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范围副词(二)

文言的虚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造句子,表达意思。虚词包括:副词、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此外,在这一章里,也顺便谈谈文言的词头、词尾。

副词

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范围、时间、否定、语气、程度、情态等,在句中通常作状语,这种词叫副词。和其他虚词相比,副词数量最多。而且,一个副词常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表示语气,有的既表示语气、又表示时间,有的在同一个句子里兼有几种不同的作用。所以同一个副词,有人说是语气副词,有人说是程度或别的什么副词。下边我们把文言的副词分为几组加以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古代常用、而现代不用,或者古今都常用、但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的。

(一)范围副词

“皆、悉、咸、举、毕、俱、尽、凡、率、但、特、止、直、唯、第、徒、仅、独、并、相与、相”等,表示事物范围的大小或数量的多少,叫“范围副词”。

四、第、徒、仅、独

这几个副词主要也是用来表示限制的,不过情况比较复杂。“第”当“只、仅仅”讲,而有时只可译为“只管”。如:

1.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起义》)

——即使仅仅免于杀头,可是死于戍边的本来也占十分之六、七呢。

2.行矣,求三老而问之。(马中锡:《中山狼传》)

——只管走吧,找三位老年人去请教。

“徒”当“只”讲,有时等于“白白地”。如: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大的秦国不敢派兵攻打赵国的原因,只是由于我们两个人在赵国啊。

4.度不中而轻发,靡弹药。(《清稗类钞·冯婉贞》)

——瞄不准就轻易发射,白白地耗费弹药。

“仅”有时当“只”讲,表示“少”的意思;有时又表示“多”的意思,当“几乎、将近”讲。如:

5.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贾谊:《过秦论》)

——假使子婴有普通君主的才能,有一个普通辅助者,那么华山以东尽管变乱,关中之地还是可以保全的。“仅”表示少。

6.初守睢阳时,士卒万人。(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张巡)开始坚守睢阳城时,兵士几乎有一万多人。“仅”表示多。

“独”有时表示限制,和“但、特”同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只有、单独、独自”;有时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怎么”。如:

7.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子布、元表那些人各顾自己的妻子、儿女,专为个人打算,很让我失望;只有你和子敬跟我意见一致。

8.纵彼不言,籍不愧于心乎?(《史记·项羽本纪》)

——即使江东父老不说什么,我难道心里不惭愧吗?

五、并、相与、相

在现代汉语里,“并”是“并且”的意思。例如“他赞成,并肯帮忙”。在文言文里,表示“并且”的意思用“且”、不用“并”。“并”和“相与”是同义副词,意思是“共同、一块儿”。如:

1.陈胜佐之,杀两尉。(《史记·陈涉起义》)

——陈胜帮助吴广,共同杀死了两个将尉。

2.木实未熟,相与视之谨。(柳宗元:《憎王孙文》)

——树上的果实还没有成熟时,它们一块儿看守得很谨慎。

“相”经常是“互相”的意思。例如:成语“相反相成”是说两种事物互相排斥,又互相联结;“相依为命”是说,两个人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可是在“父子相传、前后相随”中,“相”就不是“互相”,而是“一代接一代一个接一个”的意思了,这叫“递相”。此外,当“相”用在及物动词前边时,这个及物动词通常省略其宾语。状语“相”意义上等于被省略的人称代词宾语。如:

3.恐私心评,言有不逊之志,妄忖度。(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恐怕他们私心评论,说我有野心,使得人们胡乱猜想。“相评”等于“评我”,“相忖度”等于“忖度我”。

4.不久当还归,誓天不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不久我一定回来,我发誓决不辜负。“相负”是“负你”的意思。

5.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恤?(贾谊:《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发生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拿什么救济他们?“相恤”等于“恤之(灾民)”。

未完待续……

这里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网络爽文小说!我们也不提倡听书,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只靠“听”,能懂吗?

(0)

相关推荐

  • 略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上的价值

    作者:徐时仪(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来源:上海师大学报哲社版2000第一期 摘  要:历来的学者往往偏重从哲学.思想史的角度研究<朱子语类>,该文则主要考察其语言方面的史料价值,认为& ...

  • 《文化安顺》乡风民俗 硝烟散尽 "乡音"犹存(下) 2019年第14期 (总第369期)

    硝烟散尽"乡音"犹存 --例析屯堡方言保持的明代汉语底层成分 刘文仲 文言词类在方言口语中"复活"--之.矣.何.于.其.兮.哉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 ...

  • 古诗文中的虚词

    古诗文中的虚词--副词篇·(1)时间副词 一.时间副词 1.过去时 [曾]·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剌盎.(曾经) [尝]·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曾经) [已]·骨已尽矣,而两狼之並驱如故.(已经) [ ...

  • 文言基础知识:时间副词(二)

    副词 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范围.时间.否定.语气.程度.情态等,在句中通常作状语,这种词叫副词.和其他虚词相比,副词数量最多.而且,一个副词常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 ...

  • 文言基础知识:语气副词(二)

    副词 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范围.时间.否定.语气.程度.情态等,在句中通常作状语,这种词叫副词.和其他虚词相比,副词数量最多.而且,一个副词常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 ...

  • 文言基础知识:程度副词(二)

    副词 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范围.时间.否定.语气.程度.情态等,在句中通常作状语,这种词叫副词.和其他虚词相比,副词数量最多.而且,一个副词常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 ...

  • 文言基础知识:情态副词(二)

    副词 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范围.时间.否定.语气.程度.情态等,在句中通常作状语,这种词叫副词.和其他虚词相比,副词数量最多.而且,一个副词常有几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有的既表示程度.又 ...

  • 文言基础知识:同义词(二)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文言里有很多的同义词.说是"同义",其实它们常常并不相等,或者含义有细微差别,或者用法有所不同. 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常用词,对于阅读文言文是必要的.但是, ...

  • 文言基础知识:名词用作副词

    根据不同的意义和语法特点,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有些词有比较实在的意义,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叫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用作副词 名词用作副词,这种情况现代汉语里极少 ...

  • 文言基础知识:动词用作副词

    用在动词前边,对动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的,经常是副词.如果把动词放在副词的这种位置上,让它修饰.限制后边的动词,在句中作状语,这个动词就用作副词.动词作状语,这种现象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不同的是:现代汉 ...

  • 文言基础知识:疑问代词(二)

    代词 代词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 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代词叫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有指代说话人一方的(第一人称),有指代听话人一方的(第二人称),有指代第三者的(第三人称). 疑 ...

  • 文言基础知识:范围副词(一)

    文言的虚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造句子,表达意思.虚词包括:副词.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此外,在这一章里,也顺便谈谈文言的词头.词尾. 副词 用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