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学 II 前沿:何刚诗(9首)+评【241期】
前
沿
何刚
何刚,福建福清人。福建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在《诗刊》《星星》《诗选刊》《扬子江诗刊》《诗潮》《诗林》等各种文学期刊发表过作品。文学作品曾被央视及部分省、市广播电台选用。曾获评为首届福建省书香之家。
朗诵者简介
李玉君,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营口诗词学会秘书长,营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随笔、小说、诗歌等作品散见于《海燕》《阳光》《辽河》《营口日报》等报刊杂志。本人酷爱朗诵,愿用声音为好诗歌再添上一双翱翔的翅膀。
何刚诗歌9首
赞美
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
我又怎能做到心无旁骛
比如风调雨顺,鸟语花香
赞美河流和茂密的树林
告别黯淡陈旧的日子
青铜器那般质地
记载着陌生、怀念、诱惑
传递古老的光芒
在无所适从的时候
记起一次次想象之中的逃离
想着这些话题
我由衷赞美——
芦花摇荡,铺满江滩
秋天又一次碾过平凡的时光
书,与时间的刀锋
一想到年龄,周围可怕的静寂
中年之后就羞于谈论理想
与儿子一起,空间不要太大
一间书房足够,可以不顾及整个世界
从天南海北背回来,满屋子的书
很多还来不及仔细翻阅
每页都这么锋利,一不小心
就划伤我浅薄的思想
这些书,年轻时就紧随我
从乡下辗转而来,嫁到城里
在榆木架上安家落户
有的书本封面已罩上灰尘
内页却还是崭新的
像我亲爱的儿子,不善言辞
等着我下班回家招呼,亲近
面对满墙的书,我的软弱一览无余
时间躲在书房暗处,闪着寒光
想起这些,我就怕撞见儿子慌乱、无辜的眼神
我为他心疼,却无从获知他内心的秘密
阳光洒在北方的冻河上
秋天悄悄地出走
而这个冬天连一场雪
都被省略了
我在北方的冻河上走
午后的阳光轻轻击碎了
我内心积攒的思乡情
在这里,我成了从南方来的
外省人
惊奇地体验水的静止
一只苍鹰的掠过和翱翔
风在耳边呼啸而过
必然还有人在谈论
北方的冻河,与一场被遗忘的雪
谈论最接近幸福的内涵
我已准备就绪
披着一身阳光,站在冻河之上
我对着旷野喊——
雪,你该来就来吧
那片炊烟
炊烟升起,天空就辽阔无比
祖母住在这片炊烟之下
那些缓慢而洁白的
光阴,都源于她朴素的生活
烟囱之上,是缭绕的愁结
屋里有祖母的柴米油盐
九十二岁的祖母
坚持用这种古老朴素的方式
与村庄对话
让炊烟与粮食、蔬菜、稻草
和睦相处
灶膛里,枯枝劈啪作响
偶有火苗蹿出灶口
又被祖母的火钳
赶进灶膛,一如
祖母对子孙的关爱
欲言又止
她满腹心事,被留在
比遥远更远的民间
目睹了村庄的盛衰过程
面对炊烟,我时时保持仰望
我动用了被方言浸透的全身细胞
向炊烟表达我
一个远方的游子,卑微的敬意
并在祖母每一句叮嘱中
小心翼翼地前行
从前的雪
那些年,我多么热衷于
谈论雪与远方,与爱情
对理想迫不及待,浓墨重彩描绘
掩饰内心潜伏的波澜、烦躁、欲望
反驳任何阻止我启程的理由
哪怕为一场无法预知的雪
而这些年,我还是我
但从前的我已抽身而去
现在,三餐清淡,生活简单
很容易就快乐、满足
还常为以往的不成熟忏悔
懊恼对长辈曾经的鲁莽、顶撞
苦口婆心劝女儿天黑前回家
甚至淡忘了从前的雪,许是
看过远方,不再对世界蠢蠢欲动
六月的心事
——题工笔画《荷》
与一朵荷花默默对视
彼此会意的笑颜
心底已荡漾起涟漪
那年夏季,风中的蜻蜓
避不开的唐诗宋词
亭亭玉立之中
皓齿红唇,呓语低吟
情愫层层渲染而过
六月的心事,已泛滥成
一泓碧水的颜色
而且定然有我
只为你,独自低飞
东晋的桃源
——题国画《高山空谷》
如果这是东晋的桃源
就让我独享空谷
遁入林间古宅
扯几朵白云做棉絮
悠然抱枕而眠
其实,留在古代也好
我会是归隐的剑客
