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很多强大的文明,都被生产力低下的蛮族毁灭了?
纵观历史,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古代很多强大的文明,都被生产力低下的蛮族毁灭了。例如文明更加繁荣的西周被落后的犬戎所灭;曾经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古罗马帝国中的西罗马帝国被他们眼中的蛮族西哥特人所灭……
这个现象在我看来很有意思,延伸开来,可以讨论出很多值得深思的话题:
1、什么是文明,如何区分两个文明谁先进和谁落后?
2、先进的文明,为何反倒会被落后的文明所毁灭?
“文明”一词,最早见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这里的“文”和“明”是古人从天文学知识出发,对天人关系做出的一种经验式的概括、总结。
长久以来,在我们的文化体系里,文明和文化一词有着极高的相似性,通常都是指的文化、教育方面的事情。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文明”的含义,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产物,它还有另外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创造出的包括文字、语言、宗教、货币、国家等等所有社会行为的总和;二是指西方的生活习俗、社会模式。
了解了这一点,咱们也就知道了,西方学者最早提出文明先进与落后的观念,是他们围绕着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为了推行“欧洲中心论”,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做出否定的伎俩:“我用了欧洲文明这个词语,因为十分明显,存在着一个欧洲文明,在欧洲各国的文明中存在着一种一致性;虽然在时间、地点和环境方面千差万别,但这个文明最初都起源于那些几乎完全相似的事实中,到处都是根据同样的原则向前发展,并几乎到处都会产生相似的结果。”(法国首相基佐《欧洲文明史》)
一、如何区分两个文明的发展程度:先进和落后的区别是什么?
前面咱们提过,现代“文明”的概念,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产物,后来转变成了西方政治家推行“欧洲中心论”的工具,所以,咱们就尽量围绕着早期欧洲思想家对“文明”一词提出的标准进行讨论。
在早期的欧洲思想家眼中,“文明”这个概念相当模糊,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去衡量什么样的社会模式算得上是先进的“文明”。在他们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的封建专制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人民对自由、民主的渴望,所以,这些思想家们把目光移向了社会各个领域,有的人认为政治民主是文明,有的人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文明,还有的人认为没有种族歧视、人人平等的社会是文明……
比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便提到:“因为分工的出现,在政治修明的国家里,就连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也普遍富裕......在文明而繁荣的国家里,考察一下最普通技工或日工的生活用品,你会发现其中都凝结着无数劳动者的一部分劳动。”
综上来看,在早期的思想家眼中,文明是区别于封建时代专制政体,及落后生产力之外,追求社会进步、商业繁荣和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概念。
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率先其他大陆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之后,欧洲的政客们为了满足殖民扩张的需求,它们不断鼓吹“欧洲中心论”,并反复强调白种“人”在文化与智力方面都要领先其他人种,法国人戈比诺甚至在他的作品中厚颜无耻地提到:
“这就是历史的教训,它表明一切文明都源于白种人,没有白种人的帮助,什么都不可能存 在。而且,假如一个群体属于人类最杰出的分支,只要保持这个群体的高贵血统,他们所建立的社会就会繁荣昌盛。”
由此可见,在评判一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时,还应该考虑一下对方的道德教育水平。
二、为何会出现先进的文明被落后的文明毁灭的现象?
