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后又三年,做工业互联网到底挣不挣钱?”

7月22日,由物联网智库与挚物AIoT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 挚物·AIoT产业领袖峰会”于北京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共有一个主论坛+两个行业分论坛,同期设置会中展,共吸引近1000名线下参会者和10万+线上参会者。本文为工业互联网分论坛专场主题演讲分享。

编辑

挚物研究院专家 黄云皓

演讲主题:《新阶段·新环境·新机遇——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危”与“机”》

编辑

我们今年工业互联网论坛的主题是“三年之后又三年,从蛰伏到破土”。

其中“三年之后又三年”这句台词,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三年,意味着什么,可以做什么?孩子从中考到高考,一款产品从蓝图培育至成品,也可能是一个卧底从打手混到组织干部,就像无间道里演的一样。但当我从一位工业互联网从业者嘴里听到“三年之后又年”这句话时,我更多感到的是,一种对“慢”的抱怨,也可以说是一种对“前进”的肯定。

“慢”指的是与过去十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极速扩展相比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和造富“慢”;“前进”指的是工业领域点滴积累,即便是慢热的赛道,但大家依旧砥砺前行。这种矛盾的意境,正是从业者对于自己这份事业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感叹,所以我也就把这句台词用到了我们论坛主题里。

“三年之后又三年”,卧底都混成大哥了,再慢热的赛道也不可能毫无进展,我们回顾过去3-5年,可以看到很多成果。展望未来,又有着一个个挑战和机遇迎面而来。因此我们挚物研究院希望基于对产业的中立观察,分享一下对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阶段的研判。

编辑

首先是萌芽期,我们将这个阶段定义为2015年之前。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掀起了工业4.0概念热潮,相关领域快速发展。这个阶段可谓工业互联网热潮不断,各方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

此后产业又经历了工业互联网泡沫破碎后的低谷,2018年GE的Predix出售风波是那段低谷的代表性事件,动摇了国内工业互联网从业者的信心。这也致使产业开始思考怎样脚踏实地做事,创造价值。这个阶段的特点在于国内工业互联网技术框架快速完善,供给侧能力大幅加强,一批平台企业和行业方案企业快速成长,整个产业处于蛰伏蓄能状态。2020年工业互联网被列入中国“新基建”范畴,可谓把供给侧动能拉满。

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除了继续强化基础设施、技术能力等供给方面外,更是将从细分行业、具体场景等多个方面挖掘市场需求,结合工业互联网市场教育逐步完成和应用效能逐步显现。我们研究院判断,下个阶段将是市场需求激发的阶段,将会是工业互联网企业扩展市场的重要窗口期。市场发展也将更注重质量和实际效果,平台能力、数据使用、内外网融合、行业标准制定等都是产业发展重点。

在未来,壁垒消破,技术融合,将大幅强化工业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结合,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阶段。

我们能看到当前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正处于蓄力期过渡到发展期,在这样一个阶段转换的时间节点上,产业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这个新环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研究院走访产业的一些调研内容,以小窥大。这是我们部分调研内容的摘录,数量比较多,不一一细说,主要说说几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编辑

首先是一位工业领域耕耘多年的“工业人”,现在在做工业互联网做了4年多了,一次吃饭时他对我发出了灵魂一问——“哥们,你看这做工业互联网到底挣不挣钱?”这一句发自灵魂的提问,与“三年之后三年”这句台词有些莫名的契合,多少透着无奈。确实,国内工业互联网企业多数面临着盈利难的问题,项目交付周期长、客户需求不明确、人才短缺,都影响了企业盈利。虽说工业从业者大都有些情怀,但跑通的商业模式也是长期发展的保障,所以目前来看,企业盈利难确实阻碍了工业互联网长久健康的发展。

此外还有另两个让我记忆犹新的事。之前和一位业内朋友交流时,听到过一个故事——2年前他们到一个工厂上项目时,和一位车间负责人聊天时询问对方对工业互联网项目和方案有什么期望,对方很质朴的回答:“我希望就是——上你们这个工业互联网项目后,别让我们车间加新人,行不?之前车间搞了套信息化系统,我们车间为了这系统的维护和使用,加了两人,我还要管他们工作,出错了我得多负责。”但4个月前,一位做工厂的朋友找到我,让帮忙介绍一些可以提供方案帮助减少他们设备巡检人员的供应商,因为他们现在招人实在太难了,人力成本高不说,人员还不稳定,工人的工作热情和企业归属感很低。这也说明工业企业现在其实对工业智能化的需求在提高。

从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产业中确实存在大量推动产业快速前进的“机”和阻碍产业健康发展的“危”。

