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是专业必修?是,原理如下——
原创 中书汇
大篆,是先秦文字的书法学总称,与秦统一后官方文字小篆相对应。
大篆与小篆相比,更难以辨识,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自为“政”就意味着各自为“文”,所以比较乱。
目前我们书法人学习的大篆,主要指西周时期的金文,也就是那些青铜器上的铭文。这其中有些字我们已经不认识,只能靠猜。这也是学大篆不好的地方。
起伏连绵,不绝于耳。
那为什么要学大篆呢?有三个很重要的理由
1,古文字、尤其是西周金文中蕴含的高贵而质朴的气息。
可以说,在接触到大篆之后,你才有可能感受到中国文字造型的高贵和神秘,涵养自己的审美气质。
2,金文的构字样式极为丰富,让我们不仅懂得一些造字方法,还能打破对单字构型的常规。
3,线条的金石气,能让我们敢于下笔,在不追求速度与完美的过程中,完成书写性,纠正描画的致命错误。
下面简单阐述
这是大盂鼎墨拓局部,扑面而来的华贵神秘的王室“器息”,同时还有上古文字的原始质朴,再加上很多装饰性的笔调,撑满的章法,这是其他书体很难见到的状态,是书法审美的重要补充和启发,清中期以后,之所以成为中国书法的又一次审美转型,主要来自大篆和汉魏碑刻。
左为毛公鼎里的虎,右为散氏盘里的虎,这可是画了一只真老虎。从头到尾,胡须爪子俱全。这种构字造型,在小篆里全然没了踪影。
左为石鼓文里的虎,右为说文解字里的虎,已经看不出虎的形态,高度规则化的方块字,是官方文字演化的规律。
所以,在大篆里,我们还能感受到原始文字的象形特征,也能够丰富我们的想象力,从而打破对结字的顽固认知,让我们的书写更自由。这种底层逻辑的迁移,可以强力提升书法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呼应、错落的结字方式,俯拾皆是,即使像《毛公鼎》这样比较规矩的写法,也是一派天真烂漫。
不仅单字如此,通篇的状态也是如此,真如天象一般。看下面这张白盘的局部。
《虢季子白盘》局部,大大小小,东倒西歪,呼应背离,全循自然,真是一派天机!
很多学书者都有个致命的问题——描画,也就是不敢下笔,为了准确美观,小心翼翼,尤其是起收笔处和转折处,笔画形态比较复杂,于是只能慢慢地一点点描绘,完全失去了书写的自然性,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没有了运笔的畅快感,最终反而不会写字了。虽然看上去整齐丰富,但实际上毫无生气。
对于这样的同学,我是非常建议学一学大篆的。
理由如下
1,大篆的起收笔形态,普遍较为模糊,不那么确定,没有太多的华饰,即使有方圆,但也普遍不是很规则很清晰的形态,下笔裹锋即走,磊落大方。这就培养了敢于下笔的好习惯。
2,大篆的中段,基本上是“锥画沙”、“屋漏痕”,折笔很少,也不要求等粗,只要能把涩感写出来就好,这样可以忘却“漂亮”,直击“质感”,将注意力集中于逆势涩行的力量,而不是形态的细腻准确。
3、大篆的线条,走线不那么固定,即使有点走样,也不会难以收拾,这样可以更畅快地书写,而不那么斤斤计较。
《散氏盘》局部,正侧、向背、疏密、方圆,清清楚楚
另外,很多同学始终不能深入理解笔势字势,而大篆在这方面非常突出,正侧关系、向背关系非常惹眼,很容易被看到,从而被有效表达。
当然,学习大篆的好处,远不止上述几方面,更为精深的一些东西,在我们临写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所以,先写起来很重要,你一定会觉得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以前在其他书体中感受不到感受不深的东西,写写大篆,就凸显起来、清晰起来了。
下一篇推文,我将阐述学习大篆的路径。因为我看到很多同学只买了《散氏盘》一门课程,因为《散氏盘》名气很大,但实际上,《散氏盘》放在最后写才是比较合理的。
先写《大盂鼎》、《史墙盘》、《毛公鼎》,再写《散氏盘》、《虢季子白盘》更符合学习的一般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