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课堂|议论文如何整体布局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

——议论文如何整体布局

时评典范

心存感激

颜秀霞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心慢慢变硬了,变冷漠了,变贪婪了。尽管脸越来越显年轻,心却越来越老;交际应酬越来越多,心的交流越来越少,格式化的表情越来越多,会流泪的人越来越少;贪婪掠取的人越来越多,心存感激的人越来越少。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人类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

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的“这一个”。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唤醒沉睡的良知,在自己的小家装修得豪华如宫殿时,去看看父母的房子漏不漏雨;在外饮酒作乐、潇洒走一回时,想想父母在家里是否感到孤独。

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之心,慈悲之心。心存感激,就会布施行善,多给予,少掠取,使自己心灵富足。得到别人帮助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与人发生矛盾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想起往日他对你的关心帮助,化解心灵的隔阂,让友谊常在。心存感激,就会具备宽容之心,而宽容则是给予的一种高级境界,是通往我们精神和灵魂增长之路的钥匙。

对事业心存感激,就会忠诚敬业。即使是为公司、为单位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不要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你仍要心存感激,感激你和事业一块成长,感激为之效劳的公司和单位为你提供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感激领导对你的信赖、重用和同事对你的大力支持。在你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心存感激,才会对事业忠诚,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内驱力,将你的现有成功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感动,你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做出感动他人、感动自己、感动公司乃至感动中国的壮举。

对生活心存感激,你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许多事情往往都是双刃剑,若只看到刀刃一的面,受伤的永远是自己。比抱怨更为重要的是自己为改变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生活是什么?生活是那河中水、指间沙,我们必须健康快乐地活着,这虽然平凡,可对于那些重病将死的人来说该是多么珍贵啊!

对大自然心存感激,就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平共处的心态去爱护大自然,而不是以主人的身份去占有。四季交替中我偿感受到大自然不同的呵护与关爱。寒冷的冬日,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你的床头,你会感到那是母亲温暖的手抚摸着你;夜晚来临,怕你寂寞,月亮像个多情的情人,将一片幽辉洒在你的床前,静静地听你诉说心中的情话。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给你以坚毅勇敢,流水给你以柔情缠绵,这些美好的品格汇聚成人类的至尊至美,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大自然心存感激,肃然起敬。

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吧!心存感激将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心存感激将使你获得力量,使你产生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

(摘自《读者》,有删节)

技法获取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议论文作品,值得中学生借鉴之处很多。

一、针对现实,反面入题。

开篇先用一组排比句“变……了”,再用一组排比兼对比句“……越来越……,……越来越”,指出当前感激缺失的现状,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人类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针对现实,从反面入题,有的放矢,这就使文章有了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避免了空谈的毛病。

二、多方阐述,理由充足。

在提出“心存感激”的中心论点之后,文章从“孝行”、“慈悲”、“敬业”、“热爱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五个方面设置分论点,阐述“心存感激”的意义。这五个分论点,实际是“心存感激”的五条理由,是从“为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的议论分析。从不同侧面探讨“心存感激”的理由,内容丰富,论证充分,很有说服力。

三、段首显旨,思路清晰。

再看五个分论点的句式和位置。五个分论点都以“对……心存感激,就会……”为句式,形式大致相同,简明扼要,明白晓畅,而且一律置于每段的段首,使其成为段首中心句,统领全段。五个分论点以相同句式出现,同时又置于段首,这样容易引读者注目,同时阅读中能迅速把握各段要旨,进而迅速把握整体思路

技法链接

明确特点  多问勤思  

——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近年来,话题作文逐渐淡出,材料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的主角。材料作文,依据材料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依据材料的内容,可分为寓意类材料和新闻时评类材料。从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到命题人青睐,考生应当特别注意。

一、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的一般特点

所谓新闻时评类材料,是指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同时也是时事政治中的新闻或社会热点材料。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有三个特点:一、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社会关注度高,材料所涉及的事件都是新近发生并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二、材料具有开放性,人们对提供的材料往往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作文引导语上往往有“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你就此发表你的见解或看法”这样的提示话语。