突然厌倦了江湖
彻底忘却恩怨情仇
只想做渔翁,沿溪泛舟
一路斜风细雨
抑或饮桃花酿制的酒
且醉且歌
忘却归途
一条河流
沿着河流向南,向南
榕树生长在少年时代的
晒谷场与河岸边
苍翠茂盛,一如既往
河流将时光分割成
此岸与彼岸
在那里,心会平静下来
偶尔发些感慨,譬如古井
岸边一排排浣衣石
村里残旧的祠堂
一条河如此执着地深入我的血脉
进入我的内心深处
我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条河流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满怀敬仰
如此坚忍地深爱着
无垠星空里的七夕
今夜银河,高过我的仰望
比思念更深刻、渺远
如水的女子,你的古镇、江南
和那些甜美的、男耕女织的梦
曾想,你我十指相扣,趟过银河
成为这个节日的主角
而我的前世,注定是途经江南的男子
策马扬鞭绝尘而去,却丢失了整个世界
往事无垠,遥望星河,擦肩而过的七夕
停驻瓜棚之下。倾听,谁的情话?
中国新媒体文学诗歌评鉴
何澍清
评鉴诗人
在明与暗之间构建,破译亲子疏离的密码
——浅评何刚诗歌《书与时间的刀锋》
文/何澍清
亲情,是人类永远需要探讨的话题,亲子关系,更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停的思索。如何才能成为走进孩子心里的父母,更是困惑了许多人,看看诗人何刚怎样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贴近现实的话题。
“一想到年龄,周围可怕的静寂/中年之后就羞于谈论理想/与儿子一起,空间不要太大/一间书房足够,可以不顾及整个世界/从天南海北背回来,满屋子的书/很多还来不及仔细翻阅/每页都这么锋利,一不小心/就划伤我浅薄的思想”
年龄,对于中年人来讲,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诗人在此处用“可怕的寂静”来渲染想到年龄时给心灵带来的强烈的震动,有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起到了渲染气氛的良好效果,给读者以较强的代入感,既委婉,又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个好的诗人,他会以最快的速度捕获读者的阅读兴致,从而与读者共情。这首诗,首句便给读者一个小小的震动,而后诗人娓娓道来,理想是诗人害怕提及的,但是诗人只是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并未直接回答,便转述现状。诗人强调他对生活并不需要太多,与儿子一起,有一间书房即可,除此而外,于诗人而言,这便是自己的整个世界。对于书房的描述,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的喜爱,因而不顾辛劳地把书从天南海北背回来。但是诗人对书不只是敬畏,还有愧疚,因为很多书还没有时间细读,也正因为如此,诗人认为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锋利”有一语双关之意,既是指每一页书的纸张像刀片一样快,又暗喻知识的厚重与犀利。
这一小节诗人围绕书和时间这条主线展开描写,使我们对诗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心性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些书,年轻时就紧随我/从乡下辗转而来,嫁到城里/在榆木架上安家落户/有的书本封面已罩上灰尘/内页却还是崭新的/像我亲爱的儿子,不善言辞/等着我下班回家招呼,亲近”
