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8岁的天才画家,20岁去世,一生只画了这一幅画!
18岁的你在做什么呢
···
18岁是个花季
终于熬到了高中毕业
开启了大学生活
呼朋唤友吃饭、聚会、玩乐?
最近故宫展出的
《千里江山图》
在美术圈刷屏了
九百多年前
一位天才少年画家
王 希 孟
他在皇帝宋徽宗的传授指点
穷尽毕生精力创作了一幅经典作品
千里江山图
名垂千古的鸿篇杰作
完成仅用了半年
那一年,他才18岁
这幅作品
以精微细腻的笔法
描绘了中国山水的雄奇和美丽
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的山水哲学和自然观念
这幅作品,就是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画像
这位18岁的天才
他只活了20岁
便撒手人寰了
有人猜测,他为了完成这幅画
呕心沥血而伤身早逝
有人说,这是慧极必伤天妒英才
千 里 江 山
↓戳视频↓
《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
这幅画每打开一次
颜色都会掉一点
深藏故宫50年难得一见
建国以来也就展出过3次
这辈子看一次就少一次了
《千里江山图》一直被称为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这幅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设色的画作,以长卷形式描绘了磅礴秀丽的山水图景。
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这“千里江山”,王希孟并没有实地写生,而是通过构思,写意出来的——这也是中国画的独特奥妙之处。
在传承中国传统书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北宋时期的艺术风格,彰显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风尚与文化内涵,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初为北宋丞相蔡京收藏,后相继被南宋内府、元代僧人李溥光、清代文人梁清标、清内府收藏,现存于故宫博物院。
赏画姿势之一:从右往左
看《千里江山图》这幅长卷,首先要从右往左看,一点一点看,看局部,跟着画作的视角走,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千里江山图》的每个局部都成景,每个局部都有不同的视角,在跟着画作不停的变化视角的时候,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画就好似你在山里走在一样。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于《千里江山图》使用了散点透视,并结合了深远、平远、高远。与西方画作大多遵循客观规律采取焦点透视的手法不同,散点透视将各个视角、各个角度的风景纳入画中。
焦点透视以事物为中心扩散开来,把二维的画成三维的,是一种客观的描绘。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
赏画姿势之二:局部看画
《千里江山图》集前代笔法之大成,将前朝所有笔法融入一幅画中。画作细致到了极致,每一树、每一山、每一水纹,都是一笔一笔绘出的。
《千里江山图》局部
层层叠叠的青绿山水,斜晖脉脉水悠悠的碧波,每一个局部,都可以单独拎出来成画。
山 峰 巍 峨
《千里江山图》局部
层 峦 叠 嶂
《千里江山图》局部
缥 缈 开 阔
《千里江山图》局部
瓦 房 茅 舍
《千里江山图》局部
江 水 浩 荡
《千里江山图》局部
捕鱼、驶船、行旅
人们在这山水之间休憩娱乐
巉[chán]岩飞泉
《千里江山图》局部
农家在瀑布下洗衣耕作
田间小路
《千里江山图》局部
其中景物繁多,意态生动,雄浑细腻,气象万千
“ 一步一景,咫尺有千里之趣 ”
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陈丹青《局部:千里江山图》
赏画姿势之三:看跋文印章
除了画作本身,画作尾部的跋文与印章同样不可错过。
题跋
有时看跋文好似破案,欣赏者就着这短短几行字,从中摸索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甚至是作者的一生。
跋文告诉你这幅画的来历,谁收藏过它。有的人收藏后喜欢写跋文,有的人收藏后喜欢盖章。一般收藏者在画作本身之后会补一截作跋文或盖章,除了乾隆,喜爱直接写在画上。
《千里江山图》中蔡京所题跋文
王希孟是宋徽宗的学生,他18岁画了这幅《千里江山图》,画完这幅画宋徽宗高兴的不得了,把这幅画赏给他最宠的臣子蔡京,所以蔡京写了跋文,告诉大家这幅画的来龙去脉。
这是
王希孟的名字第一次
也几乎是最后一次
出现在历史的长卷之上
此后1000多年里,《千里江山图》被各色收藏者收藏,跋文也就越补越长了。《千里江山图》上也有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标的收藏章,被梁清标盖过章的,就可以认定跋文无误。
☞ 长 ☜
《千里江山图》全卷纵51.5厘米
横1191.5厘米
长度是《清明上河图》的2倍多
☞ 绿 ☜
千里江山图之所以那么“绿”
是因为画师使用了蓝铜矿和孔雀石
研磨出的石青、石绿作为主色
蓝铜矿和孔雀石共生
《千里江山》
完整版
———————————————————————
横
屏
观
看
哦
转载请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