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儿子:“女生哭了我不会哄”,情商教育别错过敏感期
刷微博看到佟丽娅给儿子朵朵庆生,上传了母子睡前对话,之前也听过他们母子的“夜话”温馨又可爱,就好奇点开听听。没想到竟然听到了一个4岁小男孩的社交烦恼。在对话中,佟丽娅问儿子:“如果小女孩哭了,你会怎么做?”没想到朵朵发了愁直言:“我无可奈何。”接着佟丽娅循序善诱,告诉儿子该去拿手帕给女孩擦眼泪,这下朵朵受到启发说自己会用冰激凌来哄小女孩开心。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四岁之前孩子们基本不会建立起真正的社交关系。即便几个孩子总是在一起玩,也很难去和对方共情建立友谊。就像佟丽娅的儿子朵朵一样,四岁的孩子会突然开始为了“社交”而烦恼,爸爸妈妈该如何应对呢?
什么是社交敏感期?
社交敏感期也叫人际敏感期,从孩子4岁开始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在人际敏感期来临之前,孩子们在一起玩耍的状态,大概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独自玩耍期
从出生到1岁这个阶段,宝宝更喜欢自己玩耍,即便我们把很多孩子放在一起,他们也更喜欢独自玩耍,摆弄玩具或盯着一个地方看。这时的孩子需要用独处来建立自我意识。
平行玩耍期
渐渐地,宝宝开始有了我的概念,他并不排斥和别的孩子同处一个空间,也能够意识到其他宝宝的存在。但是即便待在一个垫子上,他们还是喜欢各玩各的。
联合玩耍期
3岁时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突然真正学会了“和别人一起玩”,两个小男孩会拿着积木当火车,假装配合运送货物。或者披上毛巾和表兄弟一起假扮超级英雄。然而这种随时一起玩,随时也能分开的状态,似乎也不包含友情的成分。
社交敏感期
但是到了4岁的社交敏感期,如果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他可能会明确地告诉你,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也会因为好朋友转学而感到悲伤。哥哥转学后,还总是跟原来“兄弟”视频聊喜欢的动画人物和身边有趣的事情。社交敏感期的到来,标志着孩子拥有了更加高级的情商系统,在这段时期中孩子会奠定自己未来社交的底层逻辑。
社交敏感期孩子会面临这些问题!
在《关键期关键帮助中》李跃儿写道:4岁的孩子,对他人的探索已经离开了物质层面,进入了精神层面。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面临的往往并不是类似“别的孩子抢我的玩具”“同学不让我玩滑梯”这类的问题,而是更加抽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和同龄孩子的社交中,不断产生各种问题,不断去尝试解决问题,社交能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那么在社交敏感期,孩子们都会遇到什么样的典型挑战呢?
第一:不知道如何“交朋友”
之前有位粉丝发来私信咨询:自己家孩子不会交朋友怎么办?幼儿园上了半年,一个朋友都没有,老师也说孩子比较腼腆,总是一个人玩,如果不是老师去带,也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这位粉丝说,她教了孩子很多办法,比如“询问是否可以加入”“帮大家拿玩具”等等,但是却没有一个奏效。
如何应对:刻意加入不如找准节奏,去问孩子们“可以一起玩吗?”往往得不到答复,因为大家都在玩,没有时间管别的。正确的方式是在旁边观察一阵子,找到自己角色,自然而然地加入。
第二:无意伤害别人后该怎么做?
佟丽娅儿子朵朵遇到的情况,哥哥曾经身临其境。有一年夏天我们拿着水枪在公园玩耍,哥哥不慎把水喷到一位小姑娘身上,花裙子顿时湿了一片。女孩呜呜地哭了起来,当我和女孩家长赶过去的时候,发现哥哥正在做鬼脸。我特别生气的批评了他。回来后我们复盘这件事情时他坦白说:“我不知道该咋办!”