诗人看似阐述了书的来源,实际也交代了自己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事实。在此,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诗人爱书的程度之深,书是年轻时从农村带来的,可见诗人对书的喜爱程度,即便迁移,也不肯丢掉,怕是只有读书人是这般喜欢书的吧。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关于外表落满灰尘,里面崭新的书籍与不善言辞的儿子的比喻,把儿子内向的性格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面对满墙的书,我的软弱一览无余/时间躲在书房暗处,闪着寒光/想起这些,我就怕撞见儿子慌乱、无辜的眼神/我为他心疼,却无从获知他内心的秘密”
时间是无情的,也是有限的,诗人并未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满墙的书没时间阅读委婉地表述出来。而这只是诗人想要表达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诗人面对儿子时的爱与无奈,诗人对儿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好好的爱儿子,又或者说他无法取得儿子的绝对信任,让儿子把内心的秘密全部吐露出来,使他可以成为一个朋友似的父亲。因为诗人知道最好的爱是懂得,但是即便面对的是自己最亲最想疼爱的儿子,诗人也是软弱与茫然的。诗人的表达很婉转,他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不懂儿子以及无法使儿子毫无保留地信任自己,而是用“儿子慌乱、无辜的眼神”来表述儿子与他之间还隔着一些不能逾越的秘密或者是代沟。因为无法了解儿子心中的秘密,诗人便无法在儿子的生活中给予最恰切的关心与指导,因此诗人作为父亲的心痛便是人人皆可以体会的了。
这首诗以书与时间为明线,以父亲与儿子的亲情为暗线,写出了一个中年人面对儿子的成长,无法给予其心灵上的抚慰的苦痛与纠结。在诗人的眼里,儿子是一本崭新的、无法了解的书,他变旧的只是封皮(年龄),而他的心灵对于诗人来说是崭新的,也是完全陌生的,这便是诗人的苦痛。他明明知道儿子有成长的烦恼,可是他又不确切地知道:内向的儿子是依赖他的,儿子内心的私密却又不曾说与他听,当然儿子也不会说与任何人听。诗人只是能够感受到儿子的无辜与茫然,只是在暗暗为他心痛,却无法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这也使诗人不可避免地为儿子担心。诗人与儿子的关系折射出当今社会许多家庭父与子之间的疏离,主要是由于亲子之间缺乏有效和恰当的沟通,诚然,问题产生的根源各不相同,但是导致的结果大体相似。诗人的无奈是很多当下父母的无奈,孩子的无辜,其实也是当今大多数孩子对父一辈的困惑,读来着实令人为之焦急。关心孩子的成长,想方设法走进孩子的世界是每个父母都应努力做到的,这首诗带给我们这样的启迪,引发我们的正性思考,由此,便实现了它的全部意义。
诗歌语言平实,没有刻意使用华丽辞藻,是一首来源于生活的用心之作,寓美于朴,给人亲切自然之感。诗人善于使用语言烘托气氛,营造意境,表述委婉,含蓄耐品,应用隐喻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与可读性。诗作切入自然,代入感强,有温度,有痛感,有困惑,有思索,是一篇难得的现实主义力作。
惟 庄
评鉴人
惟庄,原名何伟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某机关单位。出版诗集《新启蒙诗选》《一次步行的起始》《半分甜度》及散文集《碎步之轻》《月亮湾下》《似鱼儿游动》《追忆那一个古老现场》等。荣获第二届上海诗歌节创作一等奖、江西省谷雨诗歌奖等文学奖项。
感受亲情
——评何刚的诗《那片炊烟》
文/惟庄
