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图演示屋漏痕、折钗股,一下懂了
经常听到一些书家前辈讲笔法时说到“屋漏痕”、“折钗股”和“锥划沙”,感觉很生涩,不好理解。在网上查阅资料,也是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不知所从。
这些年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经常思考和琢磨,逐渐对这三个笔法论述,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这篇文章,我就将自己的一些认识同大家分享,再将我理解的笔法用动图的形式予以示范,希望对初学书法的朋友有所帮助和启示。
古人关于笔法的比喻在现代人看来为什么这么晦涩?
经过多年的学书感悟,感觉古人在论述笔法时,常常将一些本来不复杂的笔法用一些晦涩难懂的比喻来描述,反而让感到不好理解。比如下面这段关于“屋漏痕”笔法的论述:
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载: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法,怀素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怀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
上面这段话是颜真卿同怀素的对话,大意是,怀素说,他经常在夏天仰望天上的白云,看到这些云彩就像那奇异的险峰,就想把它们应用到笔法中,那些如白云变幻的笔法,犹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像是断开的墙壁出现的纹路,那么自然有趣。
颜真卿随即予以补充,他幽幽的说,你说了这么多,哪如用屋漏痕来形容呢?情素立即拍手叫好。
怀素像
这本来就是两个书法高手在喝茶聊天时论及笔法,我理解他们所说的并不是多么难的笔法,但却绕来绕去,说的云里雾里的,让我们这些现代人越听越一头雾水。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难道是他们故弄玄虚,卖弄文化吗?我想,这样讲就亵渎古人了,但却一定另有原因——
其一,这是文化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就像华山论剑的高手谈论剑法,不是圈内之人是无法融入其中的。
现代一些文化人士在喝茶聊天时,也常常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对话,在局外人看来就酸酸的,莫知所衷。
当然,这确实需要同道之人,互相之间的心领神会,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不是文化层次、兴趣爱好都相差不大的人,是不可能有这种默契的。就像上面论及的怀素同颜真卿,他们之间互相的心领神会堪称知音谈琴了。
颜体书法
其二、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同我们现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人所用来比喻的生活场景和物件也在现代人生活中找不到,尤其那些年轻人更是无法理解。
比如这三个笔法里的“屋漏痕”、“折钗股“和”锥划沙”,八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屋漏是怎么回事,也从没有见过什么是钗股和锥子,怎么会理解这三个笔法的含义呢?
其三,古人教授书法多是家族之间的口传心授,有些秘决只有至亲本家才能得到。比如王羲之同王献之父子、欧阳询同欧阳通父子之间的书法传承。
这些家族内部传承的笔法技巧就需要一定的“秘决”,如果谁都能一听就懂,可能就没有秘密可言了。
由此,我揣测古人用这些晦涩的论述来说明书法,在别人看来不好懂,但他们“圈子”内部可能一点就通。
那么,“屋漏痕”、“折钗股“和”锥划沙”究竟是讲述了什么玄妙的笔法呢?我理解,这三个比喻都是讲述了“中锋行笔”这一个笔法,只是应用的笔画和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屋漏痕”就是中锋行笔时顿挫涩行,非常适合控笔能力不足的人悬肘书写
屋漏痕
屋漏痕,就是原来的土坯房因为屋顶不严封,下雨时出现渗漏,雨水沿着土墙向下流动而形成的痕迹。
象我这样五十多岁的人,因为年轻时生活在农村,那时的破房子一下雨就漏,对这种现象很好理解,但现在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可能从未见有过这样的体验,就不大好理解了。
屋漏痕不同于下雨天水在玻璃窗上往下流的样子,这种痕迹多是水混杂着泥浆,在不太光滑的土墙上向下流动还会有一定的吸水性和阻力,那个痕迹是饱满圆润但又是慢慢渗下的,不会是一泄千里的那种感觉。
