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校长为《直指生命的臻美教育》作序
聂焱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清华附小当美术老师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从一个小伙子到做了爸爸——这期间有他人生的丰满、教育的成熟。
岁月真是催人老。他一直叫我窦老,我一直叫他小聂。原来以为这样的称呼是表示尊敬,现在一想,十年弹指一挥间,对我来说,自己真可以是“窦老”了。但对小聂来说,不变的是,他依然是一位年轻的小学美术教师,然而他从这“小”里面已经走出了大气象。
我从来不回避对小聂的欣赏,给他写序,并不仅仅因我是他的校长,也许还因小聂觉得我多少有些懂他。我在他的第一本书《回到童画》里谈到过对他的欣赏,我怕他寂寞,耐不住小学的寂寞、教育的寂寞,怕他有一天就“溜”了。相识相遇是缘分,我希望小聂与教育的缘分再长一点,与我的缘分再长一点。这些年过去了他不仅没走,还在艺术教育的发展中摸爬滚打,带领学校的美术团队迈上了一个新高度。小聂的成长有目共睹,他已经成为附小不可或缺的老师,我很欣喜他已经踏实下来,沉稳而又热情。同时,不管在什么工作领域,他依然保持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这对我来说真是欢喜——当校长就是要保护每个年轻人、每个附小人这种独特的东西。
再说点题外话。教育天生与书本投缘,一位老师读书、写书再正常不过了,但我还是想说,不是任何老师都能写成书。清华附小也给很多老师搭建了平台,但是很多老师由于工作繁忙或事情琐碎而未能成书。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写书的人也越来越滥竽充数了,有太多的书被市场淹没,被人心淹没。但是老师不能不读书,不能不教书,我们要鼓励老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所思所想,结集出版。一方面,清华附小为老师们搭建平台,创造更多的教育实践机会,让老师们有更多的体会与灵感来写好书。另一方面,老师出一本书对他自己而言也意义非凡。我知道一位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我相信一本好书后面就藏着一位好教师。当我得知清华大学出版社为小聂出书,第一反应就是小聂又遇到知音了,遇到欣赏他的编辑了——这多么令人高兴,也多么值得高兴!如同我当时遇到他一样,我总是期待他在平凡的小学教育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我曾多次找他到全国上课,多次要他带着团队做学生的作品展览。这些年下来,小聂从大学生变成了学生特别喜欢的美术教师,又从美术教师变成了团队管理者。2017年,他带领团队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清华附小代言一带一路”大型画展,5万人次参观欣赏。学校被评为北京市金帆书画院——这是清华附小的里程碑事件。获得北京市金帆书画院称号的学校凤毛麟角,这其中的准备积淀与实际努力,得付出多少汗水?只有参与其中,才会深知荣誉与尊严,甚至尊严背后的水准!
说起来有意思,小聂还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聂聂的窝”,记录了他儿子的点滴成长,还有一些对教育的建设性、思辨性的文字。我从他的文字里能看到年轻时的我,看到很多年轻老师的锋芒、年轻老师的热情,或是在自我倾诉,或是在点评历史,我觉得这些都很正常,都是一个年轻人应有的状态。哪种教育会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生命充满着问题。
我当校长以来,从来不跟老师们回避我们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太多了,有好多问题是我作为校长也无法短时间解决的。只是如何把思考批评变成努力做事,如何把负面情绪变成实干的勇气与精神,那是非常需要能力、韧劲和情怀的。教育不能只靠动动嘴皮子、想个花招,教育也不能永远停留在思想层面,要把教育做出来,把教育的规律总结出来,把学生成长的数据与关键事件梳理出来。小聂便是先把自己的教育体会做成了一本书。
我很欣赏小聂在书中提到的一句话:“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就是要让思维不习惯起来。”我们教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当是思维能力、思维品质,附小的课堂也非常鼓励学生的质疑,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小聂这本书很直接地把教育的关键词,如生命、个性、美感等,变成了章题。我最喜欢看的是发散部分,用中外历史上、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教育故事来发散教育的思维,很有意义,可见小聂平时对教育的思索与关注。
在偌大的中国,甚至整个世界,从不缺艺术家,缺的是艺术教育家。我鼓励他从事艺术教育、研究艺术教育。教师能踏实安心地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太不容易了,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期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的事情来,以见证我们的不平凡。以我这么多年当老师的经验,我以为,在这个世上,没有比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成长更幸福的事情了。我相信他会成为艺术教育家。我希望当下的年轻老师能有这份情怀,凡事用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凡事满怀期待与希望,世界总是要变好的,好的教育一定会给人带来希望。祝福聂焱,祝福如聂焱一样致力于基础教育的年轻人。
“以美育人”——走近小聂的书中,去体会一番吧!
窦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