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收藏•文苑】许风康:临池随感

作者:许风康

图:许风康作品


临池随感

近几年临池日深,案头少名帖、重贴,倒是对一些书家的信札兴趣颇浓。先后临习了黄宾虹、赵之谦、弘一法师的信札,也认真拜读了大翻译家傅雷的书信手稿。

信札本非专门示人之书法作品,书写的目的大多是叙事,为内容服务,也只给特定的人看,言尽则书毕,因此不必考虑浓淡、枯润、刚柔、虚实等所谓书法作品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书信的书迹代表了书家最真实的一面,或许也是最生动的一面。这就如最好的演讲就是把你所熟知的、对个人有触动的事迹娓娓道来一般。

我们对晚学传授创作经验时,往往把一件简单的作品复杂化。王羲之可能会惊叹后人怎么为他总结出这么多技法来,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很可能连书圣本人都没有想到过。今人写字往往过于注重技法的运用,并且目的性太强,完成一件作品便恨不得将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为了创作而创作最终难免反被创作所累。难怪当今书坛格调清新、气息畅达之书作鲜见。

黄宾虹、赵之谦和弘一法师的书札均极具个性。黄宾虹书札少平直之笔,因势结字,信手导出,得自然之趣,乃典型的画家字。赵之谦书札字形方整,用笔沉着,点画精到,不愧为以碑入行的高手。弘一法师的书札则有多种面目,我更欣赏其信手之作,情性与法度交辉。虽无其代表作所缔造的“清凉世界”境界,但因少程式与“定法”而显得生动、典雅,同时也能体会到其超拔尘俗的个性。观三人书信,用笔并不复杂,用墨也不很讲究,但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应了弘一法师在书信中表露的意思:不求数量,随意而作,乃有好文、好画、好书。

临池之际,拜读书信内容,了解笔者的际遇及思想能更好的理解其作品。赵之谦官场并不得意,因而有“弟之谋捐官,乃体面乞丐耳”及“卑躬屈节之技,学十年不得一分”之说。可见其刚直的一面,不愧为碑派的代表性书家。其书偶也有“穷也穷煞,骂也被人骂煞”等俗语,让人读来不禁莞尔。弘一法师的书信谈日常生活,也谈艺术。而对于书法作品的欣赏,他有一段话,大意是让人以欣赏一幅整体的画的方式去看他的书法,以更好的把握大章法,做到计白当黑、疏密有致。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傅雷的书信。傅雷严谨的作风同样体现在他的书法中。其书中规中矩,干净雅逸,鲜有纵情之举,更无上述三位书画家之恣肆、淋漓。让我深受感动又唏嘘不已的是他的遗书。一个行将主动结束生命旅程的人,在“派克笔”早已风行的年代选择毛笔留下遗言,这对傅雷来说可能是一种极庄重的形式。带给人震撼的是傅雷通过墨迹流露出的那份从容,仿佛是去往另一城市或乡村小住前向亲友交代几件琐事。书写过程从头到尾没有一丝凌乱,更没有一丝惊慌,可谓笔笔工整,字字端庄。透过他的墨迹,人们仿佛可以联想到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傅雷在书写时安详的面容,这等气概,俨然是另一个谭嗣同。

由此可见,书家的书迹,尤其是信札,能让我们看到他们的心迹,而揣摩和参透他们的心迹又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他们的艺术和人生。如果说字乃心画,信札一定更具说服力。

(此文2010年刊于《书法导报》)

许风康,江苏苏州人。从事书法、中国画研究创作三十余年。作品劲健沉雄、凝练端庄,不事雕饰而格调高雅。曾参加第七、第八届全国书法展;第七、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第一、第二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和第二届全国行书展、第三届全国楹联展等国家级书法展览。还参加江苏书法五十年大展和江苏书法晋京展等大型书法展。中国书法杂志、中国书法通讯和书法世界,美术报、书法导报、书法报等均作过专题报道或发表过作品和书论文章。作品还展出于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欧美多国。被国内多家美术馆、画廊和专业机构收藏。曾担任江苏省吴县市书协主席,苏州市相城区书协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友声书社社员。

(0)

相关推荐

  • 绯:名人书札看的不是书法

    名人书札看的不是书法 刊于<藏书报>2017年1月16日"纸品"版,发表时有较大删略 肖伊绯 向来"物以稀为贵",这个"稀"字, ...

