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知“秋”,看米芾《三吴帖》道出了哪种情怀?

2019-09-10 08:22·书艺课堂

▲ 米芾《三吴帖》,行书纸本。纵30.6厘米,横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黻谨以鄙诗送提举通直使江西。

襄阳米黻上。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海水。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

瑞节高如松。—岁几繁使。

秋水浮湘月。罇酒屡觏止。

言别不可攀。寥虚看云驶。

这是米芾 30岁时为即将前往江西上任的好友作诗并书。

三吴指的是古代苏州、湖州、吴江一带(今江苏南方地区),米芾称其友人为三吴的大丈夫,赞其气度恢宏、胸襟开阔。

刚步入仕途不久的米芾与这位友人的际遇和抱负何曾类似,米芾因此藉由此诗文相互嘉勉,借此抒发自己的鸿鹄之志。

“秋水浮湘月。 罇酒屡觏止。 都说“诗人多悲秋”,在“秋水浮湘月”的日子,米芾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刚入官场的他,应该是很羡慕友人“ 开口论世事,借箸对天子”的豪情的。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料到,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怎么就与官场“格格不入”呢?

米芾生性自由,举止癫狂,性情外露,在官场失意,却是在书坛大放异彩。

30岁写的《三吴帖》,虽还是集古字阶段,而且从欧阳询处继承较多,但米芾在这里呈现的书风依然潇散自然,又严于法度。

他曾对欧阳询《梦奠帖》、 《卜商帖》、《张翰帖》、《度尚帖》等都进行过认真临习过,这显然可以从《三吴帖》的风格中不少字带有欧体外形竦削、中宫紧缩的结体特征而一窥而得。

▲ 欧阳询《卜商帖》,纸本,高25.2cm、横16.5cm 行书六行,共五十三字,北京故宫博物

尽管如此,后来的 米芾还是对欧阳询的字大加针砭,他曾炮轰欧阳询写的“道林之寺”,单薄寒酸,没有精神。当然顺带也把柳公权所书的“国清寺”也贬损了一番。

原文是这么说的:

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

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

“ 寒 俭无精 神 ”,这样的评价也敢 用在欧 阳询大师身上,这也就是米芾敢这么做。 其 癫狂性格,一览无余。

anyway

"一叶知秋",我们从《三吴帖》的一个“秋”字里,依然可以看到米芾集古字阶段的中规中矩,也能从中看到他书写此字乃至此帖时更多的性情:跳跃逸宕,错位、开合、疏密尽显。

您说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