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童家班”的传奇故事(李君娜)
童家班合影,1960年摄
在近代京剧史上,“家族式戏班”是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以童芷苓、童祥苓等为代表,由童家兄弟姐妹组成的“童家班”更是梨园界的一朵璀璨奇葩。
2019年,恰逢“童家班”成立80周年,《可凡倾听》采访了童寿苓、童葆苓、童祥苓、童强、童小苓以及其他与“童家班”有过密切关系的人物,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童家班”的故事,以此纪念这个京剧史上的传奇家族,致敬那些曾经为京剧事业奋斗一生的艺术家们。
“童家班”的由来
相比其他的家族戏班,以童侠苓、童寿苓、童芷苓、童葆苓、童祥苓兄妹五人为代表的“童家班”,似乎更具传奇性,因为童家原本是书香门第而并非京剧世家,这在格外讲究传承的梨园界,似乎又是一个异数。
童家五兄妹的父亲童汉侠毕业于天津法政学院,母亲陈倩颖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院,夫妻俩都从事教师职业,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与梨园行并无渊源。不过,由于他们酷爱京剧,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也从小成了戏迷。对京剧的兴趣,加上家道中落经济拮据,1932年,12岁的童寿苓与10岁的童芷苓率先进入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正式开始学戏。
童家班,1947年摄
学戏一年后,11岁的童芷苓首次登台演出《女起解》,表现一鸣惊人。不久,她又与二哥寿苓合作了《武家坡》,同样大获好评,显露出非凡的艺术才华。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舞台历练,到十五六岁时,童芷苓已然成为走红津门的名角,拥有了大批拥趸。有了这样一个成功的榜样,童家最小的两个孩子——童葆苓和童祥苓,也先后学戏,走上了专业道路。
童祥苓是童家班年龄最小的成员,上世纪70年代因出演现代京剧《智取××山》中的×子荣一角而闻名天下。今年85岁的他仍时常登台,宝刀不老。童祥苓回忆:“我父亲那时候是天津××学院毕业的,也是最早头一批的同×会会员。旧社会,一般有文化的人是不愿意学戏的。但我父亲很开明而且父母都喜欢文艺,这样就影响了我的姐姐。那时候芷苓爱戏,而且家里经济不好。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她进了戏班,进了梨园。”
童葆苓大概是十二三岁登台。“姐姐芷苓给我化妆、贴片子,弄完之后赶快就上台。一开始很紧张,结果因为挺急,我上台后也不害怕了,也没忘词,就那么唱下来了。亲戚朋友都在后台等着,说瞧,她多像芷苓的小一号。”童葆苓说,之后她的外号就叫“小一号”了。
有童芷苓这样的当红名角领衔,加上其他几位兄弟姐妹辅助,童家拥有了挑班自立的资本。1939年,童汉侠正式组建起了家族戏班,取子女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命名为“苓社”,也就是俗称的“童家班”。从此,中华大地上或许少了一个平凡的书香门第,却多了一个不平凡的梨园之家。
“童家五虎”在日后的京剧界风生水起,大有作为。
童芷苓剧照
“童家班”的灵魂人物
一个成功的梨园班社离不开挑梁的名角,在童家班,童芷苓与童祥苓无疑是最出名的角儿。他们一个是天赋异禀、少年成名的“坤伶皇座”,一个是打虎上山、气冲霄汉的“杨子荣”,姐弟俩的明星效应令童家班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童祥苓剧照
京剧名角孙正阳曾这样评价童芷苓:“童芷苓老师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学。你看她所学的四大名旦,实际上她都学,都学到她本身身上,后来实际上来说,也成为了她自己的童派。她基本上唱做念打都能掌握,而且在唱的方面,她集中了四大名旦的唱腔。”
1922年,童芷苓出生于天津。她是家中长女,上有哥哥侠苓、寿苓,下有妹妹葆苓、弟弟祥苓。作为童家最早走上专业道路的人,她十岁开始学戏,十一岁登台,迅速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刻苦的学习崭露头角。1939年,17岁的童芷苓拜师荀慧生,1947年又成为梅兰芳的弟子,同时她也学习程派、尚派,由此开启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拘一格、自成一家的艺术风格。
上世纪40年代,各路名角抢滩上海。童芷苓、言慧珠、李玉茹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三位坤旦,被誉为“海上三明珠”。除了京剧,童芷苓也大胆“跨界”,涉足话剧和电影,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曾出演过《夜店》《歌衫情丝》《粉墨筝琶》《女大亨》等一系列影片,多才多艺,游刃有余。
