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读了之后只有无尽的后悔

关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最近关于这两部名著的一句话,十分的火,它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话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深层意思呢?

第一,少不读水浒。

大家都知道,少年时期是意气风发的时期,也是叛逆的危险期。这个时期的人,很容易接受新的观点,对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思考的还不够深刻。

而《水浒传》中的情节,讲的是哥们义气,江湖豪气,动不动就打打杀杀,有点像20世纪香港的古惑仔。

少读水浒,难免会读得热血沸腾,可能会一时冲动,做出傻事来,到时候就真的后悔莫及了。

第二,老不读三国。

相比于水浒传,三国演义中更多得是充满谋略,阴谋阳谋层出不穷。

三国演义中,无论是什么角色,没有点谋略,基本上活不过三集。

文官谋士就不用说了,在乱世就是靠自己的智商吃饭。武将猛士,如果有勇无谋,武功就算比吕布还厉害,也躲不过别人的暗箭。主公有谋无谋,结果也是天差地别,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就是例子。

老了再来读三国,不免会发现当年某件事中了某人的“三十六计”,不免会惋惜如果当年某件事用诸葛亮这个计谋,我就会成功啊!

老了读三国,会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越读越后悔!甚至会想,如果人生再来一次,我将三国中的计谋无论阴谋阳谋,都用一遍,我的人生将大不同。

可惜,你已经老了,时光一去不复返。老来读三国,读的是无穷无尽的后悔。

订阅微信

①搜索微信公众号历史观察君,关注并置顶就可以免费收看后续精彩内容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