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理都需要证明,更何况是人呢?
上卷 第十一回 第四节:
原文
正说话间,贾蓉进来,给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前都请了安,方回尤氏道:“方才我去给太爷送吃食去,并回说我父亲在家中伺候老爷们,款待一家子的爷们,遵太爷的话未敢来.太爷听了甚喜欢,说:`这才是'.叫告诉父亲母亲好生伺候太爷太太们,叫我好生伺候叔叔婶子们并哥哥们.还说那《阴骘文》,叫急急的刻出来,印一万张散人.我将此话都回了我父亲了.我这会子得快出去打发太爷们并合家爷们吃饭。”凤姐儿说:“蓉哥儿,你且站住.你媳妇今日到底是怎么着?"贾蓉皱皱眉说道:“不好么!婶子回来瞧瞧去就知道了。”于是贾蓉出去了.
端木持易见解
上一节,“正说着,外头人回道:‘大老爷,二老爷并一家子的爷们都来了,在厅上呢。’贾珍连忙出去了.”
这一节,“正说话间,贾蓉进来”了。
贾珍出去是因为“爷们”都来了;贾蓉进来也是转“太爷”的话。什么话?就是伺候好太爷太太们。这是客套话。重点是告诉尤氏,他已经完成任务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太爷交代的任务,“叫告诉父亲母亲好生伺候太爷太太们,叫我好生伺候叔叔婶子们并哥哥们.还说那《阴骘文》,叫急急的刻出来,印一万张散人.我将此话都回了我父亲了.我这会子得快出去打发太爷们并合家爷们吃饭。”
太爷就是贾敬,贾敬的话就是圣旨。让他告诉父母,他就必须告诉完父亲,再来告诉母亲(尤氏不是亲妈);让他伺候叔叔婶婶并哥哥们,他就“快出去打发太爷们并合家爷们吃饭”;他爷爷的话,可真是大如天啊!他父亲贾珍的话,也是圣旨。让他去找王熙凤借屏风,他就得去;让他安排两场寿宴,他就安排;着他去给贾敬送礼盒,他就去了。你会发现,贾敬和贾珍对贾蓉来说,那就是说一不二,就是圣旨。瞬间觉得,贾蓉好可怜的样子!
想想我们这个世界,不也是到处都是太爷,爷们吗?瞬间觉得,我们自己也是好可怜的。
贾蓉就是一个跑腿的,进来了,出去了,如此而已!我们好多人,不也是这样吗?进来了,出去了,轻轻的他来了正如他轻轻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不也是这样吗?
而像贾敬那样的人,却不停的刷存在感。贾珍见他的时候,他已经交代了贾珍,“把我从前注的《阴骘(zhì)文》给我令人好好的写出来刻了” ;如今怕贾珍给忘了,特意又嘱咐贾蓉,让他转话给贾珍,“急急的刻出来,印一万张散人”。“急急”的,充分暴露了贾敬的心理状态。为什么要印刷一万张呢?而且印刷后还要发散出去,为什么?
每一个人,都需要证明自己的存在;特别是像贾敬这样的人,他退居幕后,却又不甘心,所以要时不时的证明自己的存在。不只是贾敬这样,每个人都这样,不证明,就不存在。不证明,谁认识你呢?
定理都需要证明,更何况是人呢?
定理为什么需要证明?因为它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后天从公理推导出来的衍生品。
那公理为什么不需要证明呢?因为公里自在人心啊!
公理就一定对吗?也不见得啊。如果大家一直都认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公理是正确的,又怎么会有罗氏几何和黎曼几何呢?
既然公理都不一定对,定理又有什么必然性呢?既然定理都不是一定的必然,人又有什么理由追求绝对的权利,绝对的权威呢?
比追求绝对权力和绝对权威更愚蠢、更可悲、更可怜的是,总是有不少人,不停的去试图证明自己的权力和权威的绝对性。
“天下无绝对,真理永相对”,这句话信与不信,你可以自己证明或者证伪!
人固然需要自我证明,但相对的证明就可以了,绝对的证明最后一定是证伪!
前十回结集完毕,集合《鸿蒙》(1-5回)84篇,《比心》(6-10回)72篇,合辑(1-10回)售价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