所以,现代很多书家在解读这个笔法时,就有两种理解:
一是认为写出的字要有屋漏痕的样子,尤其是竖画,要故意写的弯弯曲曲的,就像象形字那样。
我感觉这不是颜真卿和怀素二人说的“屋漏痕”的本意,那只是一种表面意思的理解,不完整。
屋漏痕笔法的一种表现
上图就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对“屋漏痕”笔法的理解,他在那个“漏”字里边,故意将“雨”字旁的四个点演化为雨水沿墙下漏的样子,这就有些汉字的艺术化,不应该是这个笔法的本意。
二是认为中锋行笔应该象屋漏痕一样迟涩,有顿挫洇渗之感。
我赞同这种理解,尤其是一些控笔能力还不足的朋友,在悬肘写字时,很适宜用这个笔法,将毛笔在纸上一点一点的向下拖动,既可以保证中锋行笔,又不致因控笔不稳而出现线条抖动无力的现象。
另外,这个笔法也很适宜用做写一些毫放风格的隶书,那样会自然的写出迟涩之感,很有隶书的韵味。
屋漏痕笔法的另一种表现
上图是我在网上找到了另一种表现手法,这种写字的风格我不喜欢,但其表现“屋漏痕”笔法比较充分。
这个字应该是个“乡”字,最后的一笔竖画就是用了屋漏痕的笔法,很多书法大家在写长竖笔画时都喜欢用这种笔法,很有金石气息,比如好多书法家写“虎”字时就会把最后的竖画用这种笔法拉的很长。
网上一位书家写的“虎”
下面这幅动图是我演示的笔法,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不能将笔醮墨过多,否则会因为顿挫而出现“墨猪”,那就是病笔了。
拖动毛笔行进时,尽量保持力度均匀,只有这样笔画才不至于出现疙疙瘩瘩的问题。
用“屋漏痕”笔法写竖
用“屋漏痕”笔法写横
“折钗股”是写“戈钩”的最佳笔法,线条流畅,弯而不折
钗股
钗股,是古代妇女头上用来绾头发的一种饰物,因其多用金属制成,很有韧性,折弯后就像拉弯了的弓,很有张力。
用在书法上,这个笔法也是中锋行笔,要求写出的笔画虽弯曲盘绕,但一定圆润饱满,弯而不折。
南宋姜虁《续书谱》称:“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这是对这个笔法的很好注解。
“折钗股”笔法很适宜转折笔画里的圆转,尤其是楷书里的“戈钩”。比如《九成宫醴泉铭》中这几个字,都是“折钗股”笔法的很好代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折钗股”就是钗股折断后出现的断口,干脆利落,一些波磔笔画的出锋应该写出那种味道,这可能是考虑到古代妇女用的钗股有些是用玉做的,但这就有些较真的味道了,我不赞同这种理解。
下面的动图是我根据自己对这个笔法的理解进行的演示:
用“折钗股”笔法写戈钩(一)
用“折钗股”笔法写戈钩(二)
“锥划沙”更多的是碑刻表现手法,用在书法上同“力透纸背”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锥划沙,就是用钢锥在海水退后留下的平坦沙面上划出的痕迹。我为什么说是在海水退后的沙滩上呢?
这也是我的揣测,古人在观察这个现象时肯定是在海滩或河滩上看到的,尤其是海水冲刷过的细沙滩不仅平整,关键是有一定的硬度,锥子划在上面才会出现两边均匀的沙堆和流畅一致的划痕。
我一直觉得“锥划沙”更适合用来描写碑刻刀法,一般沿一个笔画的外沿用两刀对刻,会出现形似锥划沙一样的深沟,所以,这个笔法用在书法上更适合崇尚碑学的书家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笔法要求绝对中锋行笔,且行笔不能出现提按变化,要以“提”为主,凝心聚气,用毛笔的尖锋在纸上留下有力度的笔画,如果墨迹干后,从纸的反面看会有深深的印痕,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力透纸背”的意思了。
古人碑帖中“锥划沙”笔法很多,尤其是怀素的草书表现的尤其突出,如下图:
在楷书中,我觉得这个笔法主要体现在长竖上,如果行草书中需要将长竖再拉长来写,则更能表现出这个笔法的神采。如下图中的“佛”字,长竖就很有“锥划沙”的感觉:
下面两张动图是我根据自己对“锥划沙”的理解,写的两个笔画:
用“锥划沙”笔法写竖
用“锥划沙”笔法写横
“屋漏痕、折钗股、锥划沙”这三个笔法,其实没有那么玄妙,不管古人怎样描述,也不管现代人怎样理解,其实核心还是那个“笔法千古不易”的论断——即中锋行笔。
只要保证中锋行笔,一定能够写好基本笔画。
至于在不同笔画、不同写字方式中的具体应用,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大家完全可以在“中锋行笔”的大原则下,尽情发挥,不断出新,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加完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