毫无疑问,在所有描写个体感受的情感诗句中,有以血脉亲情最烈。何刚的诗《那片炊烟》根本上的精神实质,能感受到亲情的热烈,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关系。这“炊烟”的象征意义不难理解,理解起来便是光阴的洁白,生活的朴素,在“缓慢”中祖母蹒跚的步履,趋向于炊烟缭绕底下,浓郁生活气息的那一份不可忘记的“辽阔无比”的“天空”。
总体上来审视一下何刚的诗,构思上似乎没有多大的技巧性,颇像是唠家常,抑或是独自低语,讲述着关于祖母与子孙的故事。若是推进下去,深度把握其内涵,却在诗性表意之中,仿佛看到了很多的“柴米油盐”与“粮食、蔬菜、稻草”之类的生活化的指向。生活与亲情互相关联一处,难免会出现“缭绕的愁结”跟炊烟袅袅的升腾,还有老迈的“九十二岁的祖母”照旧健壮,自给自足,用“这种古老朴素的方式”在村庄的独立生存状态。暗示着人们,守望故土的坚定信心,在乎于一个老人家而言,是一个非常慎重的事情,犹如坚守一座城堡,真的扎下了根,就不会改变了。
在村庄中的炊烟缭绕之下,固守陈旧的生活方式,其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走出去的人,不再回来了,淡忘了故土难离的一种情感本分。常常“与村庄对话”的姿态,从深层次上警示人们,最好的还是赖以生长的村庄,与之形影不离,且附着了寄予原始道义上的精神家园,不忘本。因而坚持不离开,因而,在一阵炊烟环绕下,乐享平静与安定。
诚然,乡村里的生活比较单调,有一点脱离外面的喧嚣的世界,那片喧嚷,比起在那片炊烟感染下,“灶膛里,枯枝劈啪作响/偶有火苗蹿出灶口”初始形态的劳作,来得更具嘈杂和烦扰,惹人厌烦,接踵而至的“又被祖母的火钳/赶进灶膛,一如/祖母对子孙的关爱/欲言又止”具象化,进而,祖母的平常心与“关爱”一同连续,缠绕着亲情感的浓情,她有意识的心怀大度。言下之意,诉说着,这种生活上的隔代差别,不可逆转的脱离乡村,理念上的不相同,变得很难沟通了。祖母的“欲言又止”是以睿智的方式,表示不妥协直到变老的守成,下意识里的哀叹。
如下,祖母暗自生发了一个“心事”,相关于驻足于村庄的去和留,坚持和放弃。但并非墨守成规,只顾着扎根村庄,如果要留在此,或是另一个“民间”的意义,遥远的不可凝望着的不熟知的所在。“她满腹心事,被留在,比遥远更远的民间”表露出一种情绪,这就是,时代在变,人情和亲情决计不可以变。
亲情还存在,村庄不可能一成不变,炊烟的价值观相对于“仰望”来说,非同日而语。村庄被淡化了,亲情在深化中,相望“盛衰”而留下了悬念。“目睹了村庄的盛衰过程/面对炊烟,我时时保持仰望”,已经清楚地表明了心迹。不管怎么说,“一个远方的游子”敬畏村庄,敬畏“祖母每一句叮嘱”而“小心翼翼地前行”,永不改变自己。
李耀斌
评鉴人
李耀斌,笔名沉石,曦斌,网名石头,号一粒尘。宁夏西吉人,诗人、评论家。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诗选刊》等。著作三本:《河是水的衣裳》《左手和右手的舞蹈》《山河谣》。
镌刻在方言里的“炊烟”
——读何刚的诗《那片炊烟》
文/李耀斌
也许,何刚是一个善于怀旧的人:沉默、沉思,孤独、忧郁。我猜测,这样的一个“何刚”,在今天的快节奏现实生活中,他显得神力憔悴、身心疲惫,他的形象和行为,似乎有些与今天的社会格格不入。在他光鲜、充沛、阳光的同伴当中,“何刚”也许显得有点另类、有点落伍、有点“乡土”。如果说,诗歌是一个人内在心灵和内在精神的外在表现的话,那么,前面的文字,便是我对作为“社会人”的“何刚”的一点推测。
但是,恰恰相反,作为诗人,何刚的身上保留了很多很多可贵的纯粹的诗歌品质。这种品质,在今天的“诗人”身上已经越来越少了。这是今天这个诗歌或者这个诗坛的悲哀。而中国传统诗歌里最宝贵的东西,却被诗人何刚继承了下来,保留了下来。这便是诗人何刚的难能可贵之处。“想一想中国古代的诗人们,他们或者独身一人四处飘零,或者“抱残守缺”,寓于一隅,但他们恰恰能以生命去感悟诗歌的真味,每一字、每一句,都来自心头,来自于切肤之处。”这是我的老师西海固诗人虎西山先生曾经评价我的一段文字,我今天借用过来,把它放在诗人何刚的身上,我仍然觉得是恰如其分的。