  • 白谦慎|尺牍书疏 千里面目|你看他们的信里,藏着多少秘密?

    当时的游子若是要向父母报平安,离别的情侣诉衷肠,友朋之间互致问候......便要拿起毛笔写信,以信传情. |信札文化从何而来? 远在明代之前,中国的信札文化就已经十分成熟和发达.古人写信特别讲究礼数, ...

  • 李应祯行书札页

    李应祯(1431-1493),初名甡,字应祯,以字行,改字贞伯,号范庵,江苏苏州人.生长于南京,多游寓宜兴,中年始返苏州定居.好古博雅,尤尚气节,颇负时誉.书法篆.楷皆入格,行草遒劲隽秀.因曾任中书舍 ...

  • 片玉碎金,漫话诗札(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上诗人和诗作繁若星辰.广义上的诗包括自<诗经>以来的辞赋.乐府诗.古风.律诗.绝句.词曲等形式的传统诗歌."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掀起文学革命, ...

  • 山静似太古-乔小龙、许风康等作品

    ☝发布人:乔小龙          名称:近作 ☝发布人:许风康          名称:近作 ☝发布人:钱玉清          名称:近作 ☝发布人:雨石          名称:近作 ☝发布人: ...

  • 烟云出没有无间-许风康、夏回等作品

    ☝发布人:许风康       名称:近作 ☝发布人:夏回       名称:近作 ☝发布人:乔小龙       名称:近作 ☝发布人:雨石       名称:近作 ☝发布人:周雪耕       名称: ...

  • 宜烟宜雨又宜风-许风康、钱惠芬等作品

    ☝发布人:许风康        名称:近作 ☝发布人:钱惠芬        名称:近作 ☝发布人:周雪耕        名称:近作 ☝发布人:雨石        名称:近作 ☝发布人:程秋一      ...

  • 【江南收藏•文苑】程序员眼里的收藏(五)-柔软的符号

    文/聂怀宇 符号:形式化.结构化.象征性.诗情画意的浪漫通感: 符号是形式逻辑的表达方式: 符号是多面的,以人的主观认识为体系. 艺术符号是个性化向群体认知的妥协: 美丽.浪漫.恢谐.柔软.智慧,这些 ...

  • 【江南收藏•文苑】聂怀宇:诗歌、剑、杜鹃与寒号鸟

    文/聂怀宇 剑,这是一个怪胎.这么锋利的东西,排除武侠和浪漫的因素,作为长剑或佩剑存在的必要性,应该就是一种男性的饰物.要不怎会有真正的习武之人所说的"宁短半分,不长一寸"的说法. ...

  • 【江南收藏•文苑】聂怀宇:游学--应制文

    文/聂怀宇 上一次写命题作文是为了考试,这一次倒是有点奇,是为了学习. "游学",倒是个宽泛的题.行为.意识,文理科都可尽情发挥,或者古人那样,也没有分文理,只管一路考据下去. 现 ...

  • 【江南收藏•文苑】一把壶,一个人——记江建群西施壶

    文/高晗 知道江建群江老师是在2008年,机缘不巧,那时没有见到江老师本人,只见到他留下的一把壶,一把美美的西施壶.对西施壶的喜爱起源于以前看到的一篇报道,有一位老先生做了一把非常精致的.小小的可以放 ...

  • 【江南收藏•文苑】烟波浩渺,碧色粉黛——江南春

    文/聂怀宇 又是江南的春天了.烟雨江南这个词会自然的浮现在脑海里. 淡淡的晨雾中,太湖远远近近的白帆在如画的水中,远的近的山,温柔的躺着,淡淡地施了粉黛.又或者是老城的街道,若有若无远近的言语,河边桥 ...

  • 【江南收藏•文苑】聂怀宇:吃茶一水间

    我想要取一个非凡一点的标题,想来想去,还是王迎新老师自己的这个斋名比较贴切. 就像王老师解读她拍照的图片说的那句话"只要人坐在这个环境中的感觉!"这是多好的一种场景,人--坐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