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自杀事件的一点思考 2024-07-30 07:19:42 1 成年人不明白,现在的孩子,怎么遇到一点挫折,甚至是不顺心,就会想要伤害自己?是现今的孩子更脆弱吗? 221世纪的青少年,是否比以往的青少年更脆弱,这还没有研究结论。但是,21世纪的青少年,的确更缺乏机会锻炼意志品质。 他们大部分人,被父母保护得很好,也被学校保护得很好。记得新教师培训那会儿,无论是老教师分享经验还是教育局领导训话,都在告诫我们,一定一定不能体罚学生;批评学生之前,也得掂量掂量,学生是否可以承受,会不会做出过激举动。而在我的青春时期,老师体罚学生,是家常便饭。1997年到2000年,初中三年,是我的噩梦期。班主任老师很“凶残”。学生们经常挨揍,男生女生无一幸免。我的弱点是,数学不好。班主任正好教数学,数学成绩差这个弱点,是“致命”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被班主任扇过三个耳光;也经常站在教室最后一排,等着挨揍。有一回,大概有七八位同学考试都没及格,他让我们站成一排听课,下课后,拿着三角尺,从左往右,一个个揍过来。轮到我旁边的女同学了,她大概离及格线有点远,连续被揍十多下,啪,再一下,三角尺断裂,女同学痛得直甩手。可我无视她的痛苦,第一反应竟是,这下好了,我不用挨揍了。老师不仅体罚,也经常使用言语侮辱。上课时,他喜欢让学生回答问题。通常,他会写出一道题,“嗯,这道题很简单,我看还有谁不会,不会的就比猪还笨。”同时,用锐利的眼神,扫视班级一圈。面对老师的眼神,我不敢不会(事实是不会),只得忐忑举手。根据以往经验,他喜欢为难不举手的同学。数学课堂每日都在受着煎熬,数学考试更是可怕,只要老师说准备数学测验,我便睡不着、吃不下。考不好就挨揍,谁考谁害怕。即便如此,我只在心里强烈地怨恨老师,并不想要伤害自己。更没有想过死。 那时候的学生,真是被老师“千锤百炼”。我极不赞同体罚,在当了老师后,也从没有体罚过学生,而且认为体罚学生只代表老师无能。不过,过犹不及,以往盛行体罚,学生苦不堪言,而今学校教育中老师常常对学生无可奈何,只敢教,不敢育,就怕学生行为过激,后果无法承担。3学校教育温温柔柔,家庭教育也是和风细雨。家长们,素质越来越高,对待孩子也越来越细心,还懂得自省。养育孩子以鼓励教育、赏识教育为主,不小心骂了孩子,也都战战兢兢,担心会不会因此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可事实是,由此养育的孩子,心灵不会更强韧。像弹簧一样,能屈能伸的心灵,是要经过磨砺、锻炼得来的。 家长们,往往不愿意孩子走弯路,不愿意孩子经历挫折、艰难险阻,希望他们的成长道路,是一条坦途,任何一点困难、挫折,都想要帮助孩子扫平,可这样做,哪来机会让孩子锻炼抗挫折能力呢?孩子上小学之前,要提前学习各种知识,怕孩子入小学后学习跟不上。孩子做作业,家长要在一边盯着。当心理老师时,一位家长找到我。他的孩子正上初中二年级。不得不说,这真是位好爸爸,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他便陪着写作业,孩子写完作业,还会帮孩子捋一捋老师上课所授。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没有哪一天不陪伴。可是,当孩子升入初中后,他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想要放手,又不敢放手。放手吧,孩子自学能力没有养成,担心学习成绩就此一落千丈,影响中考。不放手吧,自己的学识水平和精力已不够用,怕耽误孩子。真是左右为难。或许我没有当过家长,理解不了家长们的苦心。用理智想一想,孩子迟早要独立面对人生,早些给他机会,让他面对困难、挑战,帮他养成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解决问题的人生态度,不比帮他扫清障碍来得更靠谱? 4青少年们,在学校、家庭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可是社会、互联网,并没有给孩子们相同温柔的成长环境。为什么孩子们会想到死?即便青少年自杀原因,纷繁复杂。互联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教给青少年,死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关于韩国明星,接二连三自杀事件详详细细的报道;关于青少年自杀死亡的各类新闻甚至是清晰视频;充斥在互联网上,这会给孩子们的心灵造成怎样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媒体报道不当会增加易感人群自杀的风险,甚至效仿自杀。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健康部2000年撰写了《自杀预防供媒体工作者参考》,2011年美国预防自杀基金会、哥伦比亚大学心理治疗中心等研究机构给出“自杀报道推荐方式”。我国学者也梳理出6条自杀新闻报道的禁忌:1.避免使用有煽动性的大标题,避免在版面头条报道;2.避免使用图片、视频呈现自杀地点、自杀方式,避免报道自杀过程、自杀地点等细节;3.避免在报道中直接引用目击者情绪化的语言;4.避免详细报道遗书内容;5.避免报道中对自杀原因进行简单归因,不使用暗示性归因表述;6.