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国的民谣之都

本文原题:兰州,中国的民谣之都

*纪录片《黄河尕谣》剧照

文字 | 马敏强

编辑 | 海猫街

兰州,一座让人又爱又恨的城市。

提起兰州,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好像除了这三样,兰州剩下的只有戈壁风沙,骑骆驼上学荒凉景象。

黄河穿城而过,塑造了兰州傲视西北的品格,牛肉面又给了这座城市内在的灵魂,一本书也曾是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灵魂。

可是,时过境迁,这些兰州最朴实的印象也大有颓废之势。回族人把兰州牛肉面餐馆开到了全国各地的每一条小巷,可是他们没有带走兰州牛肉面的味道,离开了兰州,牛肉面只有一种味道,那就是难吃。

《读者》曾经销量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心灵读本,如今也是处在关门的边缘,如果有一天兰州街头的报刊亭再也没有了二块钱一本的《读者》,那将是所有甘肃人的遗憾。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五”建设时期,全国重点156个项目,8个落户兰州,这就有了后来的兰炼,兰石化。

当年的建设者不知出于什么考量,把兰炼,兰石化的地址选择在了西固,刚好正处于整个城市的上风口。每年冬天北风呼啸而下,夹杂着风沙和工业污染废气,一度让兰州因为城市污染从卫星上消失了。

古老的兰州铁桥

兰州大学曾经西北地区的教育王者,如今也因整个甘肃地方经济扯其后退,实力大不如从前,教授学者大多也选择了“孔雀东南飞”,更别说那些正在奔前程的有志青年。

如今的兰州政治生态环境塌方式腐败,社会环境更是犹如东北,房价也是紧跟大城市的步伐,一涨再涨,连和平这样的郊区也是一万起了。槽糕的社会环境和城市管理,高房价,低工资,对年轻人来说兰州真是一座稍微不努力就要吃土的城市。

现实环境如此不堪的兰州,还好有民谣,这是兰州曾被忽略的特有属性,也是兰州未来发展过程最重要的本钱。

兰州曾经是中国民谣的发源地,未来更是中国唯一的民谣之都。

1.

>>>西部歌王<<<

1938年,王洛宾和一帮左翼文艺青年不远万里来到兰州,来大后方宣传抗战。

王洛宾等人来到兰州之后,在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领导下,迅速组建了西北抗战剧团,为民族事业奔走呼号。

有一天,王洛宾在兰州的小巷里听到了一位维吾尔族车夫的歌谣之后欣喜不已,用自己的所学将其改变成了汉语歌谣,这就是《达坂城的姑娘》。

《达坂城的姑娘》诞生之后,深受兰州当地人民的喜爱,人人争相传唱,后来传到了重庆,传到了世界。

王洛宾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是《在那遥远的地方》,相传这首歌是为青海的一位藏族姑娘而作,至于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1948年,大导演费穆在拍摄传世之作《小城之春》时,选择了将《在那遥远的地方》作为插曲,这是西北民谣第一次与中国电影擦出的火花,记录一个久远的历史画面,真实而又隽永。

2.

>>>野孩子乐队<<<

野孩子的乐队的主要成员大多数都在出生在兰州,自小受到了西北民谣的感染,成年之后无论这群人身在何方骨子里都是大西北的气质,干净,简单,结实。

“黄河的水不停的流,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无论野孩子乐队在世界上那个城市演出,每次都会唱起这首《黄河谣》,这是他们的命根,宗教般的信仰。

野孩子乐队的核心成员是张玮玮,甘肃白银人,自然和兰州有着莫大的缘分。

他是民谣的界的宗师,后辈们心中的高山。宋冬野在《董小姐》的歌词里莫名其妙地插了一句,“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我想这可能也和张玮玮代表的西北民谣有着不可言说的联系。

张玮玮有一首至今中国民谣界无法逾越的作品,那就是《米店》。这首歌被誉为“中国民谣界的圣经”,圈内人争相翻唱,罗永浩更是将其设定成了锤子手机的专用铃声。

西北民谣代表张玮玮

《米店》一个西北男人写个南方姑娘的歌,这是西北成长起来的民谣歌手和整个中国社会最好的联系。

西北的民谣歌手并有拘于一隅,他们是当下中国最有力的歌唱者。

3.

>>>低苦艾乐队<<<

低苦艾乐队完全是一支兰州本土乐队,他们是兰州的见证者和代言人。

每一个在兰州长期生活过的人,几乎都听过低苦艾乐队的那首《兰州兰州》。

低苦艾乐队的成员基本上也是兰州土生土长,年龄上比野孩子乐队的那帮人小一轮左右。

2003年乐队在兰州成立,直到2011年他们凭借着《兰州兰州》才火了起来。

《兰州兰州》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更是拿下了中国摇滚二十周年最佳唱片等国内一系列大奖。

《兰州兰州》雄浑厚重,意境幽远,整首歌曲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乡愁,勾起了无数在兰州生活过的人们心里最柔软的记忆,更让很多外地人有了来兰州旅游的冲动。

每一个在兰州在上学和生活过的人,离开兰州之后放不下的还是那碗牛肉面。人就是这么奇怪,听了一首歌,勾起了早年间的记忆,那就抽空回去再看看吧。

4.

>>>张尕怂<<<

张尕怂,近年来出现的最质朴的西北民谣传唱者。

张尕怂,80后,白银人。他的音乐充满了泥土味,朴实无华,亲切自然。

张尕怂致力于搜集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很多歌都是改编自秦腔,甘肃“花儿”和民间小曲。

质朴的西北小伙张尕怂

这么多年来,张尕怂特有的民间音乐越来越多的大众喜欢,现在的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酒吧和音乐节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独具特色的西北民谣音乐。

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以张尕怂为主人公的纪录片《黄河尕谣》一经展映全票售罄,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西北是中国民谣的根,兰州更是中国的民谣的圣地。

西北的这块土地上从来都不缺民谣歌手,也唯有民谣才能带给兰州更大的活力。

民谣能救兰州,兰州离不开民谣。

有一天,当人们提起兰州时,不在局限于“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时,那时候的兰州才是一个更有魅力的城市。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