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台历说字——黑

我们今天学习的字是黑夜的黑,黑色的黑。

【甲骨文研究方法】

甲骨文是在1899年才被人所发现的,

之前,人们对古文字研究只停留在金石文字。

任何一个文化和民族,他们其实都有一个愿望,

他们都想知道自己文化的源头,

文字就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有人关注古文字的演变了,

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一个合适的字体与之对应,

把这些不同的时空点出现的字体连起来,就组成了文字的演变,

这就是文字的演变历程。

在我们发现甲骨文之前,

已经有现成的文字演变了,

但是他们没有见过甲骨文。

最早的文字,就是刻在石头上的石鼓文和刻在青铜器上的所谓的金文,

然后人们把这些研究金石文字的学家就叫做金石学家,

也就是说,在发现甲骨文之前,对文字学最有发言权的这些人就是金石学家。

1899年之后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就是甲骨学,

最后对于古文字研究的高点就被甲骨文占领了,

今天的我们有了这么好的条件,

如果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经典的话,

从文字入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1899年之后发现了甲骨文,金石学家们就用已经有的文字演变过程和甲骨文对比,

如果发现了能够和文字演变相应的字,

那么就把这个甲骨文定位这个演变的源头。

【马如森著作:殷墟甲骨学】

虽然甲骨文是文字之源,

但实际上甲骨文是最后一个被按上去的,

所以就造成一个现象,就是有可能按错了,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久远,

我们实在无法搞清楚这个字的原意,

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去研究,每个人都可以猜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甲骨文实际上是一个新兴学科,

也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充满了前景的一个学科。

我们目前有成型的小篆书法的学习,还有甲骨文智慧的学习,

这两个都可以在家学,因为这两个都是网课,

有机缘的话,欢迎大家关注并参与到学习中来,

如果要学还是要系统的学好。

【甲骨文台历,黑】

黑,会意字,从炎从囱,会火焰升腾,从烟囱出烟之意,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囱。
甲骨文台历

这只是一种解释,

还有一种解释:像一个人形,上面是头部,头部的地方有几个点儿,身上有几个点儿。

据说这几个点表示古代的一种刑法,

这个刑法就是在人的脸上刻字,或者在脸上直接浸上墨,然后把脸浸黑。

到宋朝的时候都还有这样的刑法,大家都知道梁山好汉,

他们脸上就有这样的刺青刺字。

不管是那种解释,我们现在对黑的理解以及对黑这个字的使用都是它的引申义。

我个人倒是倾向于第一种理解,因为大家烧过火,

在农村烧大柴锅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柴锅的锅底那个是非常黑的,

当然整个烟囱也都是黑的,这个跟实际联系也是比较密切的。

甚至还有用这种锅底黑把它用作一种中药,

锅底灰,中医称之为“百草霜”,灶突墨,灶突中尘,灶额上墨等。而在民间,通常叫火炭灰,锅底灰,锅底黑等。它还真是一味中药!关于百草霜,历代的民间医术都有记载,宋代《圣惠方》载其:“治血痢,不问远近:黄连一两,灶突墨二两,木香半两。捣细为散,每于饭前,粥饮调下二钱。”点击进入看图评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辛温,无毒”。“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虐痢,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锅底灰的中药属性

对于这个锅底灰有一个应用我是知道的,就是拿它来染色,

甚至是咱们写书法的人用的这个墨也是用这样的灰做成的,

当然不是普通的锅底灰,它是燃烧一种特殊的材质的木头,或者是松香,

然后把它的灰收集起来。再加上配合其他的一些香料,胶质等等,

再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把它制作成墨块,墨条,甚至是墨汁墨水,

我们用的墨也是用这种烟灰制作而成的,所以墨也是黑色的。

【传统墨块】

黑对应的方向是北方,对应的五行是水,

在中国的经典中,对黑的理解和解释有的把它称之为玄,有的把它说成幽,

幽,从火,就是火烧出来的颜色。

【幽,甲骨文】

秦朝是尚黑的。

在中国先秦时期,尤其是炎帝黄帝这些上古文明,

在典籍中记载他们都是用一种颜色来代表自己的德行,

比如说炎帝以火为德,后人称之为炎帝,颜色就是红。

接替炎帝位置的是黄帝,黄帝以土为德,颜色是黄。

五行中,火生土,

从这些说法中可以看出来,对于朝代的更替来说,

他们是用生的办法来引出下一个新的时期,新的时代。

不像后面的,尤其是唐宋元明清之后的这些朝代,

他们取代前朝的话,一定要找一个克的。

尤其在城市建设设计的过程中,

要破坏上一个朝代相关的一些风水,

还要加一些镇物等等,

从这一点相比较的话,我们上古还都是崇尚天下为公,以和为贵。

后期的话就是真刀实枪,鱼死网破,有你无我,不共戴天,

这实际上是一种没落,这种没落源于人们对权力的追求,

【黑字相关文献和引用】

第一个:

厥土黑坟。
《尚书.禹贡》

第二句:

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个说的就是秦朝,他们是以水为德,颜色就是黑,

所以在秦朝,他们从衣服到旌旗到这个节旗全是上黑的,

最后一个参考文献:

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春秋繁露.保位权》

黑白分明,奖罚分明,

就是应该树立一个社会的公信力,

树立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有一个八荣八耻,

有一个正确的社会导向。

然后普通老百姓就知道他们应该往什么地方走了。

如果上面的政策不分黑白,奖罚不分的,

那么可想而知,下边的民也就不知所去了,民可能会更乱成一锅粥。

对于黑这个字,大家有什么自己的认识或者是有什么补充,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我们的目的就是从一个字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经典。

请看赵老师书法,了解黑的演变历程。

(0)

相关推荐