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鱼的章法和朝向、态势、大小、结构形式
七、画鱼的章法
鱼在水中游动时是千姿百态的。画鱼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学习画鱼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体悟,养鱼塘、水族馆甚至鱼市也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观察的地方。在学习画鱼技法的同时,我们还应不断从生活中提炼画鱼的章法和布局的规律性。
画鱼的章法与布局应遵循传统中国画的基本规律,如主次关系、疏密关系、虚实关系等等。在初学画鱼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练习稿上的鱼一条一条地剪下来,将各种姿态的鱼多备几条。然后取一张宣纸铺平,在案上将剪下的鱼根据一定的构思摆在纸上,并反复斟酌推敲,直到满意后再覆上另一张宣纸,以炭条将摆好的布局拷贝下来,之后根据此图稿进行创作。利用这一方法,我们可以寻找到不少新的画鱼构图形式。在构图的过程中,我们要将一群鱼按一定的主次、疏密关系进行组合。或两条、或三条、或四条组合成一组,每组之间似连似断,相互照应(图25为两条鱼的组合形式,图26为三条鱼的组合形式,图27为四条鱼的组合形式)。创作时,要以组合形式为主,以散游的单鱼为辅。
图25
图26
图27
八、画鱼的朝向、态势和大小的变化
画鱼的朝向是指在作画时鱼头部位所冲的大致方向。同一大致朝向的鱼可以在画面中表现出多种朝向变化。如左朝向的鱼可以是左下方或正下方朝向,也可以是左上方或正上方朝向。画鱼时为了便于下笔顺手,需要随时调整纸的方位。要注意的是,鱼腹朝上是画鱼之大忌。(图28、图29为左朝向和右朝向的鱼的不同朝向变化)
图28
图29
鱼的态势表现可以有诸如或俯或仰、或直或弯的变化。作画时可根据章法的需要设计鱼态势的变化,如左朝向上摆尾画法的变化(见图30)和左朝向下摆尾画法的变化(见图31)。
图30
图31
画鱼的大小无定论,可根据创作的需要和纸张尺幅的大小来决定每条鱼的大小,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四尺三开的作品,每条鱼的长度为30厘米左右;四尺对开的斗方作品,每条鱼的长度为35厘米左右;四尺整幅的作品,每条鱼的长度为40厘米左右;六尺整幅的作品,每条鱼的长度在45至50厘米之间。我们也可视作品绘鱼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每条鱼的大小。画鱼大者可达1米以上,小者可仅10厘米左右。
九、画鱼的几种结构形式
(一)漫游式
漫游式即传统的“S”形结构形式,也被称为“之”字形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表现的是鱼在风平浪静的水中呈“S”形队伍相连而行的游式,可以展现出鱼在水中悠哉游哉、自得其乐的天性和意趣。(见图32)
图32
(二)嬉戏式
在嬉戏式中,鱼的游动没有统一的方向。画时要展现出鱼相互之间追逐玩耍的意趣,表现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欢快姿态。此种结构形式适用于中小幅作品的创作,画面适于表现三至五条鱼。(见图33)
图33
(三)争游式
争游式也可称之为箭发式结构形式。此结构形式适于表现流动或有风浪的水中的群鱼。要注意的是,所有的鱼都应是逆流或迎风浪而游的,其游动的方向应是一致的,要展现出鱼群力争上游的气势。(见图34)
图34
(四)跳跃式
跳跃式也可称为“跃龙门式”。清代恽寿平曾有“跳波鱼出藻,搅碎一池春”的诗句,表现鲤鱼跃出水面的情景。跳跃式表现的是鲤鱼跃出水面时的瞬间姿态。在以此法绘鱼时,要注意展现出鱼的动感和力量感。(见图35)
图35
(五)争食式
争食式表现的是人们在向鱼塘中投食时,群鱼从四周向食物处迅速围拢的样子。然此种画法并不十分入画,使用时要尤为谨慎。(见图36)
图36
在以上几种画鱼结构形式中,比较常用的是漫游式、争游式、嬉戏式三种。创作鱼数较多的横幅作品时,多采用漫游式。初学者也可从比较简单的画鱼结构形式入手进行创作,如三四条鱼所组成的结构形式(见图37)。
图37
关于画鱼的结构形式,笔者总结了二十字诀:有主有次,多聚少散,朝向有别,参差前后,大势一致。另有四忌:一忌齐头并进,二忌平行共游,三忌交叉相叠,四忌独立散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