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博士毕业,因本科双非求职被拒!“第一学历”歧视何时休……
本文来源:知乎、青塔人才、高校人才网v、经济研究等
转载:募格课堂(ID:mugeketang)
正值“金三银四”,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硕博士们奔波求职的好时机,然而这其中也不乏存在这样的现象:武大女博士因本科就读双非高校,求职时屡屡被拒,清华博士因本科二本学历,毕业7个月找不到工作......对于这类群体,可能本科出身于普通高校,发奋考上名校硕博士,结果毕业后却发现“第一学历”的歧视仍被“旧事重提”。
此前,知乎上也有一则关于“如何看待交大博士求职时因为第一学历不是 211 学校被拒绝?”的提问引起了广泛讨论。
一名学习算法的博士,工作三年后辞职,本以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然而两个月过去,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据称,一名猎头曾联系了这位博士,但在得知其本科就读院校为非211大学时,表示公司对学历有规定,委婉地拒绝了他。
不仅仅是求职阶段,甚至当你入职企业后,依旧能感受到“第一学历”的歧视。
一名南京大学硕士应届生,有了互联网大厂的岗位,按理说应该非常高兴。但他发现自己的薪资水平,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某名硕士生工资没有区别。于是楼主非常生气,觉得被欺骗了,因为当时参加面试时,公司HR明确说了,薪资水平是根据学校等级不同来划分的。“我堂堂一名华五高校的硕士竟然要跟某一个211硕士一个价格”,楼主想要涨薪,HR却推卸责任,让他去部门经理谈。
01
▲数据和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面对高学历人数激增,某知名IT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说道:“现在一则招聘启事发出去可以收到几千份简历。实在没有办法一一查看,于是便先限定在'211’,再缩小到'985’,发现还是看不过来,就只好再添加本科也是重点这样的条件了。我们也知道,肯定有不少人才被漏掉了,但考虑到招聘成本,只能这样了。”
通俗点来说就是“怎样在一群优秀的人里面快速找出更优秀的那一个?”对他们来说,看第一学历就是最简单粗暴省时省力的做法。
02
03
“第一学历”歧视是否真实存在?
如果仅从求职硕博士们的主观感受去认定中国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第一学历”的歧视,显然不够具有说服力,就此,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李彬、白岩,两位学者提供一项实验证据来做个验证。
实验设计于一个简历投递的实地场景。实验通过控制所有应聘者保持相同层次研究生学历( 211 院校) ,以及不同层次初始本科学历, 检验第一学历是否受到歧视。
实验结果显示: 第一学历为本科非 211 大学比本科 211 大学的硕士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中收到显著更低的简历回复( 低 41% ) ; 实习经历、校内表现和资格证书等简历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提高回复率并降低第一学历歧视的程度; 不同企业类型的第一学历歧视程度有所差异。
同时,社会招聘的实验结果显示不存在第一学历歧视。因此,第一学历歧视至少部分源自统计性歧视。
综上所述,第一学历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应对不对称信息下的质量信号,帮助招聘方估计不同求职群体的预期生产率水平。如果再细分不同性质单位对其的重视程度,高校任教明显要高于企业的求职标准,不过往往前者是明确写在招聘简章中,后者更可能存在于一种“不成文的规定”。
就我们个人来说,如果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求职的大环境,尝试去多积累一些实习经历或是资格证书,这也将更加丰富简历的含金量,毕竟进入企业学历只是入场券,工作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