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宅的前世今生(青山自牧原创)

古宅正门

湘军将领的别墅

清清的夫夷江,源自桂北,穿越崀山,汇入资江。她在流经邵阳县塘田市时拐了一个弯,造就了一个半岛。半岛的对面是热闹的街市,半岛的上面有一座深宅大院。

这座宅院原系湘军将领席宝田的别墅。1864年10月,席宝田在赣南石城俘获了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和太平天国首席大臣、干王洪仁玕(gān),为大清帝国立下奇功。此后,又在贵州镇压苗民。据记载:席宝田每攻占一地,令士兵烧杀抢掠,遂成巨富,引起舆论谴责,称病退职。后因患疾,离黔返乡,在老家东安县重建孔庙,修县志,置学田,办书院,于1889年病卒,年60岁,追赠太子少保。

在老家东安县伍家桥,席宝田和族中仕人修建了一个很大的庄园,现名“席宝田庄园”。席宝田还不满足,又在离家不远的塘田市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1877年开始修建别墅。

这个庄园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现存原院房16栋,大小60余间。房舍坐北朝南,前后四排,每排三栋,中栋面阔五间,左右栋各面阔三间。其建筑风格大致相同,每栋的主体为木结构梁架,两侧以青砖构筑封火墙,所有房子都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既有恢弘气势,又有典雅布局。

富有的席宝田果然出手大方,用料讲究,雕工精美。

四进大院

下面四图为四进正厅的门楣,以木刻动物嵌成“福禄寿喜”四字。

寿

塘田战时讲学院

让这座宅院闻名于世的,是抗战初期的一段历史。

1938年6月,受中共湖南省工委派遣,著名报人吕振羽回到家乡创办了“塘田战时讲学院”。学院邀请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覃振挂名院长,湖南省参议会议长赵恒惕挂名董事长,以吕振羽为副院长,以中共党员、著名作家张天翼为教务长。学院借用席宝田别墅为校址,接受中共湖南省工委直接领导,主要宣传抗日救国方针和民族统一政策。烽火年代,江畔大院,第一次荟萃了民族才俊,第一次焕发出青春光辉。

简陋的浮雕,记载了讲学院的峥嵘岁月

由于“赤化”色彩浓郁,塘田战时讲学院于1939年4月被地方政府迫令解散。讲学院仅存8个月,但它为中共培训了250余名骨干,发展了50多名党员,特别是学院师生在一些空白地区建立了地方组织,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被誉为“南方抗大”。

因为这一段历史,这个宅院日渐受到了关注。1983年9月,国防部长张爱萍为讲学院旧址题写院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迟来的尊重

邵阳县第四中学

解放后,政府将邵阳县第四中学迁至这里办学。既然做了学校,就将原来的古屋拆了一座,改建为教学楼、教师宿舍。古建筑格局受到了破坏,一些雕花门窗被损坏,但宅院的整体结构和面貌得到了保存。

2007年2月,还有一些“四中”的建筑没有拆除

到了2004年,四中修建了新校园,迁出了这座古宅。近几年,县文化局又将原四中时期新建的教学楼、宿舍楼拆除,初步恢复了历史原貌。

“邵阳县第四中学”在这座古宅里存在了五十余年。五十年弦歌不绝,成千上万的农家子弟曾在这里苦读寒窗,又从这里走向四海八荒。这座深深的宅院,目睹过多少悲欢离合,见证过多少爱恨情仇?

我童年的乐园

于我,这座宅院另有一番意义。

它是我父亲工作过8年的地方。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父母原来执教的某中专学校停办,教职员工被遣散,父母回到家乡,父亲被分到四中,直到1969年调离。在这片土地上,父母度过了风急浪高的“四清”和“文革”运动。

它是哺育我们兄弟成长的地方。回到邵阳时,哥哥才一岁;第二年,母亲乘坐一艘小木船顺江而下,到县城医院生下了我;又过了几年,弟弟出生在学校对岸的区医院。

它给了我最早的童年记忆。庭院深深,冬暖夏凉,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出门就是江边,江面宽阔,江水清澄,江上有帆船来去,沙滩上有花草蚱蜢,还有欢笑的小伙伴。那时候,出门必须摆渡过河,船舱里有淡淡的桐油味;学校食堂的白菜特别香甜,据说是河边的沙土才能种出这样的白菜……

古渡无人

也许今人难以理解,我的童年记忆中不全是欢乐,也有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惊恐。1968年夏天,在夫夷江塘田市段流淌的,不全是清清的江水。

沉默的见证者

千百年来,帮助塘田市民众往返两岸的是渡船,从竹篙木船,到柴油机船。2012年11月,一座大桥终于在这座古宅的西侧开工,并于2015年7月建成通车。

对岸的街市

直接催生这座大桥的,是几年前的一场事故。2011年9月9日下午,正值中秋节前的周末,一群放了学的初中生兴高采烈地挤上了一艘编号为“湘邵县客0018”的客船。严重超载的客船从古宅对岸的塘田市镇码头出发,下行两公里时,被滞留在河中的挖砂船钢丝绳绊住,导致侧翻下沉。县政府公布的死亡人数是12人,其中学生9人。但民间流传至今的,不只是这个数字。

如今再去古宅,只能绕道大桥了,因为街头的码头正在重建。

近几年,地方政府很想把塘田战时讲学院开发成一个旅游热点,正在努力招商引资。据说再过一两年,这座古宅就将大兴土木,“修旧如旧”了。

“红火造反军部”

譬如墙上的这种标语,就会彻底消失。

目前,这座宅院仍大门紧闭。偶有四中学子返校,或游客慕名来访,须征得守门人同意。所以,大多数时间里,这所宅院空荡荡的,静悄悄的。

空旷的大院

走在寂静的宅院,我想起一首老歌的歌词:“老人河啊,老人河,你知道一切,却总是沉默。”

故地重游

或许,更多人的关注和寻找,能让你说出更多的真相。

远望古宅

从桥上遥望古宅和古镇

2017年4月15日    改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