1、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在生产力有限的封建时代,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的差距也是有限的;
很多人有一种思维误区,认为封建时代文明之间的差距,与现代有核武器的国家和无核武器的国家一样大。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同封建国家之间虽存在差距,但远没有现代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我们以农耕为例,在封建时代,几千年来,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从诞生之初便一直是农民耕田的首选手段,可以说在现代化农业机械出现之前,农业工具、生产方式的革新是非常缓慢的。
在这种情况下,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商业文明之间的差距,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悬殊。
2、从军事的角度来讲:先进的文明和落后文明的差别,往往在于社会制度的完善与否,以及生产技术的多样化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同文明之间的发展方向侧重不同,落后文明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落后于先进文明,这却并不代表落后文明在军事上也落后于其他文明;
当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两种不同形式的生产方式相互碰撞时,农耕文明的生产体系会更加完善,能够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而游牧文明单一的生产方式,使得他们获取资源方面要远远弱于农耕文明,这也是为何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对农耕文明具有很强依赖性的原因。
从文化的多样性的角度来讲,先进的文明和落后文明的差别,只是不同文明根据自身的生存环境,选择的发展方向不同罢了。
北方的气候适合放牧,不适合农耕,所以游牧民族选择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猎生活,这种在马背上讨生活的生存模式,虽然远不及农耕文明获取生活物资来得稳定安逸,但是常年的游猎生活却造就了游牧民族强大的骑射功夫,这种侧重使得游牧民族几乎人人上马就可以成为冲锋陷阵的骑射手。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在战场上往往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他们能够借助灵活的走位给农耕文明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内陆地区,无论是马匹的培育,还是骑兵的培养成本都远高于游牧民族,所以,单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游牧文明并不一定落后于文化更先进的农耕文明。
3、从文化的角度来讲:落后文明为了适应残酷的生存环境,他们往往会更加注重对外扩张这件事,并下意识培养民众的思想和能力。而先进文明往往更偏向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策略,这使得先进文明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在社会各个领域的运行方面,如此一来,先进文明会比落后文明更加强调社会的稳定性,不愿意轻易冒险;
前文我们提过,单一的生产方式使得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通常会用牛羊马、兽皮来交换农耕文明生产的陶罐、衣服、茶叶和食盐等物资。
这种强烈的依赖性,造成的另一后果就是如果一方不满意交易的价格,那双方之间就很容易兵戎相见。
以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为例,汉朝前期一直在用和亲和贸易的手段来稳住匈奴人,但匈奴却并不满足于拿固定的物资,他们还多次侵略汉朝的边境,掠夺物资。
在生存面前,弱势的一方,往往都会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他们没法依靠耕种来取得自己所需的东西,所以一旦遭遇什么变故,他们无法通过贸易来获取物资时,他们通常就会尝试用武力解决问题。
这也是小农经济和游牧经济的差异性之一,一方依赖于土地,追求自给自足安稳的生活,而另一方受制于恶劣的生活环境,他们需要优先考虑自身的生存。在这种背景下,耗费了更多资源在娱乐、饮食、住行等方面的先进文明,其实并不一定就占有多大优势,因为“先进”文明四个字,往往也意味着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而越复杂的社会,维持其运行所花费的资源也更加庞大。相比较集中资源发展的游牧民族,双方在战争领域所投入的资源差距,应该还没有达到碾压的程度,这就给了文化上比较落后的文明翻盘的机会。
4、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先进文明的衰落往往是从其内部出现了腐败、贫富差距悬殊等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始,那时先进文明内部的凝聚力将大不如前,文明的领导者在应对内部矛盾不当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落后的文明所毁灭;
“摧毁一座堡垒,最简单的方式是从内部攻克。”
我们把国家看作一座堡垒,便不难发现,这个堡垒的坚固与否,完全取决于人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而纵观历史,几乎所有的封建王朝,衰弱的主因都是因为贵族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君王又处理不当才导致的亡国:强大的秦帝国因为没处理好六国遗民的问题,在短短十几年内便分崩离析;西汉政权也因为没处理好土地兼并的问题,导致民怨沸腾,最终被王莽夺去了政权。
三、文明的毁灭是由多种因素组成,文明的发展程度,并不是衡量两个文明交战结果的决定因素。
秦孝公在招揽贤才之前,曾颁布过一则《求贤令》,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诸侯卑秦”这句话很有深意,它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东方诸国是瞧不起秦国的出身的,他们认为秦国也是戎狄的一支,不配和自己一起玩耍。
从这层含义来讲,秦国能够逆袭,击败列强,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也算是落后的文明战胜了先进的文明。
而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秦国国君自身的努力,也有商鞅变法,白起、王翦等人攻城掠地的功劳。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文明的更替,其实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文明本身没有所谓的先进与落后之分,有的只有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的不同罢了,或许在某一方面优秀的文明,说不定在另一方面就要落后于别的文明,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的先进与落后之分罢了。
文/脑洞趣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