在和别的孩子社交时,无意间伤害到对方后,很多孩子像哥哥一样是懵的,有些孩子自己也会哭起来,有的则会用玩世不恭来掩饰内心的慌张。
如何应对: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自己无意伤害了对方,需要马上道歉,告诉对方:“我不是故意的。”然后立刻进行弥补,比如佟丽娅所说的,拿手绢擦眼泪、哄对方开心等等。
第三:如何处理“冲突”
身为男孩子的父母,经常会面临孩子们在社交中产生冲突的情景。不同于小宝宝之间对玩具或者地盘的争夺。4岁以后,男孩子的冲突,有时候围绕着“权力”。乍听之下你可能会有点吃惊,但是在心理学家眼里,这却是孩子去实验自己力量,寻找社交位置的必经之路。
Tips:男孩的实验大多围绕着“暴力”,而女孩更多运用感情力量,比如孤立群体中的某个人之类。
如何应对:当面对总是惹麻烦的4岁孩子时,告诉他该理性地处理冲突并不现实。正确的做法是静观其变,让冲突保持在家长老师可控的范围内。随着实践的增加,孩子自己会感受到力量的边界,同时也能慢慢学会处理冲突。
第四:我喜欢自己玩,有问题吗?
纪录片【00后】中,有一位叫作一一的小姑娘,在幼儿园里显得非常特别。她总是一个人待着,但并不显得孤单,采访中她说:“我就喜欢一个人玩。”
如果家有这样的孩子,父母可能要焦虑坏了:“是不是社交障碍?需不需要干预?”
如何应对:其实社交敏感期并不代表每个孩子都特别爱社交。如果孩子喜欢一个人玩,并且觉得很开心。爸爸妈妈也无须过于担心,可以多和孩子交流,并且带她和自己的朋友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让孩子打开心扉。
关于这些社交小技巧,建议爸爸妈妈带宝宝去读这本《儿童社交能力养成课》,其中5大主题,专门针对社交敏感期儿童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解读,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案例中,增进社交能力。
书中内容以小猴子作为主人公,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孩子很喜欢听,还有小测试和答卷,加深孩子的印象,家长讲解起来不费劲,娃的代入感强。
社交能力是孩子一生受用的能力之一,爸爸妈妈可不能含糊哟。
社交教育注意这三个要点
社交敏感期其实是孩子社交能力和情商双双发展的结果,正因为能理解更加复杂的情感,能用更丰富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情感。才有了对社交的渴望和复杂的体验。
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的,并非财富和权力,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可见社交能力对于孩子而言格外重要,那么在社交敏感期进行社交教育又该注意什么呢?
1、创造社交环境
先生自述是个很不善社交的人,但是无奈工作后走向管理岗位,不得不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反而社交能力也进步了。可见社交技巧和所有能力一样,需要反复磨炼。因而,在社交敏感期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宝宝创造“社交环境”,比如参加同龄孩子家庭之间的聚会、社区绘本馆组织的活动等等,帮孩子建立比较稳定的社交圈,让他们在“实战”中精进。
2、尊重孩子的情感
跟社交敏感期的孩子聊天,会发现很多他们“萌萌的烦恼”,因为那些焦虑,忧伤在我们这些成年人眼里,或许很幼稚。但是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情感,换上孩子的视角去思考这些社交困境,并且提出建议。如果做不到,也至少耐心聆听,别去嘲笑孩子的小烦恼。
3、让孩子自己处理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被群体排斥,或者在幼儿园受了“欺负”,马上自己出马处理,不给孩子一点点社交的空间。比如有次我带孩子玩,一位男孩的妈妈就把他往前一推说:“小朋友们,这是你们的新邻居小石头,大家一起玩啊!”。而这种社交包办,对于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非常不利。即便在社交中遭遇困境,我们也该相信孩子自己的力量,提供建议和规范,剩下的可以交给他们自己处理。
凌晨妈妈来叨叨:
见证孩子从一颗孤独的小星球,慢慢建立同这个世界的连接,包括物质连接和与其他人的连接,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但爸爸妈妈需要明白,只有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足够稳固亲密,他才有更大的能量向外辐射,这才是孩子社交的地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