学习的时候从宏观角度上问自己:这个领域存在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领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这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等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明白,比起我该学什么,更重要的是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首先要确认问题,然后才去学习,然后才去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才具有意义,才能锻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而这两种能力,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未来发展的优势。所以,学到的知识要往问题靠(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然后遇见的问题要往知识靠(遇见的问题要尝试从自己学到的知识上去搜索怎么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学习的时候自我检测,以明确学习焦点。可以问自己,我此刻的学习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掌握怎么的知识/技能?这部分的内容我真的了解吗?我还缺乏什么背景知识需要拓展学习吗?

当然除了优势,成功也是需要机遇的。不过你当你越优秀,就会有更多的机遇。如果你无法在现在的工作中无法获得自主性,觉得没有什么机遇,可能那是因为你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此刻你可以做的,就是在现在的工作环境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尤其是那些无法被人工智能给取代的技能,比如说需要思考,创造力,和沟通的技能。

实现目标的6个步骤

那现在,我们需要一步步去实现我们想要的目标,这一共有6个步骤。

首先,我们先要找到一个大方向。当我们在思考我可以做什么,我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很多人成功人士对这个问题给出的建议,都是“findyour passion”,找到你的热忱。这个答案听起来可能有点空洞,因为热忱这个词太抽象了。我们一直以为热忱就是一件具体的事情,要找到自己很喜欢的那件事情。但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很棒的理解:所谓的热忱,其实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有自我驱动力的状态。当找到了这种状态,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会有驱动力去克服种种困难,那么离成功当然也就靠近了很多。

然而,就算找到了自己的热忱, “做自己想做的”和“被主流价值观认可”,仿佛还是两件冲突的事情,必须取舍。事实上不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只要有价值,就会被认可。只不过我们从没有实力无法产出价值,到有能力能产出价值的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在我们还没足够的实力时,我们需要默默耕耘,等到自己有能力产出价值时才能被认可。等待和努力的过程是漫长的。这时候,如果不想等,那我们就只能按照别人的价值观来生活,做一些主流价值观认为对的事来获得认可。或者,用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来武装自己,让自己看上去很成功。这样的成功是脆弱的,而且也跳过了实现自主需求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相反的,如果你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那你需要做的就是沉住气,去经历这个探索和积累的过程,一步一步走向自我价值实现的那一天。

找到了大方向,第二步我们就要设定一个好目标。在设定目标时我们要用目标思维。目标思维是:我想达到这个目标,我该怎么做来达到目标?这样的思维让我们关注目标,有方向,知道怎么行动。与之相反的是问题思维,问题思维是:我不喜欢这样,我应该怎么避免这样?这样的思维会导致我们只关注问题,试图逃避问题而无法达到我们真正想达到的目标。

除了目标思维,在设计一个好目标时我们还需要有'为什么思维’和'是什么思维’。为什么思维是要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而'是什么思维’则是要知道为了达到目标我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在改变的时候会经历一个痛苦程度已经大于兴趣的阶段,我们特别容易在这个阶段放弃 。所以,'为什么思维’可以让我们找到好的动机,保持动力,撑过消极和绝望的阶段并投入过程 。好的动机应该要符合自己的自我价值观和内在兴趣。当动机与自我的和谐程度越高,我们就会感到越幸福,越有意义。所以,为了最大化幸福感,我们应该只做自我和谐程度高的事情。或者,尝试调整自己的动机,为一件事情赋予意义,把他和自己看重的东西连接起来。如果做不到调整动机,或许我们需要反思是否代表了这件事情不重要,应该要放弃。在制定目标时目标要有优先级,并且每个目标都需要知道自己想收获什么。

然而,当设定的目标越远,心理距离也就越远,大脑便不知道从何下手。于是,'是什么思维’可以把自己拉回当下来思考。一个好的目标需要满足这四个特点:可量化,有产出,有完成期限,和结果是自己可控的。可量化是指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让我们知道我们是否达标了(比如赚到RMxxx,而不是达到财务自由)。有产出是指有一个可呈现的作品。如果有些目标没办法产出(比如跑步)就可以用时间来当着产出,比如坚持跑步30天。而完成期限,尽量要少于3个月,不然情况的可变性太多。最后,结果是要自己可控的很重要,不然我们因为无法控制而完成不了时会造成焦虑。比如,一个月减重1斤是不可控的,但每天只摄取xxx卡路里是可控的。

关于产出,作者有提到两个思维,既'作品思维’和'产品思维’。作品思维,就是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变成可展示的作品。这样可以促进自己更全面的学习和自我进化。作品要追求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但是不需要追求完美。因为做到最好才会有进步,但是如果执着于追求完美会让人不敢突破,一直处于舒适圈。作品只是用来记录自己的,而不是证明自己。接着,'产品思维’就是尝试把作品变对别人来说有价值的产品。作品思维只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自己想达到什么,但产品思维需要从他人角度出发,去思考:我想为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在不知道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时可以先从自己遇见的问题开始。如果找到了问题却不懂得怎么解决,这时候就需要不断试错来找到对的方式,然后再从中迭代,修复不完美的地方,直到对这个世界交付出一个有价值的产品。

