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二十四节气》
明天,也就是2021年2月3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又称“打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今天,小编带您了解一下《二十四节气》特殊版式小全张。
《二十四节气》特殊版式小全张在2015年《二十四节气》邮票启动时就已经完成了整体策划,将四套24枚邮票形成一个圆,既表达了地球是圆的,四季周而复始、气韵流动的理念,同时也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圆满、圆融的概念。
小全张边饰使用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著作中的元素,包含日、月、星斗、算酬、古人描绘的天、地关系图、紫微垣以及古星图等。这些元素描绘了中国古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邮票中心的圆中将太极、地支、黄道度数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展现,进一步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相互联系,也表达了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
2015-4 二十四节气(一)
中国邮政定于2015年2月4日发行《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1套6枚。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利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定下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大节气;之后,通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二十四节气(一)》邮票围绕春季六个节气的自然现象、农事气象、习俗大观等内容,充分表现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的特征。
同为刘金贵、王虎鸣两位设计师合作的结晶,此套邮票与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特种邮资明信片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邮票构图巧妙严谨,笔墨酣畅利落,人物造型憨态可掬画面典雅中不失灵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每枚邮票的下方特别增加印制了黄经刻度。整套邮票笔简意赅,秀逸清新,淡雅中见沉厚。版张边饰淡淡的草绿带来春的气息。邮票印制根据画面效果,采用高精度的影写版,结合特殊材料,效果精美。在放大镜下观察,亦可欣赏到方寸上的精彩。
2016-10 二十四节气(二)
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5月5日发行《二十四节气(二)》特种邮票1套6枚。
邮票第一图立夏,以牡丹作为节气特征,描绘了现实生活中一位女子观赏牡丹的场景;第二图小满,内容呼应第一组中谷雨的养蚕场景,描绘小满节气蚕逐渐完成结茧,养蚕人开始用丝车缫丝的劳作场景;第三图芒种,描绘了农人在芒种节气里插秧的场景;第四图夏至,以荷花作为节气特征,描绘了孩童在荷塘边玩耍嬉戏的场景;第五图小暑,画面描绘了田间水车灌溉的场景,画面下方饮水的山羊也暗示了气温升高的气候特征;第六图大暑,画面描绘了人们纳凉避暑的悠闲场景。
2018-21 二十四节气(三)
中国邮政定于2018年8月7日发行《二十四节气(三)》特种邮票1套6枚。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方式多以吃味厚的美食佳肴来补身。邮票表现了一家人围坐“贴秋膘”的温馨场景。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从处暑开始,昼暖夜凉的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已开始收获。邮票描绘了农民晾晒农作物的丰收场景。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时节由于昼夜温差达到全年最大,宜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强身健体。邮票表现了老人和孩子打拳健身的运动场景。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秋分后是每年秋季农事活动最为繁忙的时期,此时部分地区的柿子已经成熟。邮票描绘了老人带领孩童采收柿子的场景,寓意事事平安。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已进入秋季,此时准备添置厚衣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普遍的活动。邮票表现了人们量体裁衣的生活场景。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叶片开始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引得人们流连观赏。邮票描绘了游客观赏红叶的画面。
2019-31 二十四节气(四)
中国邮政定于2019年11月8日发行《二十四节气(四)》特种邮票1套6枚。
本套邮票为自2015年开始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第四组,表现冬天的六个节气。经过了春天的草长莺飞、桃红柳绿,夏天的阳光灿烂、浓荫匝地,秋天的金风送爽、硕果累累,便迎来了飞雪凝霜、寒风刺骨的冬天。这六个节气分别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邮票第一图立冬,表现了农民在仓廪储存大白菜的情景;第二图小雪,表现人们给果树修枝的场景;第三图大雪,表现了万里雪飘,孩子堆雪人的嬉戏场景;第四图冬至,表现了一个孩子在家中绘制九九消寒图的情景;第五图小寒,表现了一幅儿童在冰场溜冰嬉戏的现代冰戏图;第六图大寒,表现了位于南方地区的人们在大寒这一天赏梅的情景。
朋友们也可登陆
“中国邮政微邮局”
更多集邮文创产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文章内容来自“邮票百科”
你 “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