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后能做磁共振检查吗?

以下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NDDC磁共振学组”。感谢NDDC磁共振学组韩璎教授授权,感谢李茗 陈文倩 张冰主任的辛苦付出和公益奉献,这些科普正是我们影像科每天所面对的问题。

随着医学影像和介入栓塞技术的进步,目前脑动脉瘤多采用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弹簧圈填塞进瘤囊,阻滞瘤囊内血流,使之血栓形成、机化、瘤颈再内膜化,达到治愈动脉瘤目的,与此同时磁共振(MRI)成了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那么对于应用弹簧圈的介入栓塞的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是否安全呢?

你肯定会问,去医院做磁共振检查都会被告知要去除身上一切金属物品,哪怕一颗金属纽扣都不行,那么放在血管里的金属弹簧圈岂不是更危险?其实磁共振对于铁磁性金属是禁忌的,而无磁性和弱磁性植入物是可以做≤3T磁共振的。人们对弹簧圈在磁共振检查中所受的影响会有什么担虑呢?首先担心是静态磁场引起的扭转吸引力及梯度磁场引起的平移力会造成磁场内磁性物品、金属物品的移动;其次忧虑的是由于射频电磁场感应电流的产生使其发热,对弹簧圈植入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

展开剩余80%

MRI相关温升

在非临床试验中,在全身平均SAR为2.9W/kg(相关测热法测量的全身平均值为2.7w/kg)的3.0T磁共振系统中,15分钟磁共振成像栓塞弹簧圈产生的最大温度上升为1.6℃,不及一次身体发热带来的体温升高的高。所以这种情况下,无须特别担心。

再次令临床医生不安的是金属制品对MRI 图像质量的影响。

图像伪影

在非临床试验中发现,在3.0特斯拉磁共振系统中采用T1加权、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序列,如果磁共振成像检查兴趣区在栓塞弹簧圈附近约9mm范围内,磁共振成像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当体内放有这种金属弹簧圈时,需优化磁共振成像参数。

最后,植入的弹簧圈都有什么材料的呢?

①弹簧圈1991年Guglielmi等首次报道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GDC远端为铂金的弹簧圈,与不锈钢导丝相连,可直接送入动脉瘤内。一般说来,只要患者情况允许,原则上GDC适用于一切插管可到位的囊性动脉瘤。

②tispan技术,tispan是由3个花瓣样镍钛合金袢构成的电解脱瘤颈架桥装置

③新一代微弹簧圈Matrix,是由Boston科学公司研制,表面涂有共聚物涂层的铂金弹簧圈非黏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的应用,为美国Micro therapeutics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非黏附性液体栓塞剂,由次乙烯醇异分子聚合物和钽粉组成

④水解脱微弹簧圈TRUFLLDCS,由高压注射器和弹簧输送管将铂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

⑤可膨胀性水凝胶-铂金弹簧圈HES

⑥聚乙丙交酯生物弹簧圈应用铂金丝螺旋形构成弹簧圈一级结构,内部是呈波浪状的镍钛合金芯,聚乙丙交酯微丝缠绕在弹簧圈内部镍钛合金芯上。

可以见得,当前使用的弹簧圈的材料都是铂金、镍钛合金及生物可溶性降解材料制成,并不是所谓的“铁磁性”金属,所以说,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

非临床实验表明,根据ASTM F2503(磁共振环境下医疗装置和其他元件的安全标记的标准实施规程),栓塞弹簧圈是磁共振条件兼容。在下列条件下,患者可在放置弹簧圈后随时进行安全扫描:

①静态磁场小于等于3.0特斯拉

②最大空间磁场梯度小于等于1600Gauss/cm

③报告的最大磁共振系统,全身平均比吸收(SAR)2.0W/kg(正常操作模式)扫描15分钟以下

图为颅内大动脉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后3.0T磁共振图像。图片来自南京鼓楼医院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宽颈动脉瘤,在放入弹簧圈的同时,还要在瘤颈处血管内植入支架,那么,大部分支架都是无磁性或者弱磁性,但是少部分是低碳不锈钢,所以,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一定要询问临床医生是否植入支架,并详细阅读支架和弹簧圈的使用说明书,确认磁共振检查是否安全,所以,保存您所使用的产品说明书和了解您的手术方式非常重要!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行磁共振检查的正确做法是:

1.携带您所使用的产品说明书,详细询问临床医生您所用的手术方法和是否能够进行磁共振检查。

2.无磁性的支架和弹簧圈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

3.弱磁性的支架一般在6周至8周以后做磁共振检查。

4.绝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可以进行磁共振检查,不必过分担心。

参考文献:

【1】赵继宗,微创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1-605

【2】Kallmes DF, fujiwara NH New expandable hydrogel-platinure coilhybrid device for aneurysm emboilzation.AJNR Am J Neuroradiol. 2002;3(9):180-1588

【3】Kiyosue H,Tanoue S Okahara M, et al Anatomic features predictive of complete aneuryems occlusion can be determined with three-dimenisonal digital subtration ansingraphy AJNR Am J Neuroradio.2002;23(7):1206-121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