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和故事类材料作文看上去有些相似,其实是不同的。故事类材料作文,其故事蕴涵道理,作者要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然后通过古今中外事例来证明这个道理的真实性。而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则不是这样,它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常常是“中性”的,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对材料的认识,可褒可贬,可评可争,可讽可谏,可嬉笑怒骂,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

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直面材料,就事论事,二是借题发挥,就事析理。前者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其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者写法同一般寓意型材料作文写法相似,将材料作为由头,提炼出一个道理,由此展开阐述论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二、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观形思神,论质定性。

这种审题方法表现为对材料是何性质的追问,即透过材料的形式和表象,思考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对事件或人物上纲上线,论质定性,表明这是一件什么性质的事件,有怎样的意义或危害等,从而确立种种不同的立意。

【试题回放】

(2014届韶关高三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报道,2013年12月3日,高中女生琪琪从陆丰望洋河桥上跃下身亡。前一天,因怀疑她偷窃服装,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曝光,她成为身边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

对此,网上议论纷纷。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这道作文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立意。从琪琪的角度,可以有:珍爱生命,勇敢面对人生挫折;用自杀的方式证明清白或逃避困境是懦夫行为;拥有生命,就没有迈不过的坎。从店主的角度,可以有:仅凭怀疑就乱发他人信息,违法害人;处理问题应凭实据,切忌随意怀疑;法治社会,应依法办事。从人肉搜索的角度,可以有:不问青红皂白实施人肉搜索,实为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拒绝网络暴力;正确利用网络人肉搜索功能。从同学的角度,可以有:看问题需客观公正,切忌仅凭一面之词而乱加评论;同学朋友若有错应帮其改正,而不是落井下石;人言可畏,我们应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这些立意角度不同,评论的对象不同,但无不建立在对评论对象的行为性质的认定的基础之上。对琪琪行为的性质认定有不珍惜生命、逃避困境等,对店主行为的性质认定有随意怀疑、违法害人等,对网络行为的性质认定有网络暴力,对同学行为的性质认定有落井下石等,正是对各方面的行为性质有了准确的定性,这才有了准确而深刻的立意。

2、观果思因,追根求源。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是有其特定的原因的。将材料呈现的情况作为一种结果来认识,通过因果分析的方法,推究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再以原因作为立意的依据,是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又一重要方法。

【试题回放】

(2014年广州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在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学生: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这道作文题,我们从不同的方面通过“为什么”的追问来形成众多立意。从整体上看,校服代表的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统一要求,可是学生为什么无视学校的规定,在校服上随便涂画呢?这是因为他们追求个性表达,不懂统一和自由、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这样就可以有统一与自由、共性与个性方面的立意。再从第一个场景来看,学生为什么只记住老师的规定,而没有说出任何理由,这是老师简单处理、缺少必要引导的结果,这样就可以有因势利导、拒绝简单粗暴的立意。再从第二个场景看,学生为什么会那么自信地回答是“百分百真迹”?显然是明星崇拜在作祟,这样就可以对当前青少年追星现象展开评论。从场景三看,校服在学生眼中为什么不值钱?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校服金钱价值,看不到校服本身所承载的一所学校的形象和文化积淀,这样就可以从青少年缺少文化眼光、审美观念低俗的角度展开评论。

3、观难思解,建言献策。

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同样是一种能力,而且是能力链中最后一环,更能体现人的能力的高低。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叙述的常常是某种社会问题,对这类问题,如果能从有何措施、如何解决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也是一种很好的立意途径。

【试题回放】

(2014年河北邯郸高三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12月2日,哈尔滨环卫系统公开招聘清洁员,其中有29名研究生学历的考生报考,原因无疑都是因为该项工作有编制。有人说,如今编制紧俏,研究生做这样的选择是各取所需,也有人说为了一个编制就放弃所学,实在是大材小用。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试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

研究生本该从事知识含量高的职业,若就职清洁员,显然学非所用,造成人才资源浪费。这实质上体现了盲目的择业观,只考虑职业稳定、待遇有保障,而失去凭其所长去创造和奋斗的机会。这种思想倾向和人生态度不值得提倡。但是现实就业难,好高骛远是愚蠢的,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困境,使学子们无奈,不得不理性务实。只要有岗位,行行出状元。因此,立意上我们需要辩证思考,批评不足也要加以肯定,可以围绕“进取与务实”“准确定位自己”“可以平凡,不能平庸”等展开行文,阐发一种积极向上而又理性务实的人生态度。

