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到大的7句名言,我再也不信了
3小时前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鼓励人心的话,比如“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做你自己”、“永不放弃”、“追随你的激情”等等。这些话看起来很有激情,但如果你真信了,可能会让自己走弯路。本文译自Medium,作者Neeramitra Reddy,原文标题为7 Popular Quotes that Are Actually Terrible Real-Life Advice,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名言无处不在——社交媒体、博客帖子、壁纸、海报,甚至纹身都纹着格言。但一些最流行的格言只不过是让人们“感觉良好”的话而已,而不是适用于真实世界的建议。
事实上,有一些格言提出的建议是非常糟糕的。这些格言广为流传,刺激成千上万的人走上错误的道路。我过去也是这些错误建议的牺牲品。我不希望你也走弯路。这些名言背后的意图肯定是好的,但好的意图并不总是能转化为好的建议。
#1.“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
我的减肥之旅简直是一场灾难,而在我灾难性的减肥之旅中,这句话激励了我。在减肥的过程中,我经历了疲劳、饥饿,脸色像死一般的苍白,有非常明显的迹象表明我需要放弃,但我像一头倔强的小公牛一样继续前进。
而结果呢?结果就是我失去的肌肉比脂肪还多,而且还得了厌食症。
有时候,我们需要放弃。而阻止我们放弃的通常是沉没成本谬论——“既然我已经走了这么远,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我就不能放弃。”
但我们需要克服这一点,当我们意识到应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
与其被淹死,不如放弃沉船。
但这并不意味着遇到一丁点阻力就放弃。阻力是常态,你应该与之抗争。但如果阻力只增不减,结果一直令人沮丧,你可能不得不放弃。
同样,再次放弃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你放弃的仅仅是现在的方式、方法或想法,你还可以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有时候,为了前进两步,你不得不后退一步。”——弗拉基米尔·列宁(Vladimir Lenin)
#2.“追随你的激情”( “Follow Your Passion”)
在中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滑旱冰鞋比赛。高中时,我爱上了举重。当了一段时间的教练后,我开始考虑从事健身事业。然后我又喜欢上了写作,现在它占据了我的主要业余时间。
没有“单一”的激情。随着你的成长,你会找到新的激情,摆脱旧的激情。即使是我非常热衷的写作,以后激情也可能会逐渐消失。
当今世界,你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要做,如果你认为你只能找到“一个”爱好,那是不是很荒谬?
另一个问题是,有时候你会扼杀自己的激情。我有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所以我不必靠写作赚钱。但是,当你需要填饱肚子、担心日常开销时,写作的激情就会大打折扣。就像Tom Kuegler所说:
“对我来说,写作曾经是一种疗愈方式,现在我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我的目标不是停止写博客,而是不再依赖博客赚钱。我的目标是把爱好重新变成它应有的意义——一些令人愉快的东西。”
不要追随你的激情,而要先找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你不必喜欢这份高薪工作,只是不要讨厌它就行。努力存钱,投资,争取财务独立,在副业中追求你的激情。
一旦你在经济上独立了,财务自由了,你就可以辞去工作,一头扎进你的激情中去了。
不管是写小说,做教练,还是画画,只要你保证好你的生活开支,你就能真正地享受它们。
#3.“别在乎别人怎么想”(“Don’t Care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虽然摆脱这些思想上的羁绊是件好事,但可悲的是,我们总是很在意他人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让谁成为那些“他人”——所爱的人,你钦佩的人,以及那些更成功的人。
即使这样,也不要听命于他们的摆布,你要倾听并运用你自己的理性思维来做出决定。
即使是你爱的和有知识的人也可能是错的。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
当我开始减肥时,我妈妈劝我不要减肥。我很感激她的关心,但我相信自己。我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我登上了舞台,在一次健美比赛中获得了铜牌。
仔细选择你重视的他人的观点,即使这样,最终的评判还是要你自己做出。
#4.“做房间里最努力的那个人”(“Be the Hardest Worker in the Room”)
还记得我那场灾难性的减肥吗?如果“永不放弃”这句名言是燃料,那么“做房间里最努力的那个人”这句名言就是引火。我虔诚地坚持一个禁欲饮食计划,定期举重,每周骑行30公里。
但我本可以用更简单的方法得到更好的结果。就像老话说的那样——“要聪明地工作,而不是努力地工作”。
