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早已讲出曾国藩成功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谷园,我是一个大众国学的传播者,或者说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说国学也好,说传统文化也好,都博大精深,包含很多东西,但说到底还是那些经典、那些书,得好好读那些书。

关于读书,我有一个认识,就是要把握好三点:

一是要成体系;二是要吃透一家;三是要立足当下。

你读西方哲学,他有一个体系,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的,西方哲学史上主要的著作,就是一个体系。

你读马列,马列也有一个体系,马克思的、恩格思的、列宁的、毛泽东的,等等。

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一些主要的著作,这些主要的著作共同构成一个体系。

我所理解的,国学的体系就是主要的经史子集的著作。

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梁启超开具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必读书目”。

民国十二年,50岁的梁启超应《清华周刊》的邀请,写了一篇《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开出一大串国学必读书的书单,这个书单老长了,有一二百种书。梁启超开出这个单子之后,又感觉太长了,于是又精简了一下,在后面加了一个附录,就是这个“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就是按着经史子集,这四种书列的。

经部的就是,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易、春秋;

子部的就是,《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史部的就是,《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以及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集部的他推荐,《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另外,宋词、元曲的集子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再选读几种。

最后,梁启超讲,“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或者学其他的什么专业的,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很惭愧,这个最低限度的必读书目,到现在我也没完全读完。经部的、子部的,都读完了。史部里的《后汉书》和元明纪事本末都没读,集部的多数都没认真读。

然后,吃透一家,我选择的是曾国藩。在我看来,曾国藩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入门捷径。

曾国藩传世主要是三套书,一是家书,二是日记,三是全集,我都认真读过了。

他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讲他自己怎样读书,读什么书,怎样的心得,怎样融会贯通,怎样学以致用,指导实践。

事实上,梁启超开的这个书单,大致就是抄的曾国藩的。

曾国藩在咸丰十年给他的门生何栻shi的一封信里讲到:

四部之书,浩如渊海,而其中自为之书,有原之水,不过数十部耳。“经”则《十三经》是已。“史”则《二十四史》暨《通鉴》是已。“子”则《五子》暨管晏、韩非、淮南、吕览等十馀种是已。“集”则《汉魏六朝百三家》之外,唐宋以来二十馀家而已。

一个多月,他给部下李续宜的信里,又把这个想法讲了一通。说法稍微修整了一下,改成:

古今书籍,浩如烟海,而本根之书,不过数十种。....

这一年,曾国藩50岁,已经做到了两江总督,打太平天国已经是压着太平天国打了,而且在繁忙的军务间隙,他编成了《经史百家杂钞》,这是一部与《古文观止》齐名的古文精选集,青年毛泽东对其非常推崇,他在给萧子升的信里讲,“国学者,统道与文也。曾书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

所以,这时的曾国藩学问和人生都已经非常成熟,达到很高的高度,他推荐的这数十部“本根之书”,绝对是高明之见。

梁启超推荐的那个书单,就是在他的这个基础上,做了一点精简而已。

梁启超整个的学问是深受曾国藩影响的。

他专门从曾国藩的全集、家书和日记中摘录出一些睿智的语录,合成一本《曾文正公嘉言钞》。嘉言,就是好词好句的意思。

上小学时,学写作文,老师可能都教过咱们,要经常抄点好词好句,名人格言之类的,到时写在作文里,就显得比较牛,就容易得高分。

曾国藩教他儿子写文章时,也教这一招。

所以,梁启超也学来了,也抄了一本,并且写一个序。

这个序的开篇一句讲: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死后,朝廷给他的谥号是“文正”,所以,后人都尊称他为曾文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梁启超心目中,曾国藩就是古今中外数一数二的人物。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上天了。

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曾国藩是梁启超心目中的第二,那么,他心目中的第一会是谁呢?只能是孔子、孔圣人。梁启超把曾国藩看成了孔子一样的圣人。

对这个评价,有一位给曾国藩写传纪的西方人也比较认同,那个人的中文名叫解维廉,在中国呆了二十多年,192几年的时候写了本《曾国藩传》,作为他耶鲁大学的博士论文。

解维康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提到了梁启超的这个评价。他认为,曾国藩至少是整个19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9世纪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事件,是几场战争,有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美国的南北战争,但是这些战争的规模,死伤人数,破坏性,都比不了太平天国战争。

