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才的标准,比「德才兼备」还要多两个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才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第七》

这是孔子对弟子的要求,共有四条,分别是道、德、仁、才,比我们现在的要求,德才兼备,还要多上两点。

志于道,是有志于大道。

立志是儒家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一环。

《大学》里讲「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里面的第一环就也是「立志」,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后想要做什么。

因为,只有先明确大方向,以后做事才有据可依,否则就是盲目的、仓皇的。

立志,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使命感」。小人为利益所驱使,风口是哪里,就往哪里去;君子则为使命所引领,才能安心做好自己的事。

立下志向后,便是「据于德」,依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行事。

这里的「道德标准」,是指对于自己的要求,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只有自己先修练到位了,别人才会愿意去追随你。

现今普遍的,却是对别人「据于德」,动不动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缺德」,然而自己却做不到,这是有问题的。

只有自己先做到,然后再去要求别人,才能「据」得住。

第三个要求,是「依于仁」。

依,这里是依从、依附、依靠的意思;做事要始终有一颗仁心,时时刻刻替他人着想,照顾他人的感受。

最后一个要求,是游于艺。

这里的艺,原意是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儒家要求弟子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放到今天,是指做人要有一技之长,要能够自立自强。

综合来看,立下崇高的志向,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能做到爱人悯物,自立自强;这四条,就是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才了。

02.
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如果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从来就没有吃饱过。孔子如果当天为吊丧的人哭过,这一天就不唱歌了。

不饱食于丧者之侧,是对别人不幸遭遇最好的安慰。

人与人的悲欢虽然并不相通,但若能发恻隐之心,即使与自己毫无关联,也感同身受,即「仁」的发端。

人一旦有了恻隐之心,对别人的心存怜悯,说话行事就会有所顾忌,就会在意别人的感受了。

然后,是不忍之心。

别人身上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自己也能够感同身受,连歌都不放声唱了。这是对伤害别人的不忍,亦是仁的发端。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祝好!

(0)

相关推荐

  • 孔子的“全人”理想

    孔子的"全人"理想 贴近地面飞行2021-03-24 12:09:58 ◤<论语>感人至深.启人发奋的就是孔子的"全人"理想."知者不惑, ...

  •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家有小院 一生中, 除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 剩下的最重要的就是和相看两不厌的人待在一起. . . 组个理想家庭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有个理想的房子. 多数人类包括不少禽兽都有筑巢的冲动,尽管生没带来一物 ...

  • 分析六大人才层级,成为你心目中的人才

    如果要把人才划分为六个层级,你会是那一层级的人才呢?应该如何成为自己心中那一层级的人才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六个层级人才的思考模式.做事方法以及能达到的社会地位:其次,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想到 ...

  • 你心目中理想的中医培养模式是?

    你心目中理想的中医培养模式是? 中医书友会

  • 科研方法 | 中科院博导:导师心目中理想的学位论文长啥样?

    征稿:二语写作 题目 学位论文题目要简明.确切,不罗唆,不冗长.评委或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你的主要工作.有些同学是在博士期间做了几个不同的内容,这样题目就很难表达准确题意.可以突出一点,但不要将不是很密 ...

  • 我心目中理想的《金瓶梅》版本有哪些?兼谈此书的文学地位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是将<金瓶梅>视作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红楼梦>. 一.收藏<金瓶梅>的缘起 我对<金瓶梅>的版本搜求 ...

  •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6)

    张伟:做到三个"不唯"方始为"好课" "好课",顾名思义就是要超出一般,有个性,有"看点",有新颖独到处,流于一般.四平 ...

  •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5)

    游彩云:怎样才算好课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呢?有这么一节比赛课,上课的老师普通话标准,朗读水平高: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小组学习井然有序.场面热闹:教学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课件制作精美,使用恰当 ...

  •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4)

    孙建锋:我的好课观 好课是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共同融入.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弥足珍贵.生命属于偶然,所以每个生命都依恋另一个生命结伴而行.从生命意义上讲:好课,就是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命,追求教师与学 ...

  • 我心目中的好课标准(3)

    孙双金 :好课像登山 我认为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 登山的过程是体力得到锻炼,眼界得到开阔,心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的过程. 上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