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时鹏:读书的那段日子

那天上午,我到华州区柳枝镇下乡,从镇政府对面一个名叫“四海春”的饭馆经过,心头微微一惊,不免触景生情,勾起了我年少时求学期间的关于这个饭馆的一段回忆,不禁感慨万千。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刚刚转学,在数十里之外的柳枝中学读书,从初二的下学期一直上到初三,共计一年半时间,因为离家较远,所以只能在学校住宿。

那些年,物质生活都并不富裕,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交通工具也不像现在这么便捷,大多数农家孩子到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都是自行车代步,骑行数十里是很常见的事情。

我那个时候十三四岁的年纪,由于身体比较瘦弱,同时还特别胆小——怕黑、怕鬼神。为了方便上学,我爸花了50多元钱给我买了辆二手加重自行车。但是这辆自行车在瘦弱的我骑起来,根本不能胜任:骑上去双脚立即悬空,根本够不着地。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每周都要骑近百里路,往返于学校和家里之间。

白天还好说,关键是黄昏以后,或者黎明前那段天最黑的时候,小路根本不敢走,只好走老西潼公路,而公路上呼啸而过的大车才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娃,车灯开得大亮,车速飞快。那个年代,公路上的大车基本上都是带着挂车的煤车,非常危险。安全状况堪忧。

我一个人骑着车子,过村进庄倒没啥,可是要经过墓园、树林、荒草滩的时候,我就头发耸立,后背一阵阵发凉,拼命蹬踏自行车,简直骑出了飞机的速度,头还不停地往后看,总感觉后面有人跟着我。心里的幻想也不断丰富起来,想象着一个没头的人或其他鬼怪一类的东西,冷不丁知啥时候就坐在车子的后架上,然后拍拍我的后背,跟我打声招呼,还要和我谝几句闲传……想到这里,我更加拼命蹬车子,简直就是逃命的速度。

这样心惊胆战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96年中考结束,我才如释重负。

而那家名叫“四海春”的饭馆,就是我在柳枝镇中学读书的时候的那家让我至今仍然记忆深刻的饭馆。当时,家里条件不好,生活费总是紧巴巴的,因此每个礼拜去学校前,我妈都会给我烙一个锅盔,或者蒸些馍馍带上,作为在学校的干粮,在学校的灶上搭配着吃。

记得有一次,我妈又给我烙了一个大锅盔,用刀切成了若干块,每块堪比门扇厚,即使分成小块,那个头也比一个成年男子的手掌大。临出门前,我妈叮咛我:“开头几天你紧着吃,到礼拜四五如果没吃完,这锅盔就该变硬发霉了。你就把锅盔拿到饭馆里,多给人说两句好话,让人师傅给你做成煮馍,你香香吃两顿,权当改善生活……”我点点头:“嗯,我记下啦……”然后就骑上车子,背着锅盔,又一次走上了求学之路。

紧张、辛苦学习一周,转眼间到了周五,锅盔还剩下四个,已经有了霉点了,硬得咬不动,我就照我妈说的,拿上锅盔馍来到了这间“四海春”饭馆,进门后把馍在窗台上一放,对人家做饭的师傅说:“叔,给我把这馍煮熟,多钱?”师傅倒也热情厚道,只说:“好嘞,你给2块钱就对了……”

一会儿工夫,师傅在窗口处对着我喊:“小伙子,端饭来……”,我应声后赶忙跑上前,看到那一碗饭顿时傻了眼——好家伙!满满两老碗煮馍。把饭端到桌子上后,我对着两碗香喷喷的煮馍干瞪眼却也哭笑不得,心里却埋怨这实诚的大师傅来:“这人得是我亲戚?实诚得很!四个馍全都给我煮了,也不看我能不能吃得了。碎娃不知道啥,你长着大人都不知道啥……这些年的饭算是白做了。”可是能怎么办呢?总不能不吃吧,农村孩子节省的品行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吃不了剩下扔掉?被人知道还不戳脊梁骨?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愣是把这两老碗煮馍硬生生吃了个干净。

那时候年轻,有些愣头青的样子,尽管这样,当时也给那两碗馍撑得差点拾不起腰……

(0)

相关推荐

  • 小上海岁月丨袁朝凤与“四海春”饭庄

    袁朝凤与"四海春"饭庄 于中举 畸形发展的三镇商业带动了饮食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时间,饭庄临街而立,官僚政客.富商巨贾,进进去去,花天酒地.在这众多的饭庄中,论规模名声之大,汉族 ...

  • 眉州东坡不是饭馆,眉山最懂苏轼

    关于苏轼的家乡,关于苏轼的星座

  • 走遍华州:腊月的柳枝“二,八”集市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华州在中国考古界除了频频被提到的老官台文化外,最有影响的要数柳枝的泉护村仰韶晚期遗址.据 ...

  • 华州农村“十二能”: 柳枝镇彭村农民杨存良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农村"十二能"之杨存良 作者 秦获幸 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有无数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自学成才,心灵手巧,多才多艺,被人们称为十二能.今 ...

  • 谨以此文怀念我在华县“时村农场”的那段日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在"时村农场"的那段日子 作者 李琴肖  图片 刘焕民 1998年7月,我的大侄知道我退休后无事可做,便请我到他的农场去帮忙.我欣然答应 ...

  • 散文天地 | 宋明华:怀念一起走过的那段日子

    怀念一起走过的那段日子 文 | 宋明华 说到咱们花园最热闹的地方,估计小城居民们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许有人会说是罗马街,有人说是孝武广场,亦或有人认为是博士湾,是关王菜场,等等.各位看官说的都有道 ...

  • “太后不走,百姓难安”——慈禧西逃过华州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慈禧,光绪过华州 作者 阎广勤 袁埔良 光绪二十六年(1900),帝国主义列强为镇压义和 ...

  • 王平凡在华县咸中求学的那段日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学生时代的求索 作者 邵拉雄 华山脚下,宽阔的豫陕大道旁,有个绿树掩映的抬头村.该村地处华阴县(今华阴市)敷水镇西部,与华州东部紧紧相连.1922年,王平凡就 ...

  • 在华州偷杏的日子

    在华州偷杏的日子 作者:吉建军 吉建军 (吉建军,字劳伍,陕西华州人,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华州产杏,犹以柳枝.杏林两地最为有名.四十年前,沿国道一线至五龙山北麓,是一片杏树的海洋.直到改革开放之 ...

  • 华州农村冬闲的日子!

    网友粉丝福利 华州农村:惬意的冬闲 作者丨吉建军 跟朋友聊天,说起农村过去的冬闲日月,记忆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 冬日的早上,因为没有了田里的劳作,人们的作息也适时地进行了调整.太阳懒懒地爬升出地面, ...

  • 华州立秋的日子

    在经历了旷日持久的伏旱之后,一场清凉的透雨下来,笼罩在村庄和田野的暑热便逐渐缓解了. 蝉鸣依旧聒噪,只是末尾的音儿透出一丝丝凄凉的韵味.树叶已经开始变黄凋落,更有寿终正寝的蝉掉落在地上,成就了蚂蚁们的 ...

  • 我在华县侯坊公社广播放大站的那段日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在广播放大站的那段日子 作者 谢膺白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被抽调到了华县侯坊公社放大站.我一人爬杆架线,值机采访,编稿播音,刻印文件,整天忙得屁股上都得长出两 ...

  • 华州籍抗日骑兵时双信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们村有一位抗日骑兵 作者 时三文 小时候的我比较淘气,经常干一些出格的事.当时,在我们小少华村西北角,有几亩生产队的菜园,在少华镇中学院墙东侧.菜园正中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