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一

张机,字仲景,是公元二世纪东汉时代,生长在南郡涅阳间(在河南镇平县西北)一位杰出的临床医家。医林列传,称张氏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但汉书无传。在建安(汉献帝年号)纪元的十年间,他由于宗族害了传染病,死亡率很高,目击心伤,因此,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作了这部《伤寒杂病论》。

由于当时封建统治者,不重视医药文化,和兵燹影响的关系,这部《伤寒杂病论》流传不久,就部分的遭受了散佚。到了西晋,太医令王叔和(距离仲景,约八十余年),便开始搜集残缺的《伤寒杂病论》,给以整理和补充;并将原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这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经典著作,而且到目前中医在临床上所应用的“方”和“法”,大部是导源于此。

但后世对王叔和整理和补充散佚文献工作的评价,有不同的说法。如喻嘉言说:“张仲景《伤寒论》一书,天苞地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杂以后人知见,反为尘饭土羹。”又说:“王叔和于仲景书,不察大意,妄行编次补缀……”周省吾说:“仲景《伤寒论》,为叔和编次,已失其真。”严器之说:“盖能继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王氏阐明之力也。”徐灵胎说:“不有叔和,焉有仲景。”特别是对《伤寒论》的“凡例”,争论更多。如魏荔彤就有这样的说法:“伤寒例,叔和氏修辑医圣之书,发其凡例也,列于论首,名之曰例。……成氏(成无己)注之;方氏(方有执)删之;喻氏(喻嘉言)驳之;程氏(程郊倩)嘻笑且怒骂之,以为荐滥,以为悖谬。”以上的说法,对叔和的褒贬,虽不能取得一致,然搜集散佚,通过整理,传至后世,确有他一定的勋功伟绩。

孙思邈千金方说:“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由此可见《伤寒论》,在六朝隋唐间,流传还是不甚普遍,自宋以后,始广泛流传,在日本,也曾一度盛行。

在目前,《伤寒论》的流行本,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宋开宝(宋太宗年号,公元968—975年)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证。至治平(宋英宗年号,公元1064—1066年)始诏儒臣孙奇、林亿、高保衡等校正,总为二十二编,原刻已不传,现所流行的,是明万历虞山赵开美的复刻本,简称为赵本。其二,是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以明嘉靖间汪济明的复刻本为最佳。其三,是唐朝以前,已有流传的《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异名,也经孙奇等的校刊,欲人互相检阅,并防后世的亡逸。现在所传的,是康熙末年何焯以宋钞本,受上海陈世杰的复刻本。此外,尚有传自四川的白云阁本,日本的康平本等。但是也有将宋本的条文,加以改编,如明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喻嘉言的《尚论篇》,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日本汤本求真氏的《皇汉医学》等,都是一翻原本的诠叙,而综理之。

《伤寒论》的本子,到底是那一家最好,这个问题,目前尚在争论,惟徐灵胎对此说得比较中肯些,他说:“今人必改叔和之次序,或以此条在前,或以此条在后,或以此证因彼证而生,或以此经因彼经而变,互相诟厉;孰知病变万端,传经无定,古人因病以施方,无编方以待病……夫六经现症,有异有同,后人见阳经一症,杂于阴经之中,以为宜改入阳经之内,不知阴经亦有此证也。人各是其私,反致古人圆机活法,泯没不可问矣。凡读书能得书中之精义要诀,历历分明,则任其颠倒错乱,而我心自能融会贯通;否则徒以古书,纷更互异,愈改愈晦矣”。(见《医学源流论》)。

《伤寒论》的内容,一般说: 有397法,113方。这397法,是以六经系统的辨症方法,来分析113方的适应证,禁忌症和副作用。所以研究和学习《伤寒论》,首先对“六经”的意义,必须要有了认识。伤寒六经的名称,是沿着《素问·热论》的旧名,而不袭其实,以下列对照表的证候,就可以知道它的不同:证候六经〖〗《素问·热论》

六经证候〖〗《伤寒论》六经的提纲太阳

(《内经》称巨阳)〖〗头项痛、腰脊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胃家实少阳〖〗胸胁痛而耳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腹满而嗌干〖〗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少阴〖〗口燥、舌干而渴〖〗脉微细,但欲寐厥阴〖〗嗌满而囊缩〖〗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柯韵伯对《素问·热论》的六经和《伤寒论》的六经,有这样的看法,他说:“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又说:“若经络之经,是六经道路,非六经地面矣。”如果把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的话,可能发生误解,许多注解伤寒论者,犯了“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毛病,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是仲景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各种疾病(特别是急性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认识和找出了它的发展和消退的规律,选择其中比较典型或者是突出的证候,复合起来,而创造六经体系,作为辨证论治的标志。

过去和现在,中医在临床上能够有规律地认识这是什么经病,或者是什么经和什么经的合病或并病,并能知道病情的进展和消退,及决定治疗方剂的应用,就是灵活地掌握这一套辩证治疗的法则,结合有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概念,用以来处理疾病,是有它一定的逻辑法。

兹将六经大意,概述如下:

