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治一人,下痢血色,六脉虚大,右关弦,按之扎,用补中益气汤

古今医案研读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张璐(163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苏苏州人。明按察使张少峰之孙。少颖悟,习儒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着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缵论》刻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张氏医通》)。另着有《诊宗三昧》一卷(1680),专明脉理;《本经逢原》四卷(1695),《千金方衍义》三十卷等。后世汇辑成《张氏医书七种》(又名《张氏医通》)。

国外已玩疯!打造超级避难所,末日求生,根本停不下来

广告

【医案】

张璐治一人,下痢血色如苋汁,六脉虚大,右关弦,按之扎,用补中益气

张路玉治项鸣先尊堂,下痢血色如苋汁。服消克苦寒芩连大黄之类愈甚,不时发热症闷,六脉瞥瞥虚大,右关独显弦象,按之则扎。此气虚不能统血之候。予补中益气,加炮姜肉桂。四帖而安。

本案引自(《续名医类案》)。

【评析】

以此案所示,又参以同类他案可见,补中益气,辅以固本温药,为治疗虚寒痢可选取之治法,有参考意义。

【痢疾简介】

痢疾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牌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暴痢多为实证,久痢多为虚证。实证以湿热痢多见,亦见于寒湿痢。而疫毒痢,因病势凶险,应及早救治。虚证又有阴虚剌痢和虚寒痢不同。若下痢不能进食,或入口即吐,又称噤口痢。对于口久迁延不愈的休息痢,因病情缠绵,往往形成虚实夹杂之势,宜采取综合措施,内外同治。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同时可配合外治灌肠之法,提高疗效。对具传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应重在预防,控制传播。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如需了解中医基础知识可关注@梅小护科普 ,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