避免在报道中涉及近期自杀事件相关数据。 而互联网上,一些公众,为“求真相”,要视频、要细节、要知情人爆料……不知道,这样的发声,会不会有利于司法公正,但一定会让易感人群增加自杀风险。综上,若真正爱护孩子,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家庭、学校,都要设法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能面对困难,锻炼意志品质,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困难来临时,有足够强韧的心灵,足够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至于坐以待毙。社会,媒体要营造好的互联网环境,不以一己之“流量、好奇心、发泄情绪”目的,跟风造势,减少自杀易感人群接触负面新闻的机会。 赞 (0) 相关推荐 打孩子是项技术活 "养不教父之过."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家长.老师对孩子.学生的体罚是司空见惯的,体罚的方式包括罚站.罚跪.打手心.打屁股等.东方社会有"不打不成材"的传统观念.在 ... 一场关于“老师体罚学生”的讨论,看得人胆战心惊 A:今年我三十多岁了,但是纵使过了那么多年,我小学四年级时候的两位老师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哪! 语文老师,女的,出了名的厉害!动辄打骂!那是真的又打又骂!什么难听的话都能骂出来!记得那时候有一位男同学成绩 ... 怎么看待小学老师体罚学生? 说实话,现在的老师也不好当.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孩子们,娇生惯养的越来越多,孩子们的见识因为受电视.网络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宽,在生活中表现出比较有主意,不听话,也不怕老师. 小学一个班三四十个孩子,面 ... 那记打晚了的耳光 听广播,14岁男孩因妈妈在学校走廊里掌掴耳光,跳楼自杀,听后非常震惊. 最近自杀少年不少,因作业没完成受责备,因没收手机有情绪,纵身一跃,失去生命者不少,但每一次都会让人惊恐. 生命只有一次,能够见到 ... 半月谈丨青少年自杀事件频生,各种心理干预机制为何失效? 写不完作业一跳了之,考试失利一跳了之,没收手机一跳了之--不时爆出青少年自杀的社会事件,令人痛心疾首.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校园开设心理咨询室.配齐专职心 ... 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各种心理干预机制为何失效? 写不完作业一跳了之,考试失利一跳了之,没收手机一跳了之--不时爆出青少年自杀的社会事件,令人痛心疾首.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校园开设心理咨询室.配齐专职心 ... 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太脆弱”,是孩子最不应该得到的调侃 自杀不是"激情式"的瞬间选择, 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预谋事件 最近几个月,儿童自杀事件频繁爆出,"儿童自杀"这一沉重话题,再一次赤裸地摆在人们面前. 在" ... 警钟:42年前的集体自杀事件,近千人自愿服毒,只有2个女孩反抗【一点资讯】 1978年11月18日,有一个人在站在南美洲圭亚那某地的一个教主宝座上,高呼"死亡是暂时的休息,我们很快就会在另一个世界相见".在场的人听罢,先毒死了自己的孩子和宠物,随后排着队服 ... 深度思考:越来越多的孩子自杀事件!中国父母最大的失职! <火星来的孩子>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有时我们忘记了,孩子只是刚刚来到这个世界. 他们就像外星人一样,拥有无穷的能量和潜力,他们带着考察的任务,试着学习如何成为真正的人类. 作为父母,我们 ... 最近的一点思考 最近的一点思考 原创 布衣书生走天下 复利人生 3天前 另一个天堂天籁队 - 奔跑吧 今天,简单跟大家聊几句. 1.读书. 今天在家又读了一遍<我如何从股市赚了200万>,书挺薄的,只有2 ... 结课技能五:对语文课堂结尾的一点思考 现在"有效性"这个词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课堂教学这个话题提到.有效性也成为了衡量一堂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性一般指学生上课以后的实际收获,它既反映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集中 ... 史上最悲壮的武士集体自杀事件,细思极恐 徐悲鸿油画<田横五百士>(1927) 正午的阳光之下,熊熊柴火之上,一口沸水翻滚的巨大圆鼎令人怵目惊心. 这是一口即将改变许多人命运.甚至楚汉历史的三足两耳鼎: 也是一场残酷刑 ... 期货的职业规划(一点思考) 玉儿 202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