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叶子的故事
那些叶子的故事
文/吴琼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炎热的夏季,神农氏正在野外用釜锅煮水,忽然一阵凉风吹过,似乎在他渗出汗珠的额头上擦拭。这时,几片叶子随风飘然而落,不偏不移地恰好就落进了刚刚煮沸的水中。那叶子翠绿欲滴,鲜嫩柔软,落入水中不多时便飘出一股奇异的气味。
那气味,这位尝过百草的部族首领从未闻到过,在他的概念中,这当属香味,可是香味里又带着一丝苦味,苦味又不是他平素所尝到的药的苦味,而是植物亲近自然的一种本真的清苦和鲜苦。随着气味的溢出,锅中的清水由透明的无色变为绿色,绿的程度逐渐由浅入深,还泛着些微黄。神农氏试探性地舀起一口送进嘴里,他并没有急于咽下,而是含在口中品味了一下才缓缓咽下。随着这种绿色汤液由喉管进入体内,神农氏觉得神清气爽。他不禁低下头去俯看自己的腹部,自从一出生,他的肚皮就是透明的,所有被他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他都能清晰地看到,它们在他体内都做了些什么。
这一看不要紧,他竟然惊奇的发现,这液体将他的肠道彻底的冲刷了一遍,所过之处淤积皆清,尘垢溶解,把肠胃洗涤的干干净净。不仅如此,甚至将他前几日所尝七十二种草药之后淤积在体内的毒素都给化解了。所以,神农氏将它作为一种草药记载了下来,如此,便有了后来《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说法。这些不经意间随风飘落进神农氏釜锅沸水中的叶子,就是我们现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茶叶。
这种关于中国人最早发现茶叶起源的说法,只是后人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而且在那个时期,茶叶所存在的形式与意义同现今人类生活中熟知的茶简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直到唐代一个弃婴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茶的认知。
陆羽,字鸿渐,大约生于公元733年,湖北天门市人,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男婴让严霜冻得瑟瑟发抖,智积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座石桥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遗迹犹在。禅师当时大概只是心怀慈悲,想救这婴孩儿一命,完全没有想到,这一命,竟救下了一位谜一样的神人。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唐朝上元初年,他隐居在浙江湖州,撰写了《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在不知多少年的饮茶经历中,中国人对于茶,并不仅仅再是用那些叶子来泡水喝,更是逐渐形成了一种“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从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
如今,茶已经成了很多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于晴雪之日,或是午后睡醒,或是对山间竹林,烹一壶清茶,焚一柱檀香,阅一卷古籍,莫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学友创办文学社,并出版报纸《镜泊学魂》,自2003年起开始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