有了目标,第三步,我们需要做计划,尽快把想法变成可展现的结果,因为世界有太多不确定性,如果时间拖太久,到时可能想要的结果又改变了。而且,尽快做出产出才能尽快得到反馈,知道正在做的东西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或是否真的对他人有价值的。我们可以通过4个步骤来做一个好的计划。第一,首先要确认,为了达到目标,我需要做的最重要的那件事是什么?然后就只做最重要的那件事。通常我们一开始不会知道这个答案,需要通过试错才能找到。当我们发现努力了很久都没有达到目标,或许就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然后做出调整。第二步,把他们拆解成小任务,来减少意志力的消耗。行动力=动力+意志力。自我和谐程度越高的目标动力就越大,行动力就越大。而越小的任务,需要的意志力就越小,行动力就越大。我们在做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意志力的消耗。同时,任务要具体,要不需要多加思考就可以完成的。比如,比起完成一篇文章,“完成开头,完成构思”等等这样的任务会更具体。第三,要定下执行时间,这样我们不需要思考什么时候要做,减少头脑的消耗。第四,当有突发状况或者任务时常判断不准确时,要允许修改计划。

在有了行动的计划后,第四步就是行动。在执行的时候我们需要忘掉目标,专注于系统(也就是计划)。因为太关注目标会让头脑把每一次的进步都拿来与目标比较,让人倾向不看好每一次微小的进步,而变得挫败和消磨自我效能感,容易放弃。行动的时候,尽量选择做深度工作,既需要在无干扰的情形下才能进行的专业活动。这是因为与之相对的浮潜工作不需要专业能力,任何人都能做,工作很容易被取代。要训练深度工作的能力有四个方法。第一,一次只专注和投入于一个目标。第二,训练专注力。专注力可以通过练习冥想,和把低价值的程序都删掉,和使用番茄时钟来训练。(番茄时钟就是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如果在工作时候有紧急任务,需要等到番茄时钟结束才能做,不然就需要放弃掉当时的时钟,做完了紧急任务才重新开始过)。第三个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深度工作的时间。这个时间通常是早上,因为早上的大脑最清醒,也比较少干扰。第四,确保大脑在最佳状态。要睡好,每天都要让自己有放松的时间,做能保持幸福感的事比如感恩日记,冥想和运动,还有照顾饮食,保持稳定的血糖。

完成了行动,第五步,做回顾和反馈。在做回顾时我们可以先庆祝自己的的小进步,增加信心。然后,回顾问题。回顾方法有四步。第一步,问自己我希望发生什么?第二,实际上发生了什么?第三,为何有这个差异?第四,那我下次该怎么调整?

最后实现目标的第六步,就是对目标和计划做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是否还是和当初一样?是否需要修改甚至删除?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在用着对的方法在做对的事情。接着,就是进入循环,投入到调整后的计划,继续行动。

以下是我们在实现目标时可能会遇见的问题。

第一个,由于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无法什么都做什么都学,所以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抉择。精要主义是个很好的建议。它提倡的不是像极简主义这样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提倡只做真正值得做的事。(这其实和二八定律是一样的道理: 80%目标的达成,其实只源于20%的努力。)精要主义的核心在于分辨'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客观和主观这两种角度来思考这件事。从客观来说,我们要看的是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而从主观上来看,我们看的事什么东西是对自己来说最重要最喜欢,能让自己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只有当选择努力的方向(客观)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主观)时,我们才会觉得幸福。这不容易,因为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和自己的本性,惰性,虚荣心和从众心理对抗。精要主义的阻碍通常是因为诱惑和害怕失去。所以,在面对诱惑时,我们需要一直提醒自己什么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而当害怕失去时,可以提醒自己去思考,如果没有拒绝的代价是什么。里面提到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真正的成熟体现在一个人承受失去的能力。那种可以在失去之后,还可以带着失去继续生活的能力。然而,在你还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先广泛地尝试(做加法),然后才找到尝试专注投入最重要的那件事(做减法)。

