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古典音乐,我想谈一点个人感想 | FantasticClassics

西方古典音乐(Western classical music),岚清副总理在他的一本书里提到过:

Classical music=经典音乐,翻译作“经典音乐”似乎更为恰当,是,我完全同意他的这一说法。

但很多时候,一些说法就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说,用习惯了,也就一直沿用了。

“古典音乐”的译法,不出意外就是我们沿用日本人🇯🇵的翻译,好比“哲学”(Philosophy)一词一样,都是直接沿用了日本人的译法。

毕竟,Philo-Sophia,按照古希腊文直译,就是“爱智”(爱智慧)的意思,怎么一翻译就变成“哲学”了呢…对吧…

好了,话题扯得有点太远了,今天,我想谈谈关于“西方古典音乐”的一点个人感想:

首先,跟绝大多数国内的古典乐迷一样,我并非学音乐专业出身的,不怕说出来大家笑话,我呢,其实是不识谱🎼的,但当然了,基本的乐理还是很通晓的,OTZ…

再来,我一直都认为聆听(欣赏)音乐,是有别于演奏音乐的,聆听音乐固然可以是识谱之人,就像很多现场音乐会上,也不乏可见零星抱着一本作品总谱,边听边翻总谱的专业乐迷。

但与此同时,对于聆听音乐来说,识不识谱,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我认为“聆听音乐”是一个个性化审美的过程,而且通过大量多次的聆听,尤其是现场音乐会,是完全可以建立起属于个体自圆其说、自得其乐的审美趣味的。

还有,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音乐院校,特别是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出身的老教授们,他们写出来的乐评呢,很多时候都是大量的作品分析、和声分析、曲式分析…

这种文字很容易让绝大多数的乐迷(观众)看不懂,也不想看。

当然了,我个人认为像杨燕迪、韩锺恩等撰写的很多现场音乐会乐评,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们写的乐评文字,既有着学术性强的一面,又不乏有着感性的审美表述,兼顾到了音乐专业人士,以及广大古典乐迷(观众)这两大群体。

不过呢,想要既得到来自于专业圈子的认可,又照顾到乐迷圈子的情绪和理解能力,这等两全其美的事儿,还当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

就像很多时候,作为古典乐迷,尤其是古典音乐发烧友们,他们所写出来的乐评文字呢,就十分容易落于审美滥情,或肆意抒发的纯感性境地,这样当然也就不太好了我以为。

而作为酌乐古典(FantasticClassics)呢,致力于去实现的:便是在文字,特别是现场音乐会乐评文字的可读性上,兼及到来自专业圈子和乐迷圈子这两方面的人群认可。

专业人士读到了,会感觉:哟~还当真是那么回事儿;乐迷(观众)朋友读到了,则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可谓共鸣十足。而这也便是达到了去撰写乐评文字的根本目的,充分体现出“乐评”的价值。

中国的古典音乐圈呢,“乐评人”完全是个伪概念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各位知道,为《音乐周报》撰写乐评,或该报其他版面的稿子,稿酬是多少吗?

我不怕告诉各位,稿酬真是少得可怜呀,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的一篇文章刊发《音乐周报》,贵报给我开出的稿酬是一百零几块几毛几…那张稿费单呢,我兑都懒得跑邮局(邮政储蓄银行🏦)去兑了。嗐。

我们国家的稿费制度呢,其实老早就该改革了,现在延续的还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稿酬标准了。

还有,拜托,很多报纸📰(报社),能不能不要再电汇稿费了呢,要知道,跑邮局🏣兑稿费单,真的真的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儿,微信转账(稿酬)难道它不香吗???唉。

中国的“乐评人”是不成其为一个职业的,因为,中国的乐评人都很穷,某若甫很穷,某可驹也很穷;但某雪枫例外吧,但人某雪枫现在早就已经不写现场音乐会乐评啦,人搞什么“艺术雅集”去啦。

欧美的情况则不然,像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泰晤士报》、《费加罗报》等在内的欧美主流纸媒,人家可都是有专栏乐评人的,而且一个个都是举足轻重呐,赚不少。

对了,我还想说什么来着,哦,就是呢,聆听音乐无须懂谱,完全可以依靠大量多次的聆听,从而建立起令自身自圆其说、自得其乐的审美志趣的。

重要的是,有时不识谱的人比那么识谱(懂谱)的人,更易于去打开思路,从而纯粹地去欣赏一场现场音乐会。相反,识谱的人听起音乐来,甚至于都已经没有太多趣味(乐趣)可言了,真的。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儿吧,困得不行了已经٩(๑´0`๑)۶ 晚安~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爱妳们哟,么么哒~(^з^)-♡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