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好的关系,叫遇事不责备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惯性。
对陌生人总是彬彬有礼,对于身边的人反而缺乏耐心,常常一言不合就开始发火,一遇到事情就习惯去责备和抱怨。
我想这大概是仗着一份在乎吧,他们总以为无论对身边的人如何苛责,他们都不会离开。
可是,他们却忘了,就算是再爱你的人,如果经常被你责备和抱怨,也会渐渐心生凉意,敬而远之。
1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向我吐苦水,说结婚才几年,就感觉已经走到了尽头。
聊天之中,才知道让她对婚姻感到失望的原因不是什么大是大非,而是日常生活中对方总喜欢责备她。
平时只要她有点做的不到位,就会被借题发挥说她什么都做不好,只要犯一点小错,对方都不依不饶的数落半天。
这样无止尽的责备和不满,已经耗尽了她对婚姻的憧憬和再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日常生活中,小事见人心,大事见感情。
好的感情不是一物降一物,而是一物容一物。
有时候,一段感情走向破裂,往往不是因为什么解决不了的大问题,而是相处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指责与不理解。
每当遇到事情,都只会采取责备的方式,不管不顾的发泄自己的情绪,如此,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对方心里产生芥蒂。
当有一天达到临界点,彼此的关系就会渐行渐远。
感情里最大的隐形杀手,有时候并不是冷淡、无言。而是在遇事时你的不理解,犯错时你无休止的责备。
2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
人在犯错时,本就有自责之心。
当对方已经处于内疚懊恼之中,你还无休无止的责备,如此,只会让陷入困境的人感到更加的失望与悲伤。
就如情感导师涂磊说的:
在婚姻里,最好的夫妻关系,不是遇事责备,因为在她遇事时,心里已经自责了千百遍,而是应该给她温暖。
之前看过杨绛在回忆录《我们仨》中,写的一段自己婚姻中的经历:
他打翻了墨水瓶,将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之后,他又犯了错,把台灯砸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
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我还是说:不要紧,我会修!
当我回到公寓后,真的全都修好。
后来,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中,端给我吃。
杨绛用她的包容和谅解,换来了丈夫心甘情愿地为她洗手做羹汤。
两个人在一起,需要的从来不是求全和责备,而是多给彼此一些理解与宽慰。
生活,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琐事,人无完人,或多或少都会犯些过错。
这时,任何形式的责备,都只会雪上加霜。
只有遇事不责备、遇事多宽慰,才是关系的保鲜剂,感情才能更深厚绵长。
3
无论爱人也好,亲人朋友也罢,事事计较抱怨,必然发生口角,造成隔阂,就算是再牢固的关系,也会一点点土崩瓦解。
《论语》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意思就是,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能远离纠纷和怨恨。
如果总揪着他人的缺点和错误,疾言厉色的批评,往往会引发对方的反感。
人生多艰,犯错是常态。
我们应像古人所云:“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与人往来中,当遇到了问题,应该常怀包容之心,不要一味去指责。
当发生了矛盾,应多为对方想想,不要无休止的去埋怨。
感情在情不在理,人心在心不在亲。
情侣之间,不轻易责备,才能维持长久的信任;
家人之间,不轻易责备,才能家和万事兴;
朋友之间,不轻易责备,友谊之树才能常青。
每一段关系的建立,都来之不易,都应该懂得去珍惜和维护。
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始终记得,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尊重比计较更可贵,宽慰比抱怨更有效。
遇事不责备,才是一段关系和谐与长久的最好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