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滑坡半夜突袭浙江小山村,一个APP救了好多人
今天(6月25日)上午,由省自然资源厅主办的浙江省第31个全国土地日浙江主场活动暨“数字国土空间”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什么是国土空间的数字化建设,它又能给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发布会现场,来自全省各地自然资源系统的工作人员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浙江大地上,有关国土空间数字化建设的故事,让人感触良多。
6月9日晚上,诸暨下起了暴雨,其中最强的时候一个小时降雨量超过90mm。不论是过程雨量,还是一个小时的降雨量,都超过了诸暨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城市道路出现积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群发,部分市民受困。灾情最为严重的是诸暨的马剑镇。
据诸暨马剑镇石门村村民周德永回忆:“那天晚上是9点半开始下的雨,雨下得很大,当时真的很害怕。”
不过,周德永说:“当晚10点,村里就通知我们马上撤离。撤离了之后,我家隔壁的房子就塌了。我们觉得很幸运,如果那时候,再留在家里的话,肯定会出事。”
持续强降雨导致诸暨市马剑镇周边五泄水库出现管涌,部分村落受淹严重。
“诸暨马剑镇的岩层比较完整,土层很薄,历史上很少发生地质灾害,属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不高的区域。但由于这次的降雨量太大,导致了大量坡面泥石流、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
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环境院总工程师沈万里说:“这次灾害的特点就是群发性,有很多山体被撕成了很破碎的样子,灾害总体以坡面泥石流为主,仅仅在马剑镇我们就排查出了86处灾险情点。”
因为一直以来,诸暨的马剑镇属于地质条件很好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不高。所以这次持续强降雨之前,诸暨的地灾防治工作的重点并不在马剑镇。防治救援工作重点的及时转移还要归功于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数字化改革成果——地灾智防APP。
诸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汤云波说:“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的地灾智防APP,我们打开实时预警,发现马剑镇这一块都出现了红色预警,就立马调整了防治的重点,通知马剑镇政府对红色重点防范区的人员进行撤离。”
由于马剑镇人员得到了及时转移,山体滑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仅在绍兴的诸暨,为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综合能力,全省影响人数较多的地质灾害风险重点防范区域,都安装了一些高科技的专业监测设备,地灾防治变得更加智能精准。
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地质灾害调查处置室主任张义顺说:“全省地质灾害监测的每一个点上,都装有两到三台不同设备,包括雨量、位移、地下土壤含水率等数据的采集,传到平台之后,后台会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判断觉得雨量比较大,可能就会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村民撤离。”
目前,通过前期的调查排查,浙江已划定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4882个,形成全省地灾风险“一张图”;通过推广应用普适型监测设备,建成专业监测点1520个,11244套仪器设备在运行,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超过6000处;建成以“地灾智防”APP为核心的智控平台,初步实现对地质灾害风险的智能管控。
据悉,下一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迭代升级“地灾智防”APP,到2022年底前,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精准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地灾风险防控体系。
那时,不仅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普通的居民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二维码及时了解当地的地质灾害风险现状和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