下面,我就以何刚的诗《那片炊烟》为例,谈谈我对何刚的诗歌的理解。
何刚的诗《那片炊烟》表达的是一个流浪在现代城市边缘的游子对住在乡下的年迈的祖母的怀念,也是对故乡、对“村庄”的怀念,同时,也是对久远的逝去的童年生活记忆的怀念。虽然这首诗仍然脱不了今天流行的“口语诗”的影子,但如果说《那片炊烟》是一首“口语诗”的话,那也是一首特别纯粹的“口语诗”。不管怎么说,笼罩在诗歌《那片炊烟》里的浓郁的抒情色彩深深地感染着我、打动着我。读《那片炊烟》这首诗,让我沉浸在长久的共鸣的幸福当中。
另外,《那片炊烟》这首诗,作者善于捕捉一些存在于长久的记忆里的刻骨铭心的细节,去表情达意。比如“炊烟”缓慢升起,在诗人的笔下,那升起的已经是“光阴”啊!还有“灶膛里,枯枝劈啪作响”、“火苗蹿出灶口/又被祖母的火钳/赶进灶膛”,等等,这些镌刻在诗人记忆里的琐碎的生活细节,正是牢牢地铸在诗人生命和精神里的一种宝贵的文化情节。也是这首诗之所以产生广泛而强烈的情感共鸣的关键的发力点之所在。
另外,在遣词上,何刚善于扑捉诸如“炊烟”、“柴米油盐”、“村庄”、“灶膛”、“粮食、蔬菜、稻草”、“民间”、“方言”等等这类词去强化诗意,而且“民间”和“方言”这两个词已经有很宽泛很深厚的外延象征。这些词所代表的深层内涵,实际上已经成了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固定下来的一种人文符号或者文化符号,也是留在中国六零后七零后这两茬人生命里的文化记忆。诗人何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善于用诗歌的形式把这些基本上在中国当今社会处于“失传”状态的社会原生态保存下来。它像一股遥远的“炊烟”,牢牢地镌刻在诗人何刚的“方言”上。
冯 岩
评鉴诗人
冯岩,高校教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副教授。有小说、诗歌、散文、翻译诗作品散见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奖。译著《种子是花开的过去》《时间称出的重量》;主编《中国新媒体文学诗萃》。
三维立体的诗歌构建视角
——评何刚诗《书,与时间的刀锋》
文/冯岩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诗人何刚的诗《书,与时间的刀锋》是在中年之后的慨叹,是用时间打开知识的闸门,面对自己穿越世界带回来的中外经典的慨叹。有些还未来得及沾上汗液,指尖上的体温,就被搁置在书房,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年龄的增长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悲哀,而无尽的知识摄取却没能与年龄同步,诗人在叹息经年的岁月中更是对人生的自我总结。
诗人何刚用三维立体的诗歌构建视角拉开诗歌的整体框架。时间、书还有儿子,这三个支点形成的框架在一首短诗里占位,用锋利的笔触以点带面,在时间、空间和诗人无意摆放的静物里由点连成线,在文字的放大镜中显影,使无序的人生因为有了追求奋斗的目标而有章可循。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曾经这样挤出自己的创作时间。而作为诗人的何刚“一想到年龄,周围可怕的静寂/中年之后就羞于谈论理想”。年龄是时间挤压出的年轮,诗人把中年的困惑与胸中竖起的理想一同提到时间的层面。“与儿子一起,空间不要太大/一间书房足够,可以不顾及整个世界”。陪儿子读书不需要太大的空间,而书房就是我陪儿子学习的地方,这个狭小的空间却藏下了整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用书籍来堆砌的,是用知识来堆砌的。