曾国藩成功打败了太平天国,结束了这场战争,避免了中国的分裂。

解维康赞成一位日本学者的看法,他们认为,曾国藩跟美国国父华盛顿很像,在国家危难时刻都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然后从不居功自满,保持低调,功成身退。东西方这两个伟人的功业和气质确实很像。

梁启超在这篇序言中接着讲到,

曾国藩并没有太高的天才,至少跟他同时期的胡林翼啊、左宗棠、李鸿章等牛人相比,他真不算最优秀的,而且,“终身在拂逆之中”,一辈子都在各种逆境之中,身体也不好,敌人很强大,朝廷也没给多少支持,等等的吧。但是,他楞是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靠什么呢?

梁启超是这样的讲的,是用的最精彩的文言文,他说曾国藩:

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如果你不能直接读文言文,欣赏不了文言文的美感,那真是挺亏的。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最牛B的汉语,绝对还都是文言文形式的,而不是白话文的。

你把唐诗宋词翻译成白话文的,再读读,试试,什么感觉,是吧。

梁启超的这段话就说出了曾国藩一生成功的秘密所在。具体的意思,我们后面再慢慢展开讲吧。哈。我怕现在讲完了,你就干脆不听了,哈。

梁启超这篇序言里,还有两句话,值得注意。

一是说,曾国藩传世的文字,

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

就是说,曾国藩讲的都是实在话,都是实践中得来的经验,而不是故纸堆里的文字游戏。这一点上,“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不是历代以来纯做学问的人能讲得出来的。

曾国藩的学问是实学,突出的就是一个实字。

我正在整理的书名就是《曾国藩实学》。曾国藩实学是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的发展,是更切于指导当下的一套思想体系。

另外,它当然亲切有味啊。他传世的文字多数都是书信,写给兄弟儿子的,当然亲切实在啊,写给下属的、朋友的,也都是特别有对象感的,有代入感。跟那种纯学问的书两种感觉。

梁启超最后说,他选编的这些曾国藩嘉言:

真全国人之布帛菽粟而斯须不可去身者也。

曾国藩的这些嘉言,这些思想,就像布帛菽粟,就是人们穿的衣服、吃的粮食一样,是一天也离不开的。就这么重要。

我是在写完我的《吃透曾国藩》之后,才读到的这本《曾文正公嘉言钞》,我惊喜的发现,我在书中着重择取并解读的两百名曾国藩的格言,与梁启超所择,竟然90%以上是重合的!什么感觉?我骄傲!

写《吃透曾国藩》那一年,我三十三岁。今年,我38岁在整理《曾国藩实学》,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总结的过程。包括开这个音频的节目也是,即是讲,也是学。

读书成体系和吃透一家,都不容易,都是一辈子的活。用陆游的话讲,叫做: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这首诗,下面的两句更有名,你知道吗?能接上吗?哈。就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读书还要强调第三点,就是立足当下。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学习,立足于自己的人生发展。要让书为我所用,而不能为书厨,或书奴。

好了,这回讲到这,下回继续。

讨论:

这些天还是太忙,大致用了两个半天的时间,为那个付费音频节目《跟曾国藩聊聊人生》写了两期的稿。今天下午录了一下,编导认为没有故事,不好。

问题是,我就不想弄成一个讲故事的节目。哈。

故事都放到《谷园讲通鉴》里去讲就可以了。讲通鉴这个节目就是为了大家都能存一些可以用来讲道理的故事的。把道理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这是领导者的一个大本事,没故事不行。

可我对曾国藩的关注点不在于故事。

哈,是不是强词夺理啊。

这是第一期的开场白,3000字出头,录音是13分钟。请大家再给拍拍砖,提提意见吧。

我是想要一种直播的效果,兴之所致,信口开河,想到哪讲到哪。你感觉如何?

另外,对于这个节目,这两天收到很多朋友的建议,非常感谢。我就不一一回复了。

谷园

2016.7.2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