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不要因为是主旋律正剧而错过!

《觉醒年代》竟然停更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剧,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剧的三个标签:历史,正剧,五四运动。

是不是听着就是央视那味儿,确实,这剧不仅是在CCTV1播出,而且是根正苗红的献礼剧。

但毫不夸张地说,从2月1日播出开始,到2月18日停更这段时间,很多观众从“我先看看于和伟演得咋样”到“当年北大有联名上书,今天我们要联名催更”的心态转变。

这部剧到底有多好看?

目前,《觉醒年代》在豆瓣高达8.8分!

评论中是一水儿的激赞:“心潮澎湃”、“酣畅淋漓”,“魅力无限”“主创的审美太高级了,美术、摄影、道具、台词、演员、导演真的给力啊啊啊!!

《觉醒年代》要停更到26日,剧已追完的我想趁着这个空档,细细品味下这部让人上头的好剧。

因为,它真的值得。

故事要从在北京东城区与西城区交界处的五四大街说起。

曾经的北大就坐落于此,如今之所以称之为五四大街,也是因为北大红楼旧址,便是中国近代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在北京东城区与西城区交界处,有一条五四大街,曾经的北大就坐落于此,如今之所以称之为五四大街,也是因为北大红楼旧址,便是中国近代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20世纪10年代,蔡元培、李大钊、毛泽东等都在这里工作过,鲁迅先生等许多著名学者和新派人物都在此讲过课,这里,是一代有志青年出发的地方。

而《觉醒年代》的创作也是从这里开始,2018年,制作组承接到《觉醒年代》的项目之后,首先就参观了红楼。百年过去,红楼依然伫立,它既是五四精神屹立不倒的象征,也让仍被影响着的新一代创作者们,跨越时空真切地感到先辈们曾经存在过的地方。

他们或在此激情辩论,伏案工作,抑或与其他师生一起勾画未来,反思过去,也或许拿着家人带来的饭菜,一边吃着一边阅读新一期的《新青年》。

《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前身)问世开始,以陈独秀的人物命运为主展开叙事,讲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

后期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化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或许是因为《觉醒年代》所描写的正是这样一群有思想,有文化的人,该剧的美学理念更加别具一格——在如此沉重的历史背景之下,主创们没有只着眼于宏大叙事,而是为观众尽可能地还原一个充满代入感的语境,让每一次碰撞的发生,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展现,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人道主义的关怀。

真正给观众一种“从红楼中来,到红楼中去”的体验感。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使《觉醒年代》这个看似严肃的红剧,彰显了它的人文气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环境的渲染。

在第二集中,久未归家的陈独秀回到上海,妻子高君曼带着和两位年幼的孩子在大雨中等待,站在上海法租界嵩山路路口,高君曼的耳畔除了大雨的哗哗声,还是冒雨披着蓑衣卖梨膏糖的老翁带着强调的叫卖。

一边是焦急等待的一家三口,一边是不紧不慢的沪上小调,这一场急雨既展现出了当时江南的整体感觉,也从声音,视觉上凸显了陈独秀在家人心中的位置。

而镜头一转,雨势渐小,归家的陈独秀与妻子坐在门前,邀请她一起听雨,并向她诉说自己的革命抱负。一场江南烟雨,一下就把陈独秀这个人物从日本拉回了让他心安的家乡上海。

如果说这场雨是温情的,那还有一场雨所象征的就不是温情,而是残酷。

第三集关键人物毛泽东出场时,也是一场大雨,不过这次从上海来到了湖南,在这场雨下,暴露的是民不聊生的贫民现状。卖孩子的女人,吃不饱的乞丐,满街的官兵和自顾不暇的渔民。

这场雨是一种无法抵抗的侵犯,人们束手无策,只能忍受。此时的毛泽东是一名师范大学的学生,他冒雨从街上走过,手中拿着《新青年》杂志,目睹着这一切,心中所想,不必用台词表达,也不言而喻了。

南方雨,而北方雪,在北京的两场雪景也值得品味。

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学家钱玄同和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刘半农与陈独秀的除此会面便是在一场大学之下。