第二个问题是,情绪影响了我们的行动力。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无法按照计划去执行。这时候,我们需要去思考背后的原因。我们一直认为当自己无法执行制定好的计划是因为自控力不够,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我们的行动会被情绪影响,但大脑却是无法控制情绪的。我们的感官在接触到信号后,会通过大脑里的丘脑把信号传给负责理智的新皮层,然后新皮层对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把再信号传达给身体各个部位做出行动。然而,在把信号传给新皮层的同时,丘脑也通过更快的捷径把信号发送给负责情绪记忆的杏仁核。所以,杏仁核会比新皮层更先接受到信号,并且不需要做出复杂的分析和判断,就快速地做出第一反应。这就像当我们在草丛里看见绳子误以为是蛇的时候会先受到惊吓大喊,然后才意识到那不是蛇一样。大脑这样的构造是为了让我们在处于危险时能够更快地做出第一反应逃离危险。由此可见,在杏仁核收到威胁信号时,它是无法去思考这是否是真正的威胁的。它会直接对身体拉响警报,关闭大脑其他不必要的功能以减低能源消耗,比如决策,判断,长远规划,专注力,还有自控力等能力。所以,自控力不好或许不是因为懒惰,可能只是压力大。因为大脑在处于压力状态时,自控力会下降,难以专注。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会让杏仁核拉响警报呢?第一个是应该和不应该的思维。我们时常会有种觉得世界就“应该”要这样,或是“不应该”这样。但事实上,世界没有必要按照你的信念和规则去运行。所以当我们有这种应该和不应该的思维,在事与愿违时杏仁核便会拉响警报,造成失望和愤怒的情绪。第二个因素则是一直关注不想要的结果。当我们一直关注一件不想要却还没发生的的结果时,杏仁核没有办法区分想象和现实,会误以为它已经发生了,造成担忧和害怕。

会让我们处于压力状态的其他因素还有思维反刍和压力激素过多的分泌。思维反刍就是无法自制地一直不断回想一件事情。会思维反刍是因为讨厌冲突的大脑一直在提醒我们,现实和期待不符哦,赶快去改变它让他们变一样!然而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思维反刍只会造成内耗,无济于事。人生的痛苦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痛苦,这种痛苦通常维持时间不长,自己会消失。(《象与骑象人》里提到根据研究显示,无论多痛苦还是多开心的事发生,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还是会回到原本的快乐水平线上,那些感受都不会持续太久。)第二种痛苦是我们抗拒痛苦而产生的心灵折磨,也可成为suffering。

第二种痛苦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信念,和转移注意力来避免被痛苦折磨。通过改变我们所相信的观点(应该和不应该思维),我们就可以改变期待,那么期待符合了现实,我们就不会被痛苦折磨了。我们也可以将注意力转到可解决的问题上而不是一直关注不想要的结果上。

此外,大脑的压力激素分泌过多也是造成了我们记忆力,专注力,抵抗力等下降的原因。大脑在夜晚时需要从交感神经转换去副交感神经,才能停止压力激素的释放,让身体得到休息和修复。然而生活中的即时娱乐比如看电视节目,打游戏等等,刺激的却依然是交感神经,所以身体依然无法得到放松。要关闭大脑的活跃状态,正念冥想是个很好的方法。冥想时我们可以通过把那活跃的专注力转移到呼吸上,让自己专注,觉察,和接纳一切的想法,来达到放松的目的。

第三个问题是拖延。会拖延是因为人类有两个自我,那就是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当获得好处的是未来的自己承受痛苦的却是现在的自己时,大脑便会想拖延。所以,解决拖延症有三个方法,第一个是让快乐提前到来,也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事和不喜欢的事绑在一起,比如运动时可以看最爱的节目。第二个方法是让痛苦提前到来,比如做出承诺,打卡,或是邀约朋友一起,这样当你违背承诺时就需要立刻承受成为不遵守诺言的人的痛苦。第三个方法则是把目标设置得简单点,让自己更容易开始行动。

最后,有序的生活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掌控感,我们可以从断舍离的生活整理开始。断舍离可以训练内心不再害怕失去。在不舍得丢弃某些东西时可以问自己,失去了又怎样?此外我们也可以将好的选择固定下来,这样可以减少需要做出的选择,减少头脑的负担。给自己设置一个固定的早晚routine可以确保我们已好的方式开启和结束这一天。

总的来说,所谓意义,其实就是当下的事件和未来的目标之间的连接。所以要找到人生的意义,说的其实就是要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有了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们才能把现在正在努力的小目标和未来的大目标连起来,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然而,人生的终极大目标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甚至是可以随着时间而更改的,因为只要它能把我们现在正在努力的小目标给连接起来,那它的目的就达到了。然而,终极目标需要满足的唯一一个前提条件就是somethingbigger than yourself,比自我更大的东西。因为自我意味着自我评价,而要评价就需要有比较,而在比较中我们很容易就会迷失自我。所以,只有当找到了比自我更大的东西时,我们才不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这样才有办法带来内在的秩序感。而bigger指的包括了两个层面,一个是追求的深度,既自我的超越和探索,创造自己想要的产品。另一个层面是广度,也就是要与人有有意义的连接,他人会因为你的出现而变得更美好。总的来说,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追求包括了对自我的超越和与他人的链接。随着我们的能力和与人的连接越来越多时,我们能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我们想要与什么样的人产生什么样的连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