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欣赏]北宋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崔白

宋 崔白 双喜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崔白是宋神宗时的画院待诏,擅长花鸟画,但已脱离宋初承袭五代黄筌、黄居采父子工笔设色的作法,而以工谨与粗放笔法交相搭配,发展出更为自然而富野趣的新风格。

崔白(活动于十一世纪),字子西,濠梁人。画艺精湛,深受神宗眷顾,补入图画院。他的花鸟画在继承徐熙、黄筌二体的基础上,别创一种清淡疏秀的风格,改变宋初以来画院中流行的黄筌父子的浓艳画风。

特征说明
为风曲折的衰草枯荷,是崔白的特色之一,北宋文人对他的诗咏中,常可见「风蒲半折」、「风折枯荷」等语。似乎这并不是一般画家经常描绘的主题。

与山喜鹊眼神交流的野兔,皮毛的描绘也十分精彩。崔白透过各种的笔法,经营出逼真的质感与量感,可以感受到「写实」是北宋中期画家追求的目标。

与其他北宋画家一样,崔白将名款隐藏于树干中,而不是堂而皇之地写在明显位置。

山喜鹊虽与黄氏父子工细的画法相似,但它激动地朝闯入自己领域的野兔鸣叫,与黄居寀〈山鹧棘雀〉中鸟类温驯宁谧地摆出优美姿势的情调相异。《图画见闻志》对崔白花鸟「动多新巧」的评论,或许就重在情景的设计上。

《图画见闻志》中记载神宗朝初年,曾命崔白等画家绘制御扆鹤竹各一扇,后来裁定崔白之作为最佳。〈双喜图〉中的竹子配景让人想见当时为神宗称赏的竹画的样貌。

逸笔草草而成的土坡,表现出异于精工绘制的喜鹊与野兔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与质感。

崔白作品

崔白 枇杷孔雀图 台北故宮博物院

崔白 雄鸡傲睨图

母鸡养雏图

崔白 牡丹白鹭 镜心

崔白 (传) 白鹅图 立轴

崔白 竹鸥图 台北故宮博物院

崔白 秋浦蓉宾 台北故宮博物院

崔白 芝仙祝寿图(明人缂丝)100.3 x43.2厘米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崔白(款) 梅雀图 手卷

宋 崔白 寒雀图 绢本设色 纵25.5横101.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描绘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作者在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左侧三雀,已经憩息安眠,处于静态;右侧二雀,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作为本幅重心,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使之浑然一体。鸟雀的灵动在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宿鸣中被表现得维妙维肖。树干在形骨轻秀的鸟雀衬托下,显得格外浑穆恬澹,苍寒野逸。此图树干的用笔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浑然不分,造型纯以墨法,笔踪难寻。虽施于画上的赭石都已褪落,但丝毫未损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盈溢于绢素之外,有师法徐熙的用笔特点。

癸巳仲夏 天清阁

崔白的画风在于创新,善于“扬弃”,打破了宋近百年一统宫廷院体画的格局,既继承吸取了黄家画风的优秀精华又大胆地抛弃了千篇一律的宫廷闲逸仕女、花鸟工笔画风。他笔下的山水人物画集传统工笔和一统水墨于一体,画面既绚丽、又端庄,雅俗共赏。观后无不称快,沁人心脾。如由清代王礼题跋的《杜牧之吹箫祝寿图》,人物虽然众多,但是个个神态不一,写实写意人物自然于一体。人物绘画工笔精湛,色彩浓淡适宜,纹饰回旋自然,整体比例得当。树木花鸟临真,人物栩栩如生,赏识后犹如身临其境,无不爽心悦目,个个感叹不已......

崔白的花鸟画对北宋宫廷花鸟画产生了影响,据说震动了当时的画坛,从画院中人到院外的文人士大夫画家,从者甚多,而北宋早期宫廷画院花鸟画“黄家富贵”风格一统天下的格局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开始崇尚新意,深入写生、写实,这种趋势到了后来的宋徽宗赵佶那里,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如《双喜图》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佳作。可见崔白的写实,并非只是简单地写形、求真,而是通过对形的细微刻画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中国画的写实,从一开始就兼顾形、神,追求意境。离开了形,何以言“神”?即使自言“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其实也只是笔墨精炼,形象简括而已,并非超脱形外。倒是现下有些公式化的花鸟画,一折枝上栖一飞禽,画得虽然十分逼真,却毫无意境可言。《双喜图》充满着寒风肃杀之气。古木槎木牙,枯草摧折;两只山鹊躁动飞鸣,让人觉得它们的叫声已将这秋天的萧瑟与寂静划破。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黄庭坚题在崔白画上的词句:“风校调调……迁枝禾安,何有于巢。”坡下的野兔也被惊到,倏然顿步回首,就连周围的草叶好像也被它们叫得在瑟瑟发抖了。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将要发生什么?为什么有种说不清的紧张充斥整幅画面?画家对这些并没有交代,而是留给了观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虽然名为“双喜”,但除了有两只飞鸣的喜鹊,看不到有任何喜从天降的痕迹。