除此而外,我们还可以针对人才培养、素质教育、用人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形成自己的立论。29名研究生报考清洁工,可见研究生人浮于事,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大有问题,据此可以提出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压缩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等建议。因为挤进编制以内就有了待遇就有了保障,可见编制内外大不一样,据此可以提出改革用人制度、建立进入和退出机制、打破铁饭碗等建议。

4、观事思理,拓展提升。

观事思理,借题发挥是新闻时评类材料作文的又一种审题立意的方法。这种立意方法不注重评论材料中的事件和人物,而是以新闻时评的材料为由头,引出某种道理,以这一观点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或立论的依据。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4月,媒体报道,邓亚萍录制《中国梦想秀》时一张落泪照片再引网络热议,有网友调侃:“她做搜索赔了20亿,能不哭吗?”

邓亚萍是一代乒乓女皇,曾经威震海内外。1997年起,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和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及人民网旗下的“即刻搜索”总经理。去年11月份,“即刻搜索”关闭多项产品服务,邓亚萍离开“即刻”,重回体育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探索】

在球台上横扫千军,在政坛上未必能驾轻就熟,有经济学博士的头衔,未必就能指挥经济领域里的“战争”,本题可采用观事思理、借题发挥的方法进行立意,即从邓亚萍的人生遭遇里分析提炼出有关人生或社会的某些道理,将其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学历与能力

邓亚萍具有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学历,但经济学博士未必就有领导实际经济工作的经验和能力。学历和能力是有联系的,具有某种学历的人也会具有相应的能力;但学历和能力毕竟不是一回事,重学历轻能力之风不可涨。

○人才与通才

邓亚萍的确是一个杰出的人才,但是任何杰出人才总是一定领域里的杰出人才,只能在一定的领域里叱咤风云,不可能在一切领域里都是行家里手。把杰出人才当通才,让他担任力不胜任的工作,这是害人误国之举。

○自信与自知

在乒乓球界登顶后,转攻经济学,在获得经济学士后又投身政界和商界,这是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也为高度自信的表现。但是人要自信,还要自知,自己何短何在,适合干什么,必须有一个明晰的判断,借光乘势也许能干好一两件事情,但长久不了。

仿作练习

生活中,时常有人感叹自己太孤独,没有谈笑风生的朋友,时常抱怨自己太孤独,缺少志同道合的知音。你有过孤独感吗?你对“孤独”是否有了新的看法,“孤独”会让你想起什么样的经历,产生怎样的感想呢?请以“孤独”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作文指导】

人们常说:“最怕孤独。”其实,孤独有时并不是空虚、寂寞的代名词。爱因斯坦曾说他觉得最快乐的时候是“孤独的愉悦”。他认为,孤独并非意味着寂寞,反而会愉快地把人带入一种知识的境界。我国古代大哲学家庄子也主张要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气魄。在他们看来,孤独可以使人洗净心灵的尘垢,排除外界的纷扰,从孤独中体验生活的哲理及创造的欢乐。孤独之中常能还“人之初”的真我,在心灵空间里萌生一片蓝蓝的天。

孤独是一种创造。科学家、哲学家及文学家中与孤独结缘的人不在少数,原因之一就是孤独的人容易发现许多普通人不易发现的东西,在孤独中屡屡会创造出一个个令人称道的奇迹。只有真正进入这种境界,人才能明志,才能有所建树,这是孤独的神韵。

孤独是一种生命的体征。世上可说无人不孤独,关键是善处与否。对待孤独不是“借酒消愁”,而是应学会在孤独中充实自己。那些太爱热闹的人,那些过分热衷于权力和金钱的人都进入不了孤独,他们也很难战胜孤独。