童寿苓、童芷苓兄妹合演《虹霓关》
童寿苓、童芷苓兄妹合演《虹霓关》
上世纪60年代,“××”中断了童芷苓的舞台生涯,童家班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和磨×。当一切回到正轨之后,童芷苓已年过半百,最好的年华已然逝去。但为戏而生的她凭着惊人的毅力,迅速恢复练功排戏,不仅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更上层楼。改×开×后,童芷苓与孙正阳合作的《铁弓缘》,与俞振飞、刘斌昆合作的《金玉奴》,以及她率领童家班创排的新编戏《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等一系列剧目,都成为京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70年代末,童芷苓与妹妹葆苓合演了经过创新改编的《樊江关》,童芷苓饰演薛金莲,童葆苓饰演樊梨花。“姑嫂比剑”一场,她们省去了一些程式化表演,强化了真实感。同样经过童芷苓大胆创新而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宇宙锋》中“装疯”一场。包括梅先生在内,过去传统的演法都是赵艳容下场脱帔并改换妆容,而童芷苓的演法与众不同,她全程不下场,脱帔、改妆全部在舞台上一气呵成。
“一个演员,戏台上要有德,这是我姐姐说的,演戏、做人对我的教育。”童祥苓说。
和姐姐童芷苓一样大红大紫的,还有童祥苓。工老生的他初学余派,后来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因此余派、马派和麒派剧目均能驾驭。由于业务能力突出,1965年,童祥苓被选中,出演现代京剧《智取××山》中的侦察英雄×子荣。他也因此而成为那个特殊年代里,唯一一位坚守在舞台上的童家班成员。
童芷苓与妹妹童葆苓
“童家班”的精神仍将延续
关于童家班,有这样一种生动形象的说法:童芷苓犹如领头的大雁,张开羽翼奋力向前;而童侠苓、童寿苓、童葆苓和童祥苓则是紧随其后的群雁。各位成员也是各有千秋、各司其职,共同成就了“苓社”这样一枝芬芳四溢的梨园奇葩。
童家班,1980年摄
生于1929的童葆苓,受姐姐影响自幼学戏,工花旦、刀马旦,后拜师尚小云,得其亲授。每当芷苓外出时,童家班便由葆苓挑梁,独当一面。1954年,童葆苓嫁给了“话剧皇×”石挥。石挥也是一位京剧票友,还会拉京胡,因此与童家兄弟姐妹们总能打成一片。
二哥童寿苓初学老生,后因“倒仓”而改小生,师从姜妙香。他既是童家班早期的主力演员,又是妹妹芷苓的“御用保镖”。大哥童侠苓文化程度最高,他念过大学,后来也师从姜妙香学习小生,又去北京进修了编导专业,成为童家班的智囊。遗憾的是,童侠苓壮志未酬便英年早逝,年仅46岁。
随着童家兄妹纷纷成家立业,童家班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童家班增添了两位优秀的女演员:童侠苓的夫人、老旦名家李多芬,以及童祥苓的夫人、梅派青衣张南云。在《杜十娘》《尤三姐》《武则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等新编剧目中,他们都是全家上阵,通力协作,各展所长。
童家的下一代也继承父辈衣钵,走上了京剧道路。童芷苓的女儿童小苓在美×从事服装设计工作,不过多年以来,她始终坚持传承和推广童家班的京剧艺术,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专场演出,再现母亲当年的经典剧目。而童小苓的表兄、童侠苓之子童强,则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培养出了傅希如、蓝天、王珮瑜等一大批京剧人才。
“艺术只有不断地创造,才有生命力。只继承、模仿,那是越模越没,这样的模仿就是继承的话,将来最后只是一个录音机或者是录像机。”童祥苓说。
1990年,童芷苓被查出罹患癌症。童葆苓回忆:“她生病后我常去看她。这时候她还惦记戏,她这一生就是投入在戏里。因为我也老了,唯一还在演出的就是祥苓了。所以她跟我说,祥苓除了排新戏以外,最好还能够恢复一点传统戏。她的意思是,传统戏很有历史意义,好多过去我们演过的戏现在都看不到了,最好能够恢复一些,不过要经过整理和修改。把传统的好剧目,传给下一代,传给年轻人。”
童芷苓的离去,仿佛也带走了童家班近半个世纪的璀璨光华。然而童家班的故事并没有落幕,童氏家族的成员们仍然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传承着童家班的精神,延续着童家班的血脉。
(原题:《倾听“童家班”的传奇故事,致敬为京剧事业奋斗一生的艺术家们》,图片:受访者 提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