最后,崔白的风格是兼收并蓄,多有创造。崔白因出身低微,早期作为民间画工,迫于生活的压力,以艺谋生,练就了他善于写生,画作多有新意。在作品风格上能吸收“黄派”之长,富丽精工,又借徐派的意趣,迎合了士大夫阶层甚至皇帝的审美趣味,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评价。崔白等人的出现改变了画院的“黄氏体制”,与其说是崔白带来的“变格”不如说是院体花鸟画自身发展的结果和社会的普遍的审美趣味的变化使然。

崔白的绘画风格是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多有创造。黄庭坚《题李汉举墨竹》云:“如虫蚀木,偶尔成文,吾观古人绘画妙处类多如此,所以轮扁斫车,不能以教其子。近世崔白笔墨,几到古人不用心处,世人雷同赏之,但恐白未肯耳。”这说明崔白在绘画风格上与“黄氏体制”下的院体花鸟画之富艳萎靡大相径庭。并以其自由精新,无拘无束的花鸟画风,与当时故步自封于“黄氏体制”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画院“众工”来说,无疑产生着强烈的冲击力。

明代汪砢玉在题《桃涧雏黄图》中说:“善声而不知转,未可谓善歌也;善绘而不善画染,未可谓善也。是作,……神采焕发,气韵生动,最得傅染之妙,固赵昌流辈欤?”可见,崔白也曾学习过赵昌,崔白敷彩清澹,是吸收了赵昌的清新淡雅的风格,另有《宋中兴馆阁储藏图画记》著有崔白所画的猿猴作品数件,反映出他曾向易元吉学习。

(0)

相关推荐

  • 第16画丨崔白《双喜图》:阅读生命的现象

    画卷欣赏 北宋   崔白   双喜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集文稿 你好,我是邵仄炯,欢迎和我一起开启今天的中国画旅程. 中国早期的花鸟画主要是人物画的补景和点缀.自唐五代开始花鸟画逐渐有了独立 ...

  • 从《双喜图》、《寒雀图》和《竹鸥图》窥崔白对宋代花鸟画的贡献

    北宋 崔白 寒雀图卷局部 摘要:造物活动之一的绘画,是反映出画者艺术性表现的载体,其自身的发展是继承和实践的产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体现了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这一精神 ...

  • 国之重宝《双喜图》与北宋历史上的“徽柔怀吉”真有渊源?

    除了 晏殊 .范仲淹等"背诵并默写"文人天团的出场,电视剧<清平乐>中还交代了不少历史背景,其中由新的角色"董淑妃"董秋和引出了 北宋 花鸟画的改革 ...

  • 一代院体花鸟画宗师边景昭

    边景昭像  苏文 绘 边景昭简介: 边景昭,生卒年不详,字文进,沙县兴义坊(今凤岗镇)人,祖籍陇西(今甘肃),为明初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明成祖永乐(1403-1424)间召入京师,值武英殿,为宫廷作画 ...

  • 季颁的院体花鸟画

    ​ ​    季颁:1974年生,祖籍江苏南通,六岁随父母移居青岛.199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访问学者毕业 ...

  • 马远马麟父子的院体花鸟画鉴赏

    在南宋院体花鸟画中,马远.马麟父子,是两个风格特殊的画家.他们精于山水人物,同时亦精花鸟.所画山水,笔法尚斧劈之硬,造型尚方棱折角之硬,而构图上更以"马一角"著称,这些气质特点也带 ...

  • 马远、马麟父子的院体花鸟画

    在南宋院体花鸟画中,马远.马麟父子,是两个风格特殊的画家.他们精于山水人物,同时亦精花鸟.所画山水,笔法尚斧劈之硬,造型尚方棱折角之硬,而构图上更以"马一角"著称,这些气质特点也带 ...

  •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我们的民族绘画,自古以来都是民间画家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发扬和繁荣的结果,才造成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绘画,无论是人物.山水和花鸟画.统治阶级为了控制他们,使他们俯首帖耳地为统治阶级服务,才设立了" ...

  • [经典欣赏]中国古代十大珍禽花鸟画名家

    [经典欣赏]中国古代十大珍禽花鸟画名家

  • 经典欣赏丨北宋苏轼小楷《金刚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

  • 【院体花鸟】的代表人物——李迪

    南宋 李迪 <枫鹰雏鸡图>绢本,设色,纵189cm,横20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画家,李迪,河阳人(今河南省孟县).供职于孝宗.光宗.宁宗(公元1163-1224年)三朝画院 ...

  • 「经典欣赏」明代经典山水画集萃:吴门派

    吴门派在山水画上成就突出,无论对元四家或南宋院体绘画,都有新的突破.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各有建树,除仇英外,另外3人尤其注重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使文人画的这一优良传统更臻完美.普遍,有力地影响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