孤独是一种冷峻的美,它时而像铅块一样凝重,时而像白鸽一样轻盈。能善待孤独就是善待真实的人生。我们应该像拥抱快乐那样拥抱孤独,才能拥有创造,享受“孤独的愉悦”。

写这样的话题作文,一般都要把观点落在赞美、欣赏、歌颂“孤独”上来,至少要肯定写来,才比较好写;写否定“孤独”,当然可以,但一般难以出新出奇,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最好不去从反面立意。再提示一点的是,可以考虑把抽象的“孤独”比喻成具体的什么东西,将其具体化写来,会有意想不到的妙处的;散文式的写法,如“孤独是什么,孤独是什么……”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

学生习作

孤独撑起一片天

某生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讲究和谐、提倡合作的时代,独立特行似乎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然而我以为作为生命个体,我们还是应当努力保留一点孤独意识。

孤独造就深沉。

我们欣赏刚毅的形象而并不看中奶油小生,因为刚毅与深刻相邻,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是成熟的标志。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浅薄走向深刻的过程。怎样才能摆脱浅薄,实现深刻?经历孤独是一个重要的途经。随波逐流,趋炎附势,跟着别人起哄的人,被潮流所裹挟,与泥沙、浊流一起沉浮,他不会寂寞,不会孤独,但也难有深沉和深刻,只有孤独地站在岸边静观冥想的人,才有可能炼就洞若观火的慧眼,炼就出成熟者所具有的深邃和深刻。

孤独滋润高洁。

“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流放途中的屈原是孤独的,他坚守寂寞,高扬高洁的旗帜;“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大观园里的林黛玉是孤独的,她在孤独中守护高洁,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现代社会在异化,人情虚伪,繁文缛节让人们身心疲惫,心灵需要在孤独中休憩。走进美丽的孤独之岛,能使人平息七分躁气,冷却三分火性,增添遍体清凉,所有热闹时看不见的,激动时分不清的,悲愤时看不透的,酒醉时辨不明的,在孤独和寂寞的瞬间就可以完全洞悉,心灵得到升华。

孤独铸造辉煌。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孤独是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孤独可以让人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干扰从而潜心钻研醉心研究;孤独可以让人去掉浮躁之心,从而有可能通过扎实努力而做成大事、大学问;孤独可以让人始终保持冷静心态从而能不断地正确审视自己,修正自己的目标;孤独可以让人有时间去思考从而使思维和思想日趋成熟。司马迁的孤独,成就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陈景润的孤独,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费德说过:“孤独是成功之母。”勇敢地跨越孤独和寂寞,寂寞之后定会找到一条洒满光辉的人生之路!

高山是孤独的,因为它挺拔;大海是孤独的,因为它浩瀚;冬天是孤独的,因为它在孕育。作为个体生命,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我们就能用孤独撑起一片天空。

点评:

文章从时代精神的高度肯定和谐与合作,继而简明扼要地提出“努力保留一点孤独意识”的论点;然后以“孤独造就深沉”“孤独滋润高洁”“孤独铸造辉煌”作为分论点,从“为什么”的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具体论证;最后借助类比作结:中心突出,结构和谐,论证有力。语言畅达老练,比喻和整句运用恰到好处。

跟踪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棵橘子树,主干之上分为两大分枝。它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数年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分枝照常挂果,另一分枝空空如也。人们大惑不解,去请教林业专家。专家听罢介绍,神秘地说:“这棵橘树变性了!之前它挂果繁多,营养消耗巨大,如今再也没有能力正常挂果了。于是两个分枝商量,一个把自己的营养奉献给对方,使对方继续结果,而自己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风光——这叫做‘雌雄同株’。”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寓意型新材料作文题。一棵橘子树,“年年硕果累累”,足以表现橘子树的奉献精神与生命价值。更为奇异的是,数年之后竟然出现了“雌雄同株”的现象。解读本题,应从寻求“雌雄同株”的原因入手,这也是材料的寓意所在。

林业专家的一番话,揭开谜底:当因频繁挂果而营养消耗巨大不能再正常挂果时,两个分枝不愿就此罢休,一方做出牺牲献出营养,让对方“继续奉献果实”,自己甘愿默默无闻。这是伟大的奉献精神,也是应大力倡导的合作意识。明确了寓意,就不难确定立意,如“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生命的价值”“合作让人生更精彩”等。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