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也许安特生经常对着满屋子的彩陶大声唱:“有你的快乐”。

通过种植被驯化的草本植物,以及饲养被驯化的禽类和奇蹄目偶蹄目的草食动物,人类终于有了定居生活,然后古人又用土加水再用火烧,制成陶器,这样才能保存和煮熟农作物的颗粒。

两万年前,中国就出现了陶器,这件江西仙人洞发现的陶片复原成的陶器,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可复原的陶器,被称中华第一陶。

随着人类农业收获越来越多,吃饱喝足之余的原始人还开始在陶器上画出条纹和图案,涂上鲜艳的颜色,甚至直接把陶器做成各种造型,彩陶就这样诞生了。从一万年前开始,中国彩陶更是挥画出了绚丽多彩的新石器时代。

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红颜色。

不过,近代中国彩陶的历史,却是从一个瑞典人开始的。

一百年前,被北洋政府高薪请来找矿的安特生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但他根本没顾及东家的感受,不务正业地先是在周口店找到北京猿人,又到河南一个叫仰韶的小村子里挖出红底黑纹的陶器,还到甘肃找到更多的彩陶,最后创立了一个中华文明西来说。北洋政府一定恨得牙根疼,已丑年后的中国学界也给安特生安上了殖民考古的帝国主义分子的帽子。

过一个世纪后再看,要感谢安特生,虽然他命名的彩陶文化已经被更名为仰韶文化,他的中华文明西来说也被中华文明独立起源和更后来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说否定了,但他发现了彩陶,第一次证明了中国存在过新石器文化。

国家博物馆里有7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入选了禁止出境文物名录,第一批2件,第三批5件,其中有6件是史前陶器,还有一件史前玉器,。

下面这件文物被排在三批195件组顶级国宝的第一位,就从它来开始与顶级国宝同行吧。

第一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出土时在缸内发现有人骨,因此应为古人的葬具,经碳十四测定,距今有6000年,是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2002年成为第一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录中的首位。

当时出土了十几件相近的大缸,在缸口的口沿下有对称的三个鹰嘴状鼻钮,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较多,所以被称为伊川缸。不过,多数伊川缸是素面的,或有简单的条纹,但这件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而且腹部一侧有一副高37厘米的、宽44厘米的《鹳鱼石斧》彩陶饰图。

整幅图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画的内容分为两组: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

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

有学者认为,石斧是权力的标志,白鹳和鱼应是敌对两族的图腾,鹳衔着鱼,表示一族战胜了另一族。这件大缸应是鹳族首领的瓮棺,后人用图腾与权力象征的武器来组合来出重大历史事件,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图腾来自美洲印第安人,中国远古时代不一定也有把某种动物作为本族象征的图腾传统,大缸上更应该是当时人们的艺术表现。

在古人没留下文字说明和现代人还不能穿越的情况下,对图画含义的解读只能是各说各话了,不过图画的艺术价值却是公认的。鹳身整个涂抹成白色,表现出鹤的轻柔白羽,犹如后代中国画的“没骨”画法。石斧和鱼的外形则采用“勾线”画法,用简练、流畅的粗线勾勒出轮廓。斧、鱼身中填充色彩,犹如后代中国画的“填色”画法。

这幅画气势宏伟,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而且具备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画法,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更在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之首。

SVP:部分文物介绍引自百度百科


欢迎搜索ID:walkingwithshini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