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一个人的欲望越重,他的人生就越是慌乱
一、
一个人内心的欲望越重,他的人生越是慌乱,当他眼中只有欲望和物质的时候,便很难正确地判断身处的环境和自己当下应该做什么。
在《列子》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以瓦鉒者全,以金鉒者跋,以玉鉒者发。是故所重者在外,则内为之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瓦来做赌注的步伐徐缓,用黄金去做赌注的人急速奔跑,用美玉去做赌注的人神色不安。因此,所重视的东西在金玉这些外物上,那么内心自然就会笨拙。
《列子》之中的这个道理和《庄子》“嗜欲深者天机浅”的道理是一样的,一个人的欲望越是强烈和繁杂,那么他的内在天赋灵机必然浅薄,此时的内心状态也是模糊和笨拙的。
就好像在生活中,当一个人被欲望冲昏头脑的时候,他已经分不清什么叫做理智和情绪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很难谈得上更好地去生活。
因为对于人性来说,所有带着情绪去判断结果以及做出决定,最后带来的后果都是错的,只有理智清醒地看到你应该看到的东西,这才算真正的智慧。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有一人问禅师:“您在修行之前和修行之后有什么样的区别?”
禅师回答说:“我修行之后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句话让这个人非常诧异,因为他觉得这种状态和平常人没什么区别。
禅师就对他说:“这之间当然有区别了,有的人吃饭的时候也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甚至噩梦连连,睡不安稳,而修行之后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睡觉就是睡觉,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这个世上,很多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就是因为杂念欲望吞噬了自己理智清醒的灵魂,占据了正确思考问题的角度,总在计较利害得失,总在追求自己主观意识之中存在的浮华,并产生了千般妄想,万般罪孽。
人在贪嗔痴慢疑的带领之下,心中存在着无限的杂念和浮想联翩,但是在这浮想联翩之中,却没有任何对人生有益的东西,最后导致丧失了平常心,迷失了自己,迷茫、痛苦皆因此而生。
二、
有一句话说得好:错误的勤奋比不努力还可怕。
人并不怕毫无作为,怕的就是盲目冲动,特别是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躁,没有考虑自身条件,以及当下客观环境,总是在欲望的挟持下去追逐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越是焦躁犯的错误越多,而正确的状态就是清醒地审视自身和理智的分析条件之后再做出决定,要么耐下心来沉淀自我。
而这两者都有一个核心前提,就是让自己保持内在的宁静与祥和,只有保持内心安宁,才能避免外在行为的问题。
所以,将心清空,保持平静,用平和的状态去面对最平常的生活,用心感受当下的空间,这才能领会生命的真谛,并且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和态度。
不管是佛家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还是《道德经》之中所说的“能如婴孩乎”的状态,以及《庄子》之中“坐忘”“心斋”“撄宁”,以及“呆若木鸡”等等概念,都在诠释这种状态,那就是清除自己内心的杂念和干扰,保持自我内在的清静境界。
我们就拿《呆若木鸡》来举例子:
纪渻子为周宣王饲养斗鸡,十天之后,周宣王就问他:“鸡训好了没有?”
纪渻子就说:“还没有,这个鸡看起来神气骄横,目空一切,但是内在没有底气。”
过了十天,得到的答案还是不行,说这只鸡听到别的鸡叫,见到别的鸡的影子还是会有反应。
又过十天之后得到答案说还是不行,这只鸡还是眼神凶恶,怒气冲冲。
又过了十天,得到答案是差不多了,这个鸡虽然不时鸣叫,但是没有好斗的表情了,看上去就像木头做的一样,它的道德完备了,别的鸡见到这只鸡都不敢进前,掉头就跑了。
“呆若木鸡”如今已经演变成了贬义词,但是在庄子的思想中,就是得“道”之后德行完备的典型代表,而这也是摆脱了内心纷杂,以淡然自若的平常心去面对世事的境界。
就像大智若愚的智慧一样,一切都能站在冷静理智的状态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由情绪和欲望等一系列心头杂念,引领着自己去追逐一些背离客观条件的事情,以此来避免错误。
看似无知无觉,实则以大智若愚的姿态,遵循客观规则,也让我们找到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方向。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