“从天南海北背回来,满屋子的书/很多还来不及仔细翻阅/每页都这么锋利,一不小心/就划伤我浅薄的思想”。书是诗人从天涯海角背回来的,是诗人的人生,是诗人的另一个世界。而这些书的棱角在诗人眼中磨得生疼。柔软的文字还没有在诗人眼里形成曲水流觞,诗人已经人到中年,书中的黄金还未真正成为由价值的等量代换,那是忙碌的生活给诗人划下的伤,是知识摄取量的自我反思和感伤,是一个真正自我的检讨。而检讨的深刻程度是书的每一页纸划伤浅薄的思想,从具象到意象一个大跨度的写作风格,让诗歌有了高度和向度,有了内涵和外延,形成诗眼。在意象的同时也是一种比喻和拟人叠加的写作技巧,在一个句子中多棱角展现诗歌的张力。
“这些书,年轻时就紧随我/从乡下辗转而来,嫁到城里”书与诗人是如影随行,诗人的脚步走到哪里,书就跟到哪里,诗人用一个“嫁”字,似闺阁中的女儿,从乡下陪嫁到城里,诗人的位移和书的位移是平行的,他已经把书当成生命的一部分。
“在榆木架上安家落户/有的书本封面已罩上灰尘/内页却还是崭新的”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表象,而诗人所有的重音却落在“像我亲爱的儿子,不善言辞/等着我下班回家招呼,亲近”。书从乡下随我嫁到城市,那时书是闺中的侍女,而有了家庭后,书又成为诗人最亲爱的宝贝儿子,珍爱的程度就像儿子一样。书是不能发出声音的,偶尔翻动的声音就像我不善言辞的儿子,形象地比喻,让人无法再用任何语言措辞。
“面对满墙的书,我的软弱一览无余/时间躲在书房暗处,闪着寒光/想起这些,我就怕撞见儿子慌乱、无辜的眼神/我为他心疼,却无从获知他内心的秘密。”
诗人何刚把时间比作人,躲在暗处的人,看不见的人,却闪着寒光,这些让我无法躲避的最亲爱的书籍就像宝贝儿子无辜的眼神在寻找父亲的爱抚,而时间的流逝让诗人中年后感到心痛,书中的知识永远成为纸上的神秘,在他未知的世界里成为自己眼里的秘密而深深地遗憾。
诗人何刚有“浪费时间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及最昂贵的(A waste of time is the most extravagant and costly of all expenses。)感同身受。而更有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懒惰和拖延是一种恶习”的罪恶感。
诗人从闺阁待嫁的女儿到视为珍宝的亲爱的儿子的两层比喻中,三维立体创造一个时间空间广角,让自己在漫长的人生路上用知识填补时间的空白。
新媒体文学诗讯
同题诗
新媒体文学同题诗《风语》2021年1月15日周五晚8.00--9.00群内收稿,精选优秀作品推荐报纸副刊。请参与的诗人保证质量,避免错字,入选平台后平台择优刊出。(注:同题诗不超20行)
名家 前沿
名家、前沿诗人诗歌10首,简历(300字)、照片(横板一张)。平台精选一首朗诵,并附加评论,作者可以自荐也可以推荐。精选评论(千字)届时新媒体文学平台推送.审稿、收稿主编:孔坤明13600474442(电话/微信)。
平台诗群
新媒体文学平台开设诗群、诗社专栏,现代诗15-20人。每人20行内精品诗歌一首、简历200子内一份;组稿诗社社长或主编的生活照片一张,诗社介绍500字内。组稿诗社、诗群可在下方平台留言或联系审稿、收稿主编:孔坤明13600474442(电话/微信)。
赞赏说明
新媒体文学个人专辑赞赏作品20元以上60%归作者所有,10%归朗诵者,20%归评论者,10%用于平台运作,费用到账后给付。(注:20元以下含20元作品不发放专辑稿费,合集不发放稿费)
●关注新媒体文学,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
新媒体文学 II 名家:李不嫁诗(10首)+评 【233期】
新媒体文学 II 名家:三色堇诗(10首)+评 【2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