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聪明的工作仍然是艰苦的工作,尽管稍微容易一些。即便如此,问题依然存在,传统的努力工作是无效的。
事实上,如果你是房间里最努力工作的人,那你很可能做错了什么。
真正有效的工作并不困难,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困难。它需要短暂但集中的努力。以下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详细指南。
就像奥运会运动员不会整天训练一样,他们每天只紧张地训练几个小时,剩下的时间用来吃饭、睡觉和恢复。正如纳瓦尔·拉维肯特(Naval Ravikant)所说,
每周工作40小时是工业时代的遗留物。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原理就像运动员——训练和冲刺,其他时间休息和重新评估。
不要做房间里最努力的人,而要做最聪明的人。
#5.“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Live Each Day Like It’s Your Last”)
如果你知道今天是你的最后一天,你会做什么?我肯定不会在写作、投资、睡觉或吃西兰花。
我大概率会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然后独自闲逛一会,吃我最喜欢的食物……基本上是什么能让我快乐就做什么。
你的答案可能跟我不会有太大的不同。这是因为自我完善和快乐可以归结为一件事:
选择长期的满足,而不是短期的满足。
但当没有“长期”的时候,你就会诉诸于短期的满足或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是一个糟糕的建议。与之相反的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生活"。
这同样是一个糟糕的建议——前者牺牲未来,后者牺牲现在。没有人能保证你明天还活着,但也不能保证一定会死。
因此,现在和未来都是宝贵的,我们要把握好平衡,不要牺牲任何一方。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但要有空闲时间,要定期锻炼,但偶尔要休息一天,要多吃健康的食物,但也可以吃冰淇淋。
优先考虑长期的满足,但也可以享受那些短期的快乐。
#6.“要乐观”(“Be Optimistic”)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颇有哲理性的问题:“杯子是半满的,还是半空的?”这个问题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是乐观还是悲观。但它实际上要说的不是“乐观”,而是“积极”。乐观的定义是希望有一个积极的结果。但问题是:
不仅是结果,生活本身大多是由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决定的。
乐观意味着有很高的期望,而期望是所有失望的根源。另一方面,积极意味着在结果中找到积极的一面。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 )所说,
“我们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那就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在任何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的道路的自由。”
假设你是一位被知名刊物拒绝的作家。如果你是乐观的,你会感到失望。但如果你是积极的,你就会把它当作一次学习的经历。
其实,最好的组合就是悲观+积极(pessimism + positivity)。
如果你是悲观的,你会期待最坏的结果。但如果你同时的是积极的,你就能接受并欣赏任何结果。
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而不是消极的乐观主义者。
#7.“做你自己”(“Just Be Yourself”)
没有什么比这更能给你的个人成长画上句号了。
“真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甚至科学也这么说。但是,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才能做自己。自我意识比钻石还要稀有。
所以,当我们试着做自己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描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松散的信念,软弱的价值观,模糊的原则。因此,首先要通过定期的内省来培养自我意识。
在每一天结束的时候,反思你的行动、想法和当天的事件。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我为什么会那样反应?”、“我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会冒出那个想法?”等。
下一个大问题是,我们往往用“做自己”作为放任自己的理由。我们用“这就是我”来抹去错误,而不是承认错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这样做的。我的借口是“人类天生就有缺陷”。
但我们的大多数“缺陷”不是设计上的缺陷,而是选择上的缺陷。
我们可以而且需要克服缺点。所以你可以做自己,但要不断地了解和提升自己。
译者:Jane
本文来自翻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