编辑

我们研究院之所以做产业发展研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够提炼出一些不同时期的产业特点,以此尽可能地给产业及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脑力上的帮助。那么基于我们的调研和其他的研究,我们大致总结了“新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简单来说就是新阶段下“危”与“机”并存,产业快速发展的巨大动能是所谓的“机”,阻碍产业迈入快车道的障碍是所谓的“危”。而这快速发展与阻碍之间的冲突,催生出了这个时期的新机遇。如大家看到的,显性的机遇,包括政策、市场生态、市场需求等,我们可以努力去把握并乘风而起;而“危”则是威胁行业的痛点所在,有痛点就有解决痛点之后的巨大机遇。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从相对宏观的产业角度去介绍一些我们看到的产业新机遇。

编辑

首当其冲的是市场需求将会逐步释放带来的机会。

先看从细分市场来看,在各工业细分市场里,新阶段下有这么几类市场有着先落地的机会:

  • “三高”工业行业,主要指高产值、高价值设备、高市场集中度的行业,这类行业往往设备使用及生产过程能够较容易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且企业付费能力强,机械和能源行业是其代表。

  • “两高”生产行业主要指高度机械化、高度流水化生产的工业场景,这类生产场景的自动化基础好,而且单位效率提成收益高,所以企业有较强意愿探索和尝试,代表行业包括石油石化、钢铁冶金、航天制造等。

  • “国有企业”则顾名思义,主要是因为新政策落地,而且国企通常具有较大经营规模,在先行先试方面往往能够充当排头兵。

  • “标准产品普及行业”指的是标准化工业物联网产品有望较早落地应用的垂直行业,这类行业可能具备生产设备机型单一,且设备相对独立的特点,或者B2B等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的行业,例如纺织、机加工行业。

而右图呢,是根据我们研究院对终端工厂企业抽样调研得出的结论,电力、汽车、家电、电子行业的工业企业是工业互联网应用意愿最强的前四行业,其中都蕴藏着大量机会。

编辑

接下来,从应用场景来看,左图是2018年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分布数据,代表了上个发展阶段的典型特点。大家可以看到,设备健康管理是最主要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但是国内该场景应用占比为26%,远低于国外的39%。新阶段下,由于工业数据中心建立,以及方案商的数据积累日益充分、模型健全,工业数据的价值将被放大,而基于数据分析的设备健康管理等应用场景将会逐步增加。

其次,我们能看到目前安全管理场景应用仅为2%,但随着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其中强调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的结合,未来可能出现工业互联网与监管需求结合的情况,这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典型的例子包括烟花、危化品生产和电池存放等方面。

此外,应用场景融和将是新阶段的最主要应用场景方面的特点,这将催生大量新市场机遇。在这里我们以融合了产品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等应用场景的动力电池的工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场景为例。

编辑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飞速发展当中,但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明显的三大痛点:一是电动汽车的购置成本在补贴退坡后变高;二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三是电动汽车便利性还不够,主要集中在电力续航方面。这些痛点正在催生动力电池资产化的趋势。具体来说,即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动力电池从出厂,到上车,到电池梯次利用,再到电池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数据,开展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这种形式,来保障动力电池数据可检测、可评估,达到任何东西资产化的要求。基于此,开展各类动力电池的金融产品设计。整个流程走下来,既监控了动力电池的安全使用,也为金融服务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还为换电等模式提供了智能网联保障。融合多类应用场景的满足新市场趋势和综合需求,将是工业互联网的新市场机遇。

编辑

我们再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过去的3-5年里,平台企业和方案商发展飞快。接下来的这个新阶段将不止于此。工业企业有很多利用工业互联网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些目的,起始步骤要从关键数据的采集开始,工业终端的连接、数据采集和传输将是工业互联网一切的开始,因此工业智能网联软硬件企业将会是产业提速的第一梯队。随着工业市场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逐步释放,端侧器件企业在工业领域的出货有望规模化增长,智能网联软件应用也有望扩大。工业传感器、控制设备,以及工业通信方案、软件、器件市场,将较早受益,市场规模扩大之余,盈利能力也将有所提升,此后,基于数据分析相关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企业也将逐渐迎来发展红利。而在目前国内薄弱的环节,如工业芯片、工业软件、工控安全等领域,则在国产化大趋势下,快速发展,我们从资本市场的火热就可见一斑。

此外,我们也观察到一些其他的机遇,包括数据应用新商业模式、企业生态、产品应用模块化等等......

编辑

以上是我们研究院这次分享的主体内容。感谢的大家的聆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