1 太阳病: 它的提纲证候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些证候,临床上所经常见到的是各种急性热病的初期阶段,并且是表现在躯体外周方面的病征,所以也称它为“表证”。中医一向认为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淫,是致病的因素,并且又根据《难经》,有伤寒有五的学说,所以太阳病篇有“恶寒,发热、汗出、脉浮缓”的中风;有“恶寒,发热,无汗,体疼呕逆,脉浮紧”的伤寒;有“恶寒,发热,一身尽疼,身色如熏黄”的湿病;有“不恶寒,反恶热而渴”的温病;也有夏季的“喝病”;太阳病由于有此各种不同的附加证候群,因此,也有不同的治疗方剂。但是也有以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的三纲鼎立说,以分析太阳病上中下三篇的,如方有执,吴谦等,就是主张这样的说法。太阳病篇除了上面所说的中风,伤寒,湿病……外,还发现部分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的上呼吸道病,和五苓散证的泌尿系统疾病,也是列于太阳病篇里面。

2 少阳病: 它的提纲证候是“口苦,咽干,目眩”。这些证候,并不算是怎样的典型和突出,而且少阳病篇也很少以这些证候为辩证的标志。山田正珍氏说少阳病提纲,是叔和补阙;又说“呕”是少阳病的主症。虽“查无实据”,也是“言出有因”。古人一般认为少阳为半在表半在里,又称之为“枢”;如果以解剖学来言,机体上那一部分是半表半里,是很难肯定。不过以辨证的观点来看,少阳病篇的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和“口苦咽干目眩”,这些综合症状,与太阳病和阳明病的主要症状,互相对照,可见少阳的证候群,是介于太阳和阳明之间的,也就是太阳病和阳明病两方面,所不能概括的证候,而列在少阳病,正因为如此,故称它为半表半里,或为枢。少阳病虽没有典型和突出的证候作为提纲,如发现这些口苦,咽干,目眩的证候,而认识到疾病有趋向发展的现象,是有一定的意义。

3 阳明病: 它的提纲是“胃家实”。这个胃字,也不能以解剖学的观点去理解,而是代表着“大便不通,腹鞕满”,里实的证候,阳明病篇除了胃家实证候外,还有显露在外部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的全身性证候,和神昏语,循衣摸床,目直视等的神经系统证候。古人对于这些证候的发生,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是由于大便不通,“胃家实”,使毒素不能排除的关系而引起的,故以胃家实,作为提纲挈领。但是上举的各种证候,是疾病进行阶段的象征,也就是机体和致病因素,积极开展了斗争的表现,在这时期的治疗措施,以清热解毒为当前要务。

4 太阴病: 它的提纲证候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若下之,自利益甚,时腹而痛。”为消化机能衰弱的病征,它与阳明病恰巧相反。古人以胃为阳土,脾为阴土,这就是以胃肠机能的强弱两方面不同性质的表现,来分别阳明和太阴。阎德润说:“太阴病虽属于阴,但循环之机能仍盛。”由于消化机能的衰弱,进一步而引起循环机能的障碍,可能性是有的,不过太阴病是以消化机能衰弱的象征,占着优势。

5 少阴病: 它的提纲证候是“脉微细,但欲寐。”一般来看,这些证候,大部是由于心机能衰弱的关系,所以少阴病篇有很多虚脱亡阳(即心力衰竭)的证候和治疗。引起心机能衰弱的因素,比较复杂,在疾病过程中,不论那一个阶段,都可能发生。例如: 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的太阳病,但其脉不浮,而反微细;这就是太阳少阴合病,治疗方法,以发汗外,还要顾到心机能的衰弱,麻黄附子甘草汤,就是为了这些有表复有里(虚)的证候而设。少阴病篇除了阳虚的(心机能衰弱)症象外,还有阴虚的(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和神经营养不良症)心中烦,不得寐,咽喉燥的证候。这就是说明同一里虚的疾病,他的表现有阳虚和阴虚的区别;一般治阳虚的,以四逆汤之类的方剂;救阴虚的,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之类的方剂;这是少阴病篇大概的情况。

6 厥阴病: 它的提纲证候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这些证候,与少阳病相似,也很少可以作为辨症的标志。但是厥阴病篇的特点是“厥”,“厥”就是四肢的厥冷,由于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有蚘厥、热厥、寒厥的区别。

六经意义,大致如此。另外一些问题,就是《伤寒论》里面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由于有这些“传”和“不传”的字义,以及《素问·热论》有“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因此,以《内经》的传经方式,来理解《伤寒论》六经的传变,以为疾病证候的传变,是日传一经,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公式化和简单化。所谓六经传变,是疾病过程中证候的改变。一般急性热性病开始时,现恶寒发热的太阳病,经三四日,或六七日后,变为寒热往来的少阳病;或变为壮热不恶寒的阳明病;但也有一开始就呈现阳明病,或少阳病;甚至一开始即现太阳少阴合病;变化多端,极其复杂。疾病过程中证候的改变,是取决于病原因素和机体对病因的应答性反应,以及气候季节等多方面的关系。日传一经的学说,柯韵伯亦早已非之。

学习《伤寒论》的要求和目的,是在懂得和学会运用直觉的望问闻切四诊方法,以六经的规律,综合和分析证候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别给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制剂,灵活地应用,是中医药物疗法的基本法则。

《伤寒论》是一部经典著作,言精而奥,法简而赅,宋元以降,海内外注家,达数百余人,不佞于二十年前,曾从事于此,检阅旧作,不禁有明日黄花之慨。此次,本杂志编辑部同仁,要我写《伤寒论》通俗讲话,确是一个包袱,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贯彻百家争鸣方针,怀抛砖引玉之计,不揣冒眛,作为一个中心的发言,但是限于水平,舛误必多,还希我道同仁,批评指正,以匡不逮,这是我的愿望。

附注: 《伤寒论》流行本甚多,条文次序互易,为了读者诸君,便于对照起见,本讲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蓝本。

潘澄濂论温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