他们相约在“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的陶然亭中,一边听琴一边饮酒,极尽文人风雅。

三人就未来汇聚北京的文化现象进行探讨,也为后来邀请两位到北大任教埋下伏笔。

有雪,有酒,有琴,有红梅,不禁让人想到《世说新语笺疏·咏雪》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的画面。切磋琢磨,岂不美哉。

如果此处的雪中会面是千里知音初相见,而另一场则是久别知己再重逢。

历史上记载,蔡元培到西河沿的中西旅馆走访陈独秀,劝说陈独秀到北京大学就任文科学长。当时与陈独秀同住旅馆的报人汪原放在日记中写道:“早9时,蔡孑民先生来访仲甫,道貌温言,令人起敬。”

而电视剧将此场景放在一个下雪的冬日,蔡元培先生的三顾茅庐,更像是寒冬融化人心的炉心。

《觉醒年代》中,环境与人物呼应的戏非常多,创作者真正将他们当做乱世中真切的人来对待,情感就无比动人。

另外,除了环境烘托的情绪描写,为了让人物更加写实和生动,吃饭的戏也极具看点。

陈独秀与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的点,严苛的陈独秀提倡独立,让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儿子在上海四马路亚东图书馆《新青年》杂志发行所店堂里打工,并托亚东图书馆经理、同乡好友汪孟邹给予照顾。

在记载中,陈独秀是个不留情面的父亲,但是《觉醒年代》却通过一场吃饭的戏展现出了两个儿子的性格特点。

在父亲与众人聚餐时,儿子陈乔年亲手端了一碗菜进入客厅,陈独秀察觉到了陈乔年神色不对劲,陈乔年将菜放到桌上,菜叶包裹的竟然是一只活的蛤蟆。

这无疑是“冒犯”的,随后两个儿子主动站出,说出原委,解释了他们为何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有些不满,并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这场戏,表现出了两个儿子是勇于承担责任且不怕冒犯权威的,陈独秀与儿子的位置平等,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物的内核。

另一种平等,也是在吃饭中表现。

陈独秀来带北京之后,与好友一起吃涮羊肉,最初他按照听说的“传统”吃法细嚼慢咽,但邻桌拉车的车夫最朴实的吃法让他动容。

随后,陈独秀看着火锅喃喃自语:“到底是创造的那些规矩。”紧接着就无所顾忌,按照劳动人民的吃法开始吃。

这两场吃饭的戏,都表现出了陈独秀不拘小节,对他人的尊重。

除此之外,在《觉醒年代》中,还有很多聚焦各地市井的片段小品,在鲁迅出场一段,创作者将镜头对准了刑场,完整呈现出了一场封建主题的“行刑”

这还不够!

更加残酷的是,民众完全不觉恐怖,而是冲上去用馒头蘸鲜血,为了给儿子治病。

人血馒头治病愚昧至极,这段正是再现了鲁迅先生的《药》的精华,整个片段在影视作品中呈现,更具震撼力,展现出了当时腐朽,不堪,贫苦的文化。

而镜头一转,上海这边的街头说书先生,正在将《青年杂志》出版的事像民众表演出来,这些听众来自五湖四海,身份也不尽相同,他们在上海汇聚,不知道自己听到的这段小曲,未来会影响中国。

《觉醒年代》中,那些慷慨激昂的片段让人热血沸腾,但这些巨石之下的涓涓细流,更让这段历史充满人情。

“更精准一些、更生动一些、更丰满一些、更立体一些。”导演张永新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豆瓣有个评论写到“知道是新上线的重量级正剧,不追剧的我,也跟着央妈看了几集。毫无疑问,扎实的演技和台词功底,严谨的历史观,2021年最棒的剧集之一没有悬念。不同以往流水账一般乏味的正剧,这部剧很有人情味,各方面都挑不出大毛病,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艺术性也很高。

润物细无声,我想他们做到了。

而这样的好剧,我们也真诚安利给各位!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
xkxike@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