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日记
新 疆 行 日 记
作者:云雾草叶
《序》
向往许久,2018年9月17日--28日新疆游终于成行。
六人组成:四个同事,两个同学,人称六仙女。途中思维:多看风景,多感受,多思考,争取遇奇人,经奇事,催发才情,在文字里与你同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步都踏实留印……
日记之一:走,到新疆赶场去
时 间:2018年9月17日下午,晴
游览地:大巴扎
这个场,不是一般的乡场,而是国际性集贸市场。
它,就是新疆乌鲁木齐市内的国际大巴扎,一个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于是,便有了这里的繁华与兴盛。
大巴扎,维吾尔语,意即集镇、农贸市场。
在这里,商铺门面并不见有多豪华精致,更多的是民族特色带蓬摊位,有间隔地摆放,显得格外宽松,游客有自由行走的空间,觉得自在舒服。
已经是下午七点多,太阳仍未落下,照在金碧辉煌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物上,建筑物愈显辉煌。人们借助余晖拍照,纯粹的快乐挂在脸上,让这个欢乐广场愈加欢乐。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安祥。
我对穿的、戴的都不感兴趣,最着迷的是吃的。
馕饼,通过丝绸之路从西亚传到中原。干而实,便于携带,易于保管,穿过长长的沙漠,就着一点点水充饥,便能度过难关。最大的直径四五十厘米,最小的茶杯大小,最厚的五六厘米。
突然想起小时候听来的那个懒婆娘的故事来。在饼的中间穿了孔,挂在懒婆娘脖子上,丈夫出门经商或者打工,懒婆娘饿了便吃一口,待丈夫很久后回来,懒婆娘终究饿死。讲故事的人主要是告诫人们不要懒惰,要勤劳,才能生存下去。但从另一个方面,足见饼是人们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我们买了几个芝麻饼,香甜有味,劲道绵厚,让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怪不得后汉书中写到:“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之。”馕饼,还上了中央电视台“舌尖上中国”栏目。今天,有幸品尝。
路遇自驾游到此的几个绥阳老乡,他们也买有好多个馕饼提在手上,情形壮观,让人喜悦。人,就是这样,与美食相遇时,还未上舌尖,早已饱了眼福,圆了心愿。连在馕饼模型前照的相,同伴们都显得非常漂亮。
维吾尔族对馕有很多禁忌,比如不允许数数,不能把馕渣丢弃到脚踩到的地方,不能浪费掉,掉在地上的馕渣要拾起来放到高出给鸟儿吃。在维吾尔族眼中,馕就是生命,他们有句名言:“馕是信仰,无馕遭殃”。
那是对粮食的崇拜和敬畏,值得学习。
走进大巴扎的美食广场,像是走进了摆长桌宴的地方。两边新疆各色小吃应有尽有,桌子只要有空随便坐。半个清凉的月亮挂在深蓝色天幕上,
诺大的广场,坐满了人,大家专注于桌上美食和惬意的环境,显得非常安静。这里,只能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真是:不与时俱进,饭也不得吃了。
到大巴扎赶场,不必担心是不是赶场日,只要你喜欢,随时去,傍晚最好。
于2018年9月18日晨
日记之二:邂逅天山天池
时间:2018年9月18日,晴
游览地:天山天池
说邂逅,是因为她并不在我们的游览计划之内。而且,问了曾经去游览过的朋友,答,比宽阔水还小,遂更未将她纳入视线。只因同伴的坚持,说“到了新疆不到天池,等于白来新疆。”加之正好联系到车辆,遂以“宁愿后悔一阵子也不愿后悔一辈子”的心态,将天山天池之游成行。
到了这里,才知道是踩着唐诗的风韵而来。一切夸张的语言都不为过,如“瑶池扬波连四海,博峰翘首望五洲”的豪迈,“早知天池美,何必下苏杭”的喟叹,其实我更多的是一种膜拜。
天池,静如处子上亿年,任世外风云变幻。据传说,此处为西王母瑶池。公元前989年,西王母对前来看她的周穆王姬满盛情款待,临别,她深情款款对他说:“祝君长寿,愿君再来”。
终究,神仙也未抵得过岁月的消磨,周穆王一去不复返,西王母也不知所终,而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却如天池,青春永恒。
遥望博格达主峰,白雪皑皑,云蒸霞蔚,天池湖水碧波荡漾。秋色已浓,几棵树在远远的岸边黄得耀眼,还有几树红叶,仿佛被谁的激情点燃,灼热了雪山与湖水,让别称“冰池”的水不再彻骨。夹莲和山刺玫更是锦上添花,果实通红,在阳光下红得喜气洋洋。
游人尽情在岸边照相,都希望与天池共存。最为醒目的是那几个统一着鲜红长裙的中老年妇女,左拍右拍怎么也拍不够;另一群女子则穿了哈萨克族鲜艳服装,在木台上边唱边舞,任同伴摄像。她们的快乐和热情被湖水和太阳吸收,为风景增色不少。一群游客请我帮他们拍合影,当然乐意效劳,在不同位置拍了好几张。其实,怎么拍下都不如这片山水对着我们的拍摄,魂都被她摄去了。
突然埋怨起那位朋友,他形容天池比宽阔水还小,他恐怕是担心这绝世的风景被人观赏和分享。仿佛看到他白了我一眼:你听我瞎话,怎么失去了分辨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哈哈!此时,这个喜欢作弄人的家伙,肯定是一脸的坏笑。
对于9月18日这天的阳光,对于天山天池永远都在等着我们,大家心存感激......
于2018年9月19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