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剑南诗稿》随感·

今世托科技之便,自幼心仪的一些古贤全集,皆能于电脑、甚至手机内储存且随意观玩。前一时段,凌晨早醒,每率性翻阅《剑南诗稿》。旧尝闻人评说,其上万之数,佳者不过百余;兹亦固然带有评议者自诩“眼光”之因素,而吾辈向来也便姑且听之。今另有所感:诗人之箧亦如画者之箧然,内中极佳者,确实仅百分之一二,但所余相当部分,仍多是相当不错、至少是各具其可取之处的。其既出自本真性情品味人生并有感而发,兼是修养技艺双至,故尔说实在话,就算是糙或谬,一般也都不至于便到了哪里去。只这独发深心之感,自出己口之言,以与其他任何别人彻底区别开来,最是紧要。倘其所抒之情、所发之声都不过与人大同小异,则这存在价值,是真得大打折扣矣。又还有一说法,初听似觉有理,道是或不必写恁多,精益求精便好。——言下之意,仿佛未写之前,便已预知孰者可广传于世,孰者只能静存箧中似的。却不道是就算“精益求精”,先没个雏形,所“求”,更又从何说起。是以其谬焉堪细驳……说到底,看来还也就这“实存情形”最好,也最是合理:如放翁也,有感勿失,尽量形诸文字、得成诗篇;而后历史“大浪淘沙”,筛选出其中精妙且合众口之味的篇什任其流播,余下仍“定格”于彼,似深山大泽,以供如吾辈优游其内,汲取营养,或拓宽视野与增长见识。不知此说人以为然否?
另附:转观评议放翁箧内“佳作百仅其一”者,自身极好大言,出语每掉书袋而掷地有声,所欠缺的,却恰恰便正是若放翁般“于细微处见真性情”之平实写作意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