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淞沪会战,19岁的战士于德元,...
1937年淞沪会战,19岁的战士于德元,用一把4斤重的大刀,在肉搏战中,靠着祖传的“破锋八式”刀法,一口气砍死13个日军,被称为“一代刀神”!
日军占领东三省以后,对中国的领土垂涎欲滴,不断增兵,两国终于在上海大打出手,日军快速从全国调兵遣将,一共集结了20万军队,而为了保卫上海,中国方面更是不惜血本,先后动员了70万军队,几乎把家底都放在了上海。
于德元作为17路军战士,到达上海以后,和战友一起被派去夺回汇山码头,日军武器很好,在码头四周布置了重机枪,还有少量轻型坦克增援,进攻的中国士兵伤亡很大。
很多战友倒在了漫天的弹雨里面,可是大家谁也不后退,完全把生死置之了度外,大家奋勇进攻,终于攻破了日军的外围阵地,冲到了码头前面。
狡诈的日军,用无数铁丝网和钢铁路障,把码头围了起来,企图把中国军队阻挡在码头外面,并且,铁丝网上面还挂着手雷。
开始大家并不了解这个情况,直接去踩踏拉扯铁丝网,结果上面的手雷响了,很多战士牺牲了。
于德元心急如焚,立即接过了战友的爆破筒,三个爆破小组一起出发,准备炸开铁丝网,三个小组刚刚挨到铁丝网旁边,旁边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声,一大串刺眼的火舌喷吐出来,战士们躲闪不及,倒在弹雨之下,也就是刹那之间,三个爆破小组,仅仅剩下了于德元一人。
于德元惊怒交集,趴在一个弹坑里,仔细观察一下,发现是不远处的一辆日军坦克在不停扫射,这辆坦克,在前番的战斗里面,已经被炸飞了履带,日军没有时间修复坦克,直接把坦克用牵引车辆拖了过来,当成固定碉堡使用,坦克坚固的装甲,比碉堡的防御毫不逊色。
于德元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分析了一下,这辆坦克不能移动,炮塔的转动距离也很有限,射击死角应该很大。
于德元做了一个手势,让战友们为他掩护,自己匍匐前进,找准了坦克的射击死角,拿着爆破筒,一点一点朝坦克移动。
坦克里面的日军透过观察孔,看到于德元爬了过来,也看到了于德元手里的爆破筒,知道他要炸坦克,拼命对着他射击,可是于德元找的位置很好,始终都在日军射击死角里面移动,子弹没有打到他,爬到了坦克下面,于德元放好爆破筒,拉动导火索,然后快速撤离。
“轰”的一声地裂天崩一样,一团烈焰直上云霄,坦克被炸的底朝天,清除了日军火力点,中国军队的爆破小组立即上前,炸开了铁丝网,大家冲进了码头,一鼓作气,把日军赶了出去。
日军在汇山码头失败以后,把军舰开进了黄浦江,开始用威力巨大的舰炮朝着码头开火,巨响声中,沙飞石走,烈焰冲天,舰炮的炮弹落下,地面上立即出现了巨大的弹坑,大地为止颤抖。
于德元在这个时候非常怀疑,日军的军舰在黄浦江里,根本看不到这边,从这里朝黄浦江看,也完全看不到日军的军舰,可是为什么日军的炮击如此准确,如果没有人为军舰指引坐标,日军的军舰根本做不到精确射击
“有内奸!”于德元面色一寒,招呼过来三个战友,提着大刀,直接进了码头的仓库,此刻仓库里面已经人满为患,大家挤在一起坐在地上,都是进来躲避战火的,神情都是惊惶不安
于德元和战友们在一起,在人群里穿梭,挨个人看过,忽然发现最里面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丰姿冶丽,一脸淡定,仿佛她知道,不管炮弹飞来多少,都肯定打不到仓库,所以没有一丝害怕恐慌的样子,而是悠悠闲闲,和四周的紧张气氛格格不入。
于德元在她身边站定了,笑了一笑:“姑娘哪里人?”
小姑娘有些紧张,她不知道这个高个子军人为什么忽然问她来自哪里,表情有些不自然:“我家在闸北!”
于德元和战友们对视一眼,觉得这个小姑娘很可疑,她的口音明显是北方人,和上海没有关系,更不可能来自闸北,于德元又一看,发现小姑娘脚边有一个皮箱,于德元说:“把箱子打开!”
小姑娘很不情愿,磨磨蹭蹭去开皮箱,却忽然迅捷无伦的从皮箱里面取出一把手枪,一枪把于德元的一个战友打倒。
于德元大吃一惊,立即还击,一刀下去,少女倒地,没了气息,那个皮箱里面是一个微型发报机,刚才正是她为日军军舰指引坐标。
除掉内奸,于德元出了仓库,外面已经杀成一片,原来日军为了夺回码头,竟然使用了白刃战,派出了500多人,用刺刀拼刺,日军拼刺刀很厉害,阵地一时间动摇了,有崩溃迹象。
于德元知道此时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立即举起大刀,一声大喊:“兄弟们!和鬼子拼了,往死里砍!”
大家举起大刀,和日军打成一团,于德元施展“破锋八式”,上砍下劈,阵地上血肉横飞,日军抵挡不住,退出了码头。
于德元累瘫地上,一数周围,刚才被他砍死的日军竟然有13人之多。
战友们也没想到于德元战斗力如此之强,都很敬佩,上级知道以后,把于德元当成战斗英雄全军宣传,大家都尊称他为“一代刀神!”
抗战胜利以后,于德元退役,回家务农,2006年春节前夕,于德元去世,享年88岁。
老人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我还能拿得动枪,我依然会为祖国而战斗。
向所有保家卫国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